fbpx
x

一種鮮為人說的關係——淺談四弘誓願與四聖諦的配對

在佛教的行持中,發願是十分重要的。無論是修學大乘,還是修學二乘,我們都必先發願。佛教的大德甚至更認為,我們要判斷一個人所修習的是大乘或是二乘,只需從那個人的行願中去分別。在眾多的誓願裏頭,涵括最廣的可說是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四弘誓願的前一誓願為利他,後三誓願為自利,而這四願原來是由苦、集、滅、道發展而來的。

何謂四弘誓願?

四弘誓願被稱為「總願」或「通願」,是一切菩薩於因地時所發起的四種廣大行願。

眾生無邊誓願度:眾生在生死苦海中輪迴,頭出頭沒,沒有出期。我們有幸得聞佛法,理應將自己所學的純正佛法廣布流通,以度化無邊的眾生。

煩惱無盡誓願斷:眾生有無盡的煩惱,而這煩惱的來源主要來自於我執。要斷除眾生的我執、煩惱,須藉由佛法的修習;而令眾生除卻煩惱,亦是佛陀設教的目的。所以我們應該發願將煩惱我執滅除。

法門無量誓願學:所謂「法門」,是指佛陀所說的「法」,而此法能為眾聖入道之「門」。這些超凡入聖的法門,乃佛陀以眾生的根性而施設的。所以我們要廣學多聞佛法,以掌握佛陀的智慧。從這定義來看,學習一般世間的技能不等同於修習法門。我們甚至可進一步說,如果我們將學習佛法视為一種技能的培養,,則不能令我們斷除煩惱。

佛道無上誓願成:我們學佛的終極目標,當然是要成佛。然而,我們想要成就這條無上的菩提大道,必須配合前三個誓願,廣積福德智慧資糧,最終才能成就佛果。

四弘誓願之間的內在關係

四弘誓願是初發心菩薩的必要條件,而菩薩是眾生成佛的必經身分。眾生要成佛,必先發大心,最主要的就是這四弘誓願。四弘誓願是一切菩薩修行成佛的根本大願,而這四願之間存有先後次序的因果關係。

我們發心修學菩薩行,或是發心成佛,這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度眾生——「眾生無邊誓願度」。但是要度眾生必先要成就自己,自己沒有成就,是無法度化眾生的。而自己要成就,就必須先有德行,斷除自己的煩惱——「煩惱無盡誓願斷」。

那麼如何斷煩惱呢?要持戒修定,修學佛陀施設的各種方便法門——「法門無量誓願學」,這才能斷除我們自己的煩惱。話又說回來,假如我們煩惱不斷,想要修學法門,也不容易成就,試想一個整天心散、昏沉的人,如何學好一樣事情呢?世間學問尚且如此,更遑論超凡入聖的法門。我們發心化度眾生,我們的煩惱也斷了,我們所要修學的法門也成就了,無上的菩提道自然就能成就——「佛道無上誓願成」。

四弘誓願的由來

這四弘誓願的思想是如何建立的?有學者認為,四弘誓願是源自佛陀原始法教中的四聖諦——苦、集、滅、道。四聖諦是佛法的總綱,亦為佛教的核心教義。苦諦、集諦說明世間有漏的苦果,以及苦果生起的根源;滅諦、道諦說明苦果的止息,以及令苦之止息的途徑。

大乘佛教興起時,佛弟子逐漸開展出菩薩思想。要實踐菩薩行,則必須發菩提心。然而,甚麼是菩提心呢?一般而言,這概念是較為抽象的,而四弘誓願則能具體地幫助我們理解甚麼是菩提心。就這層面來說,四弘誓願可說是發菩提心的內涵。

在表達上,大乘佛教徒以較為積極、主動的手法,呈現佛陀的教義。以四弘誓願來說,它所表達的其實就是四聖諦:「眾生無邊誓願度」可配於四聖諦的「苦諦」;「煩惱無盡誓願斷」可配於四聖諦的「集諦」;「法門無量誓願學」可配於四聖諦的「道諦」;「佛道無上誓願成」可配於四聖諦的「滅諦」。

四弘誓願亦凸顯出佛陀的四大功德——大悲心、大願力、大智慧、大行持。見眾生苦,故生起度脫眾生之苦的大悲心;要度化眾生,必須發願除斷自己的煩惱;要斷除煩惱,則必須修學法門,啟發智慧;努力精進,必終趣向無上佛道。

在中國佛教中,四弘誓願更具體化成四位大菩薩的德行與他們的修行道場。普陀山的觀世音菩薩,代表的是大悲心;九華山的地藏菩薩,代表的是大願力;五台山的文殊菩薩,代表的是大智慧;峨嵋山的普賢菩薩,代表的是大行持。由此可見,四大菩薩的形象的建立,亦與四聖諦的核心思想息息相關。

佛教依眾生的根性,開衍出無量的法門。由四聖諦發展出四弘誓願,與其所凸顯的佛陀功德、菩薩的德行,其目的都係要令眾生證入佛之知見。初觸佛法的佛弟子們,亦可從此開始建立起正確心態,由此起修。

延伸閱讀

成佛之道—不可或缺的「菩提心」

參考資料

劉錦華(2018):《向於捨》,明珠佛學社、美國德州佛教會 聯合出版。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