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持戒齋,得六十萬世餘糧────明海法師談「禪心三無」(二十六)

續上期

不非時食

不非時食的要求是由受戒當天的中午到第二天天亮前不吃飯,但可以喝水。現在這個要求也放寬了一些,如可以喝果汁、蜂蜜等,這是針對身體弱的人。另外,如果有病,晚上可以吃藥。嚴格地說,從午飯後到第二天天亮,這期間不要再進食固體的東西。

為甚麼要戒除非時食呢?這實際上是一個生命體制,高於普通人的習慣。如果你能自然做到,你的生命體制高於普通人的習慣。飲食很重要,因為我們要以此維持生命,但是現在我們的飲食很多時候超出了維持身體的需求這樣一個標準,比如吃過多的補品,或貪著食物的口味,甚至吃一些稀奇古怪的動物等等。如果我們為貪圖口腹之欲而食,就超出了這個範圍。可以說,真正的修行一定要從吃飯開始。如果不從這個地方下手的話,怎麼可能跟清淨的生活相應呢?

吃飯是一個很複雜的生理和心理反應過程。當看到食物,我們的生理反應開始,口中產生唾液,消化系統分泌消化液,腸胃蠕動。食物到嘴裏,咀嚼的時候,口腔分泌生物酶,胃裏分泌很多胃酸,以幫助吸收和消化食物。咀嚼動作結束以後,腸胃還在活動中。如此,吃一頓飯,前後心理和生理的動盪,起碼要延續三個小時。要是邊吃飯邊說話,時間會更長。有些師父習慣過午不食,他體驗和享受的是身心內在的寧靜,這種寧靜有助於坐禪。所以佛經裏講:如果你一日一夜持八關齋戒,修念佛法門,臨命終時精神一定能昇華到阿彌陀佛的光明世界。為甚麼呢?因為人在死亡的時候,碰到的第一個考驗是甚麼呢?還是關於食物的。大家可以想一想,我們日日夜夜、歲歲年年,一直是到了一個時間就吃飯,內心已形成慣性的反應,臨終時已不能再進食,但是那種慣性反應、那種欲求還有力量。如果善業的力量不夠,那時人就會體驗到對食物的強烈欲求,以及這種欲求帶來腸胃燃燒的痛苦。所以建議大家如果平時不能多受持八關齋戒,那麼晚飯要少吃一點,這對身心會有幫助。

以上八條戒,與不非時食合在一起,其目的是讓我們過一種清淨的生活,一種有利於我們身心健康的生活。

持戒的功德

受持八關齋戒有以下功德:積累福報資糧;有助於身體健康;能消除我們過去的業障;能使我們的生命趨向快樂清淨、光明自在;還有福報優厚,為我們未來的生命積累資糧,而不是透支我們的生命。我們常常有很多消耗,很多事情都在透支:將地下的挖出來進補,將天上的打下來吃,將水裏的撈出來吃。所以釋迦牟尼佛用一種非常感性的方式,為愚癡的眾生說明八關齋戒的意義。「一日持戒齋,得六十萬世餘糧」,今生我們持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未來六十萬世不會遇到饑荒。此外,對於修行淨土法門的人,八關齋戒是往生的助緣。

受持八關齋戒的人,需要是六根具足的男女。如果在受持之前,有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上的血、破壞僧團的和合、玷污比丘尼等過錯,不能受戒,即使受戒也得不到利益。

——2007年7月24日於柏林禪寺文殊閣對第十五屆生活禪夏令營營員的演講

問題一:為甚麼八關齋戒裏沒有戒煙這一條,而是戒酒呢?據說早上喝酒是有利於健康的。謝謝!

回答一:前面我講過,所有戒律的制定是來自於釋迦牟尼佛時代。據我所知,那時還沒有煙。當然要是有煙的話,佛陀會不會制定這一條,我們也不好說。

飲酒會傷害理智,在失去理智的情況下,我們會去殺人、偷盜或做別的壞事。所以佛特別制定不飲酒戒。有的人說,我會控制自己不喝醉。要知道,酩酊大醉的人在喝酒的時候都認為他能控制自己,還說自己沒有醉。酒的傷害是一步一步漸進的,最後我們的神經系統、我們的意識就模糊了,對於當時自己正在做的事喪失了自控能力,這就很危險。

問題二:如果偷了東西,然後良心發現,又給他送回去了,那算不算偷盜呢?

回答二:是偷盜,但是輕犯。失主當時會非常著急,但是後來失而復得,也會喜出望外。

問題三:請問佛教教義裏有沒有眾生平等這方面的內容?如果有,在不殺生戒裏,殺人和殺動物為甚麼一個是根本犯、一個是輕犯呢?還有,在吃素這方面,我覺得蔬菜水果都是有生命的,為甚麼可以吃它們呢?

回答三:佛教講眾生平等,是說一切生命都應該受到尊重,一切生命都有存活的可能,這是從性上說。同時佛教也不否認外在的差異,在外在的差異上,動物和人不相等;佛教裏講,草木是無情的,動物是有情的,植物和動物也有差異。平等不能否認差異,不要機械地理解為平等就是相等,那個是簡單思維。

問題四:剛開始受戒的時候我們可能做得不太好,如果犯戒的話,怎樣補救或懺悔?如果我們真的覺得堅持不住,可不可以舍戒?會不會有因果?

回答四:可以舍戒。在佛教裏面一切都可以,受戒、舍戒都是自願的。我知道你的意思,你所講的不好的因果呢,是怕有懲罰。絕對沒有。我擔保,佛菩薩或其他人都絕對不會有這個意思,佛從來沒有說要懲罰我們。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因果,比如說你受了一個戒,中間放棄它,那麼這個事件在未來肯定會產生影響。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都不會有外力干預,只是事情本身會對你的未來造成影響。

問題五:我有兩個問題:濟公活佛既吃肉又喝酒,這個怎麼解釋?

回答五:濟公是一個得道的聖人,在那個境界,沒有甚麼規矩不規矩,規矩就在自己心中。聖人的境界不是凡夫的境界,不是我們現在可以效仿的。不過,雖說濟公和尚無拘無束,但是如果他在現在的柏林寺裏喝酒吃肉,我肯定要把他趕走。在寺院裏,一切要遵守佛制,遵守寺院的制度。

問題六:我想問一個與法律有關的問題。人類有很多惡劣的行為,有世間的法律進行懲罰,比如一個人殺人之後被判無期徒刑,承受了很多年的痛苦。那麼,在他承擔後果之後,這件事會不會影響到他往生極樂世界呢?

回答六:這問題不能一概而論。因為我們知道,世間犯罪的人經過坐牢等處罰,有的人出來以後,如果變本加厲地做壞事,越來越壞,這樣就會影響他往生;有的人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如果他一心向善、好好念佛,應該是可以往生的。這完全取決於他在接受世間懲罰的時候身心所發生的變化。所以我們要注意自己的心念,爭取在每一個當下把握自己未來命運的走向。

(待續)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