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佛教聯合會電台節目《「心」深漫遊》第六集──禪在心

(續上期)

藉香港佛教聯合會75週年誌慶,佛聯會早前參與香港電台「社區參與廣播服務計劃」,製作及特別呈獻十三集的電台節目《「心」深漫遊》,深入淺出介紹佛理,進行「心」靈「深」度探索,重拾覺醒和善念初心。節目經香港電台普通話台AM621及網上播出。

禪為修悟佛性的方法。《「心」深漫遊》第六集以「禪在心」為主題,邀得香港佛教聯合會執行副會長兼總務主任衍空法師及國際教練協會認可的冥想導師李映晴小姐,為聽眾分享「禪」的真諦及禪修對改善身心靈的相關研究,希望大家了解禪的好處及在生活中實踐。

修「止」後修「觀」 培養智慧

「禪」是甚麼?衍空法師指「禪」來自印度,「禪」是梵語Dhyana的簡稱。我們日常有體育練習(physical exercise), 禪修就是心靈的修煉(mental exercise)。「禪修」是佛教用語,是有定義、過程、要求及目的,且有詳盡、微細的方法達到不同層次。禪修方法有很多種,例如印度的冥想,或現時西方國家流行的靜觀(Mindfulness) 等。

佛教的禪修有兩個根本要求:第一是修「止」,「止」不是指一潭死水、「停止」之意,而是要人修煉專注力及集中力。 修「止」的好處是讓人心靜下來。當我們需要下決定時,心若亂了則難以思考。再者,做人要成功,在於人是否有好的抉擇能力。人要作好的抉擇,必先在抉擇前心不亂。若有人討好你,你就欣喜地跟隨對方,沒有思考對方的目的,這便是「隨境所轉」。修「止」令人心清淨、安樂,便能生智慧,看清楚世間事物。

禪修第二個要求是修「觀」。當我們的心靜下來後,才能「觀」(觀察)世界。法師稱,修「止」的目的是成就「觀」,而「觀」的目的是成就智慧。我們要先修「止」,才可修「觀」,下一步培養智慧。法師引用佛陀說過「眾生皆有佛性」,每個人都可培養出智慧,獲得幸福,離苦得樂。「觀」是人通過微細的觀察知道實相。衍空法師舉例,吸煙行為看起來很「有型」,但科學家深入研究後,得知吸煙的禍害是引致癌症,這就是「觀」。透過深入觀察,我們能洞悉世界事。在佛教而言,最重要是認識我們的心。本集主題「禪在心」,就是透過禪修去了解、明白我們的心,做到有自知之明,因為人生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

科研證實 禪修助心靜

另一嘉賓李映晴小姐在成長過程中學習不同的禪修方法,她認為不同的禪修方法有利於不同文化背景或情緒狀態的人。她一直練習Shamatha Vipashyana (止 觀),有助她靜下來,清晰地選擇自己的道路。她還學習過冥想,發覺各種禪修的方法都需要放下身邊的物品,如手機、電腦等,然後需要有一個關注點,如呼吸、聲音或觀賞的事物。當有了這些關注點後,腦海可能隨即浮現不同的想法,這時應該集中思緒,再放開,繼續專注於關注點上。

衍空法師稱,人經常「打妄想」,因為人生是很複雜的,思緒是跳脫的,亦需要關注很多事;內心常有牽掛,使人痛苦、擔憂,甚至失眠。有科學研究證實,禪修有助人的心境達致平靜。

不隨境轉 安樂專注

衍空法師指出,修禪重要在於心,形式不拘,可以是「行、住、坐、臥」。當我們走路時,專心走路;坐著時,專心坐。法師引用中國禪宗公案說明:有徒弟問師父如何修行,師父回答:「我吃飯時吃飯,睡覺時睡覺。」徒弟問師父,這樣的修行人與普通人有甚麼區別?師父指出,普通人在吃飯時不是吃飯,坐著時不是坐著,腦中在想事情。禪修讓人「行、住、坐、臥」時,心都能安樂。

禪修如何幫助人的心?衍空法師認為人的心容易隨境所轉,禪修幫助人心不隨境轉。當遇到外境時,不會立即作出反應,會停下來思考。譬如當人欲發脾氣時,可嘗試暫時離開該環境。若不能離開,可深呼吸三下、閉目冷靜下來,讓自己與情緒分開,才有智慧抉擇是否繼續發怒。

李小姐同意法師所言,看清楚事物才能作出正確的決定。她學習禪修方法還有靜坐(學習呼吸)、「飲水禪修」(感受杯的溫度、水的顏色清澈度)等,目的是把人的覺知拉回當下的一刻。

香港佛教聯合會會屬中學推行「覺醒禪修:提升身心靈健康」計劃,作為該計劃總負責人的衍空法師表示,禪修課受到學生的歡迎,尤其是不快樂的學生。禪修減低了學生的痛苦,讓他們認識自己的心和靜心。

佛陀在菩提樹下禪修而開悟,所以禪修是佛教最重要的一部分。禪修不單能使人成佛,更可提升身心靈健康,更有智慧、有把握地面對「外境」和生活中的困難。

佛教提倡大眾素食護生,下一集《「心」深漫遊》主題是「素由心生」,主講嘉賓有衍悌法師、傅家俊先生,為大家介紹佛教與素食的關係,解答佛教和素食常見疑問,並分享建立持素心的秘訣。

(待續)

編按:原文刊於《香港佛教》第736期,佛門網獲香港佛教聯合會授權刊載。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