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名思義」──參訪尼泊爾噶舉寧瑪講修寺、自生智慧學院(上)

噶舉寧瑪講修寺大殿
噶舉寧瑪講修寺大殿

尼泊爾,相對上是一個比較貧窮、落後的國度,似乎不太與國際接軌。然而,其首府加德滿都中,有一家世界知名的佛學院──自生智慧學院(Rangjung Yeshe Institute)。

這所佛學院位於「噶舉寧瑪講修寺」(Ka-Nying Shedrub Ling),是該寺的附屬機構。上世紀中後期,藏傳佛教噶瑪噶舉派領袖──第十六世大寶法王,要求其根本上師、號稱「眾師之師」的祖古烏金仁波切(Tulku Ugyen Rinpoche)在尼泊爾建寺安僧,仁波切遂建立了噶舉寧瑪講修寺。1976年,大寶法王為寺院開光,並任命年輕的秋吉尼瑪仁波切(Chokyi Nyima Rinpoche)出任住持。

摒除宗派成見

該寺同時修習噶舉、寧瑪兩派的教法,[1]故以「噶舉寧瑪」命名。古時藏傳佛教曾經出現門戶之爭,但後來已逐漸融和,尤其是經過十九世紀末三位大德──薩迦派的蔣揚欽哲旺波(Jamyang Khyentse Wangpo)、寧瑪派的秋吉林巴(Chokgyur Lingpa)、噶瑪噶舉派的蔣貢工珠(Jamgon Kongtrul)發起的利美(rime,不分派系)運動,現在各派均已彼此尊重、互相學習,不同派別而互為師徒者大有人在。

以創建該寺的祖古烏金仁波切為例,他是噶舉派的重要上師,同時又是寧瑪派大圓滿成就者,持有秋吉林巴的伏藏(蓮花生大士埋藏下來,再由後人開採的教法)傳承;他曾把這些伏藏及大圓滿法門,全部傳授給屬於噶瑪噶舉的第十六世大寶法王。事實上,自古以來噶舉、寧瑪兩派的關係已十分密切,經常互相授受教法。

如今該寺的三位主要上師──秋吉尼瑪仁波切屬於巴絨噶舉;則吉秋林仁波切(Tsikey Chokling Rinpoche)屬寧瑪派;帕秋仁波切(Phakchok Rinpoche)則是達隆噶舉的領袖。他們三位都是寧瑪派秋吉林巴的伏藏傳承持有者。

可見,藏地教派本身不是對立的。可惜,不少漢人弟子把門戶之別誇張至壁壘分明,聲言學習一派即不能修學另一派,甚至獨尊自宗而貶低他宗。這純粹是漢人畫地自限,並非真正藏傳佛教作風。

各派本尊、護法不會打架

噶舉寧瑪講修寺的大殿牆壁上,繪有噶舉、寧瑪兩派的祖師及護法。大殿外左右兩邊各有一座護法殿,分別供奉著噶舉、寧瑪兩派的護法;其中,噶舉護法殿內供奉的祥壽五天女,曾被寧瑪派的蓮花生大士(Padmasambhava)任命為某些伏藏的護法,也曾向噶舉派的密勒日巴尊者(Milarepa)發願守護。再者,秋吉林巴伏藏內包括二臂黑袍金剛、六臂怙主(怙主即大黑天Mahakala),前者是噶瑪噶舉主修的護法,後者則為格魯派所主修;秋吉林巴傳承的護法四臂怙主,同時也是達隆噶舉的護法。

有些人擔心同時學習不同教派,會混淆她們的義理,甚至害怕各派的本尊、護法發生衝突。這些憂慮是不必要的,因為各派都是追隨釋迦牟尼佛的教法,核心義理並無二致,皆重視慈悲、智慧、清淨觀、止惡行善等等。

大殿內的噶舉派祖師壁畫
大殿內的噶舉派祖師壁畫
大殿內的寧瑪派祖師壁畫
大殿內的寧瑪派祖師壁畫
坊間難得一見的秋吉林巴伏藏二臂黑袍金剛法相──筆者攝於寺內的噶舉派護法殿
坊間難得一見的秋吉林巴伏藏二臂黑袍金剛法相──筆者攝於寺內的噶舉派護法殿

出現派別的原因,主要是古時不同祖師在不同地方聚集了越來越多弟子,慢慢形成一個個群體。各派祖師隨著個人經驗不同,其教法重點和主修法門均有差異,但這並非本質上的分歧。佛法本身就有八萬四千法門,並強調對機說法、因材施教,即使同一派系內的不同上師、面對不同弟子也會有差異──這種靈活性正是佛法殊勝之處,畢竟世間眾生千差萬別,沒有一成不變的教法可以適合所有人。

當然,某些深奧的佛理觀點,尤其是空性、心性、色空關係等形而上議題,細節上某派與某派之間可能有點差異。不過,只有鑽研得很深入的行者,才會接觸到這個層面;這層面的差異,對於一般人所修學的共通理論和法門影響甚微。何況,並非所有教派在這層面上都有分歧,有些是可以相輔相成的,例如寧瑪派的大圓滿、噶舉派的大手印,不少高僧都把兩者結合。

至於本尊、護法,均屬諸佛菩薩化現,本來就沒有分黨分派。佛陀住世期間宣說《勝樂》、《怖畏》、《喜金剛》、《時輪》等本尊密續,以及四臂怙主、寶帳怙主等護法法門,當時根本沒有任何南、漢、藏傳的派系。只因後世出現的各派祖師,分別與不同的本尊、護法有緣,才形成不同的主修傳統。聖者本身不會只幫助單一宗派,更不會敵視其他宗派的護法或行者。

義理與實修並重

該寺名稱中的「講修」,即講說與修持。《俱舍論》云:「佛正法有二:謂教證為體,有持說行者,此便住世間。」意思是佛陀正法分為教法、證法,教法即理論,依靠有人講說而保存於世間;證法即實修體驗,依靠有人修持而住世。

藏傳佛教經常用「講修」一詞表示學習與修持,不少寺院、佛學院名稱都包含此二字,強調理論與實踐並重──這概念十分重要,因為佛教界中有一類人,偏重學習知識,把邏輯理解當作修證;另一類人,則偏重「修持」(通常只是一些儀式或事相),不求了解佛法的見地、修持細節的意義,甚至把佛法義理視作「障礙」。前者指斥後者不明為何、如何修法;後者則批評前者空口說教,缺乏體證……

嚴謹的修行人,應該平衡兩者,正如甘波巴大師(Gampopa)《勝道寶鬘》所言:「之前若沒有在聞思上用功,就會流入冥暗之處;若不在體悟和實證上實修,就會成為教油子(無法改進內心)學佛者。」[2]

因此,光是「噶舉寧瑪講修寺」這名稱,已經隱藏著重大的啟示!

學佛為求發現本智

該寺附設自生智慧學院,所謂「自生智慧」(Rangjung Yeshe),指眾生本具的智慧,也就是佛性。這種智慧並非因緣和合所生,故稱「自生」(相對於並非「獨立自生」的緣生法而言,不是真的有甚麼自己生出來)。一切眾生本來就具足佛智,不過受到煩惱遮蔽,所以凡夫未能發現而已。修行是重新發現佛智的過程,而非製造出我們之前沒有的新素質。作為凡夫時,這種智慧並未損減;成佛之後,這種智慧也沒有增加。

祖古烏金仁波切這樣解釋「自生智慧」的意思:

「自生智慧」好比虛空,並非以因緣和合而生起……若佛性本身有二元執取,則不可能獲證解脫……只要有著因和緣,二元便存在。幸好佛性並不於特定時間生起或消滅,它超越所有這些性質,不會被遮蔽,也沒有甚麼可以被束縛或解放。它本身就遠離結縛和解脫。如果有事物被束縛,則能解脫之,但佛性並非如是……

筆者猜想,學院以「自生智慧」命名,大概是表示透過有造作的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幫助照見無造作的佛智吧!

(待續)


[1] 噶舉派(Kagyupa)是一個統稱,包含四大、八小傳承,例如本文提及的噶瑪噶舉(Karma Kagyu)、巴絨噶舉(Barom Kagyu)、達隆噶舉(Taklung Kagyu),這些支系都是獨立的派別,互不統屬;寧瑪派(Nyingmapa)也有六大寺以及眾多小流派。

[2] 詳見拙文〈對顯密理論與實修的誤解〉http://mingkok.buddhistdoor.com/cht/news/d/32012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