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Previous slide
Next slide
Previous slide
Next slide

靜心反思人生觀,找回自性,毋忘初心──這一場莊嚴、攝心及動聽的音樂法會《襌院的一天》

僧徹法師及僧眾帶領唱誦多首寺院的梵唄曲目。
僧徹法師及僧眾帶領唱誦多首寺院的梵唄曲目。
在音樂會中,製作團隊採用多首寺院日常的梵唄曲目,包括用餐前所念的《供養咒》。
在音樂會中,製作團隊採用多首寺院日常的梵唄曲目,包括用餐前所念的《供養咒》。

以歌曲引領襌院的一天

襌院生活對於不少人來說,既莊嚴又神秘。一般人對出家人的清淨生活所知不多,也不明白其背景和生活哲理,因而有著不同的誤解。在過去的佛誔假期,香港佛教聯合會(下稱佛聯會)舉辦慈善音樂法會《禪院的一天》,主要以唱誦形式、配以鐘聲、多媒體、梵唄唱誦,由晨鐘開始到暮鼓結束,讓觀眾體會襌院的生活片段。在音樂法會中的前段和後段,均有佛教大德開示,深入淺出的講解寺院生活的背後意義及啟示,讓觀眾進入清靜安寧的境界,清淨自心。

過去幾年,佛聯會也曾通過慈善音樂法會,將藝術、音樂表演結合法師開示弘法以吸引大眾。今年的音樂法會有幸得到專業舞台製作人的襄助,以創新的手法將禪院的生活立體呈現在舞台上。「佛聯會每年都會透過不同弘法活動與大眾接引共結佛緣,亦會與時並進,以多元化及生活化的方法,包括禪修營、講座、書展、素食推廣等活動,希望引起大家對學佛或修行的共鳴。期待繼續有大家,特別是年輕人的參與及支持,一同藉佛法的因緣,幫助大家提升身心靈正能量。」佛聯會董事溫綺玲居士解說音樂法會的活動目的。

在音樂會中,製作團隊採用多首寺院的梵唄曲目,由僧徹法師及僧眾帶領唱誦,由每朝起板做早課唱誦的《叩鐘偈》、用餐前所念的《供養咒》到每天晚課時所唱《六供養》,都能呈現日常的寺院生活,為觀眾帶來清淨的體驗。另外,音樂會也有不少新曲目,由年輕佛教徒作曲,並由音樂會總指導衍空法師填詞,當中表達了不少佛教思想。新曲《慈悲頌》和《自性頌》點出悲智雙修的大乘佛教的要旨。《慈悲頌》歌詞意念來自《慈經》,提到佛教以普渡眾生離苦得樂為目標,希望能以慈悲心對待其他眾生,化解仇恨,一同獲得解脫。另一首《自性頌》內容意念則來自《六祖壇經》中神秀和慧能的偈頌,指出襌修的目的就是要見自性,了解自性是智慧的開始。六祖慧能曾提到眾生修行,首要明心見性,當看到事物的本來面貌時,就不會再隨境而轉,心便自然安定下來。《慈悲頌》和《自性頌》內容互相呼應,寺院的修行生活由大悲心開始,修行見自性,協助眾生離苦得樂。

除了展現寺院生活,音樂會也有以修行境界為主題的曲目。當中《襌歌》由流行歌手林二汶作曲、衍空法師填詞,當中提到襌修的三個層次「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一個修行者的內心世界是多角度的,因而有著不同的觀點和感受,《襌歌》就是要表達修行者的心聲。另外,演唱會當中有不少歌曲都是由年輕人作曲,《感恩歌》就是表達對佛法僧三寶的感恩,歌詞中以小船作比喻,當我們在生命中感到迷惘,透過皈依三寶,就能找到生命的方向,不再迷惘,安身立命。

彷效每朝起板做早課唱誦的《叩鐘偈》
彷效每朝起板做早課唱誦的《叩鐘偈》
由五位年輕人組成的「如音樂子」當日也參與音樂會的演出,希望透過歌曲,宣揚佛學訊息。
由五位年輕人組成的「如音樂子」當日也參與音樂會的演出,希望透過歌曲,宣揚佛學訊息。

青年佛教表演

由五位年輕人組成的「如音樂子」也參與音樂會的演出,歌曲由成員麥思齊創作,並由衍空法師填詞,希望透過歌曲,嘗試將佛學中的重要訊息,以輕柔的現代旋律展示。在創作的過程中,思齊也曾經遇到不少挑戰:「當我看到衍空法師的詞時,內心很快就出現一個旋律,寫中文曲目比起英文歌曲更加困難,因為中文歌有它的限制,不容易夾旋律,當中《自性頌》就曾經全首重寫過。」對於創作佛教歌曲,思齊滿有熱誠,未來將會繼續和「如音樂子」組合負責編曲,希望在技術上有所突破,並嘗試更多不同的風格。

在「如音樂子」負責中樂的藍佳鈺演出當日雖然身體欠佳,但仍堅持上台獻唱,足見她對佛教的熱情:「透過音樂,配合充滿佛理的歌詞,為我內心帶來安寧和平靜。未來亦希望能創作更多佛教歌曲。」藍佳鈺一直抱病在身,在練習過程中不免感到氣和體力不足,但最後仍能克服,也為自己帶一點鼓舞。

寬運法師在音樂法會開示
寬運法師在音樂法會開示
結合錄像元素,衍空法師為法會開示。
結合錄像元素,衍空法師為法會開示。
音樂法會座無虛設,獲得得空前成功。
音樂法會座無虛設,獲得得空前成功。

隨順大眾的寺院生活

「每間寺院都不同的氛圍,但生活模式都是差不多,修行者必須學會隨眾,要放下自我跟隨大眾,每天沒有太多私人時間,當你能夠適應這種生活模式,慢慢便發現少了很多煩惱,更可以專注對治內心。」提到寺院生活,衍空法師表示「放下自我」是寺院生活的重要課題,修行者在寺院中必要適應隨順大眾,慢慢就可以放下很多煩惱,享受一種簡單的生活模式。「隨眾之間都有很多空間。只要找到自己的喜悅,就能堅持下去,如果你覺得自己很辛苦,或者覺自己很偉大,就很難捱下去,用欣賞的角度,就能輕易習慣。」

現在的潮流文化講求表達自我,年輕人都希望有自己的想法,把自我看得太重,因而容易生起很多煩惱。寺院的修行生活就是希望把生活回歸基本,專心對內心的問題。「你必須好好關顧自己內心,因為所有事情都是由心去做。心可以被提升優化、修行其實也是修心,關懷自己的內心,培養訓練自己的心,修行者要注意的事。」法師告誡說。無論在家或是寺院修行,都要以對治內心為依歸,不要執著世界的東西,要保持靈活,有彈性,生活可以改變。

「佛教講求『依願隨緣』,說明隨緣並不是甚麼都不追求,佛教講的隨緣是指由菩提心引領人生的路向,心態上是平安無所求,但行為卻很積極,會把握恩緣、善用恩緣。」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