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一位商人,很善於作生意,幾年下來,已經賺進了大量金銀財寶。然而,財產愈來愈多,也帶給他愈來愈多的煩惱。為了保管財寶的問題,商人每日苦思煩惱不已:假如財產埋在地底下,擔心會被老鼠搬走;選擇藏在水澤草叢中,又擔心被狐狸野獸帶走;如果交由兄弟、妻子保管,又害怕不知不覺中被侵佔一空。這人左思右想,都想不出好方法,於是,他隻好天天親自攜帶笨重的財寶,日夜保管,片刻不離,深怕一不小心遺失。
經過一段時間,這位商人發現,鄰近信奉佛教的人們,經常前往佛寺燒香供花,而且回來之後都十分歡喜。忍不住好奇心的驅使,他尾隨著其中一名佛弟子來到佛塔。佛塔前面,有一個缽,信眾在合掌繞塔之後,都一一將身上的金銀財物恭敬地投入缽中。
商人感到疑惑,便請教一旁的法師:「為什麼大家都將財寶投入這個大缽裏呢?」法師回答:「這是『佈施』,別稱叫『牢固藏』,也就是『永不腐朽』!」商人一聽,心想過去自己為了守著大批的財寶而終日憂心忡忡,但人終究無法避免死亡,再多的財富也不能恒久擁有。如果能將這些財寶佈施供養三寶,利益大眾,方能令這些財富生生不息。「這就是我尋覓已久的藏寶處啊!」商人歡喜地說著,並且立刻將身上的錢財投入缽中。
法師隨即為商人祝願,並開示說:「佈施的功德,洪水巨浪不能淹沒,熊熊大火不能燒毀,盜賊冤家無法侵害,時光歲月也無法腐蝕!施主生生世世,將會獲得勝過現在千萬倍以上的福報,法喜安樂!」商人一聽完法師慈悲開示,所有煩惱疑惑都頓時消除,信受佛法,心開意解,當下證得初果!*
這個古老的故事使人想起現代很多人每天都利用方便的流動通訊設備來工作或投資,甚至連放假也不能將手機放下,不論身心都極為疲累。在世人眼中,有錢人都算是有善業的人,從佛教的角度去看,單單有錢還不算有善業,正如故事中的商人,開始時擁有財富反而令他非常煩惱。佛教的善與不善,是從心的角度去看,根據阿毗達摩(佛教心理學),善的定義是「心在精神上是健全的,在道德上是無可指責的,以及會帶來愉悅的果報」,而不善的定義是「心在精神上不健全,在道德上應受指責,以及會帶來痛苦的果報」。我們說商人在學懂佈施前的心是貪(想擁有更多的財富)及嗔(害怕失去財富),以心論心,他並不快樂,並不自在;學懂佈施後,心得安樂,表面上財富少了,實際上是更快樂了,這才是善與惡(不善)的意思;哪麼,哪些行為才算是善的?哪些又是惡的?
無言
*引自中國佛教故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