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金剛經》開示的菩薩行持

從《金剛經》的經義看菩薩如何發心﹕

要了解菩薩的涵義,應先從菩薩發菩提心開始,因為大乘菩薩最初必須發起大心,稱為發菩提心、發心、發意。「菩提心」為一切諸佛之種子,淨法長養之良田,若發起此心勤行精進,當得速成無上菩提。故知菩提心乃一切正願之始、菩提之根本、大悲及菩薩學之所依。從《金剛經》的宗旨出發,佛陀主要是要指出,菩薩應以本有之自性清淨心為菩提心,而不是執著於世間一切的相狀,而生起菩提心。故《金剛經》中〈離相寂滅分第十四〉云「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

從《金剛經》不著相及第一義空的經義,去理解菩薩如何才算「真的」發菩提心,那就是了解真實的本體皆是空的,而見本性。所以,真正的發心,就是發心證得我與眾生的真相為「空」,不是要從「外相」的角度,去把眾生逐一度脫。故此,佛陀在〈究竟無我分第十七〉指出什麼叫做「真正」的發菩提心﹕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佛陀主要是要指出,他所謂度眾生,只是指點出真性情,使之自悟,外不見所愛之眾生,內不見能度之我。而眾生既見性真,則般若觀照,已常住不滅,說到究竟,實無一眾生是我所滅度的。這樣就是真正的發心,若菩薩存有滅度眾生之心,則尚存有人我四相,則又要從何發菩提心?則不能堪稱為「菩薩」了﹗

簡而言之,菩薩應離一切相而發心,則於一面不於法界一切相狀之中,起人、我、眾生、壽者等分別心及執著。另一面,則要令一切已起「無明」的眾生也明白,一切法本是空的道理。


從《金剛經》的經義看何謂菩薩的修行

了解菩薩的發心之後,接著便應從菩薩的修行著手,理解菩薩的涵義,以期窺看《金剛經》中所展示菩薩不著四相而行菩薩行。

第一,佛陀教菩薩們,修習檀波羅蜜時,要不住於相。如在〈妙行無住分第四〉之中所載﹕「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由此可見,佛陀認為菩薩行應與第一義空相應。如菩薩在布施時,應該不著相,即離開色、聲、香、味、觸、法等塵相而布施,也就是施者忘施,受者忘受,並且要忘記所施之物。(如此施空、受空、物空即所謂的「三輪體空」。接著,佛陀又言﹕「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就是因為如果著相布施,就是局於有相。而眾生之相,實在只等於一微塵,即使能因此而獲福也是有限的。若不著相布施,就無相可住,像這樣不住相布施的福德就不可限量,有如東方那無邊際的虛空。當菩薩可以不著相而修菩薩行,就是如是降伏執四大、五蘊為實有的「妄心」。而且,不著相布施,便是真正常堅守著無上菩提心。

再者,佛陀亦指出殊勝及多得福德的菩薩行應是「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即是當菩薩安住於真理之中明白諸法都是因緣和合而生,而沒有其自性,對於一切法都不再起妄心,而證得「無生法忍」。這樣的菩薩行便很殊勝,並得無量功德。佛陀更進一步指出,安住無生的菩薩功德無量,是因為「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意即,菩薩於所修的菩薩道,不起貪愛,亦不執著其為實有,故其所得就有如虛空之無盡。


總結﹕

簡而言之,本文應以佛陀在《金剛經》的總結部份來作為全文的總結。當中,佛陀指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非法相,是名法相。」在這裡佛陀總結全經的要義,指出要令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人,「不生法相」。即是,發菩提心的菩薩,要離相無住,不應取相,不應取法相,不應取非法相;以及發心無住,修因無住,證果無住;無非是欲令諸菩薩,離相無住,知見信解,悉皆如是。所以,菩薩的發心及修行,是不生妄心及常住真空的。而菩薩這種大道心的眾生的涵義,應是常須真空相應,不住於相。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