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hard Davidson教授是著名的神經學家,在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擔任心理學及精神病學教授、健康心靈中心的創辦人兼總監,以及Waisman腦部影象及行為實驗室總監。同時,他也是佛教徒,更是不少藏傳佛教僧侶的朋友。擁有逾四十年的禪修經驗,他形容那是「生活的重心」。
Davidson教授在哈佛大學修讀博士時「發現」了禪修後,就想用精神心理學的角度來研究它。不過,他當時的指導老師卻建議不要這樣做,認為這無異於「學術自殺」。然而,他在1992年遇到達賴喇嘛後,就改變了決定。當時尊者給他一個難題:可否用研究焦慮、恐懼及憂鬱等的工具,來研究像慈悲等的人生正面素質。Davidson教授接受了這項挑戰,破天荒以禪修作為研究題材,結果衍生出大量學術著作、講座、一本書籍,甚至令他於2006年獲《時代雜誌》選為「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
Davidson教授早期有關禪修的其中一項研究,是邀請僧人到他的實驗室,分析他們在禪修時的腦部活動規律。有「世界上最快樂的人」美譽的禪修導師詠給‧明就仁波切是參與者之一。仁波切去年10月7至8日在香港舉行領導能力工作坊時,《佛門網》有幸訪問了Davidson教授,從面更深入了解他本人及其使命。
訪問開始,我們立即討論他最令人感興趣的發現:禪修可以藉著神經可塑性(指腦部的結構在一生中有重組的能力,可建立起新的神經聯繫)將人類的腦袋「重新駁線」。他解釋:「神經可塑性任何時間都在發生,可能是刻意的,也可能是無意的。大多數時候我們察覺不到在重塑自己腦部的力量……任何時候有學習活動在進行,都會出現神經可塑性,即使那是負面的學習,例如我們有一次創傷的經驗……禪修練習讓我們為腦部承擔更多責任,轉化自己的思維,加強優良的素質和健康的習慣。」
禪修就像是心理的運動練習,我們可以用這方式來鍛鍊自己的腦袋,以戒除壞習慣。不過,正如身體的鍛鍊,要確保改變能夠持久,單是做一、兩次是不足夠的,我們要持之以恆,定期練習。
Davidson教授建議可用禪修作為接駁神經路徑的工具,是增強幸福感。他指出,幸福包含四個元素:覺知、連繫、識見和目標。覺知是我們了解和參與世界的基本能力。連繫則是我們與他人和諧互動、從事合作性和合群活動的能力。識見指心靈活動的方式,特別是有關「自我」和我們怎樣創造健康的「自我」意識的問題。而目標則指我們生命中的崇高目標,認識到我們有甚麼更崇高的目標,以及我們每天的經驗和活動如何配合這目標,會影響到我們的幸福感。
上述每一項元素均已存在於心靈之中,不過透過禪修,我們可以更為熟悉這些元素。禪修可以增強我們的覺知,因為我們通常不會覺察到自己在做甚麼,但在禪修時就不同。而且,科學研究顯示,我們覺察到自己在做甚麼,即使那是沉悶、單調的任務,也能令我們更為快樂。有關慈心禪和其他與慈悲相關的修行有助加強連繫能力,其中包含欣賞、感恩、仁愛和慈悲等。識見或所謂「自覺」,跟佛教禪修導師所說的「瘋狂的猴子心」有關,這種心靈不斷在尖叫,期望引來注意。我們作禪修修行,就可以將這猴子的心驅走。若在靜下來時,我們的心靈開始遊走,各種疑慮和恐懼浮現,代表我們正給這猴子騎劫。我們應該先觀察這猴子,然後跟它對話。
不過,並沒有快速見效的方法能令我們透過禪修來提升幸福。Davidson教授表示:「每個人掌握這些技巧的快慢各有不同。科學研究能清楚證明的是,幸福感是可以加強的,而方法就是簡單的靜觀或禪修,因為這可以影響幸福的四個元素。這些是非常簡單的練習,大部分都會發現自己做得到,尤其是每次只做一段短時間的話。」
這還可以帶來額外的好處,因為幸福感似乎跟身體健康有關。報稱自己較為幸福的人一般較為健康。因此,若能提高心靈的幸福感,也可改善我們的身體健康。
禪修和靜觀也可惠及我們的工作生活,這不單是減壓的方法,而是作為訓練領導力元素的方法。Davidson教授指這些元素為同理心和覺知,前者意指「為合作的人存在、關心他們,以及用他們的角度出發的能力」。
在企業世界,能夠與他人聯繫似乎十分重要,因為人緣好的人往往比同儕更有識見和更擅於解決問題。Davidson教授引述及其同事Goleman博士的一項研究,指出情緒商數(EQ)比智力商數(IQ)更能決定事業成敗(以大學程度的在職人士來說,EQ的影響力比IQ高出一倍)。而可以透過禪修提升的同理心和覺知,正是情緒商數的基礎。
Davidson教授對企業領導力的定義似乎跟大多數公司在日常生活中所用的有點不同。在後者之中,高層職位往往不是跟同理心扯上關係,而是割喉競爭。Nathan Brooks博士的一項研究也指出,有相當數量的企業領袖展示出心理變態的特質。不過,Davidson教授認為,這只是目前主流企業文化造成的後果,並不能證明心理變態的領袖比具備同理心的更為出色。
他指出:「越來越多證據顯示,最有成效的領袖是那些真正促進僱員福祉的。雖然有些心理變態領袖可能曾帶領成功的公司,但是我們不知道,若由更為慈悲的領袖帶領這些公司,會不會更為成功。目前在現實生活中並沒有足夠數據來檢視這問題。不過,研究顯示,奉行仁愛和慈悲最終是較為有效的領導公司策略。」
Davidson教授也給予家長一個重要訊息。正如上文所述,EQ比IQ更能決定兒童日後在生活中能否成功,他解釋:「所有我們已知的科學研究均顯示,當你具備一定水平的IQ,社交和情緒發展的技巧比起知性的技巧對於決定生命是否成功更為重要。從縱向研究,我們得知,在童年早期的成功跟兒童的社交和情緒技巧有莫大關係。而這些技巧對日後成人生活的成績,比起IQ、平均績點(GPA)和標準測驗積分加起來都要重要,以及營造到更大的變化。」
兒童透過跟同儕玩耍和互動來學習社交和情緒技巧。而禪修練習似乎能協助兒童成長。Davidson教授與他團隊的研究顯示,即使分量不重的禪修練習似乎也可提升同理心、合作能力、認知及專注能力,甚至可改善學業成績。
不過,Davidson教授提醒,我們不應將禪修練習單純用作提升兒童表現的工具:「如果將禪修當作提升表現的工具,這可能也會加強一些不是那麼健康的特性,因此我認為要小心推行禪修,最重要的是將之融入道德內容中。這套內容要強調協助他人,而不單純是協助自己。」
以上所述是靜觀和禪修可以帶來裨益的一些例子,不過Davidson教授認為,佛教對神經心理學和精神病學的貢獻不止於靜觀和禪修:「我想很多人過分專注於禪修,而忽略了其他類型的修行。舉例來說,我們認為佛教的分析式修行很重要,但過去從沒有人研究。此外,佛教路徑還有其他元素,例如其知見和道德框架可能實際上帶動神經改變,我認為這是十分值得探討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