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輸在起跑線?贏在終點!

電視訪問中,家長一句「贏在射X前」,理直氣壯,振振有辭,轟動全城!

社會競爭劇烈,家長有意為子女計劃,固然值得讚賞。問題是一鼓作氣,急不及待地催谷幼兒學習英語、算術、音樂等等,務求快人一步,進佔有利地位,是否真的能夠讓孩子「贏在起跑」也「贏在終點」?還是適得其反,令孩子在中段已兵敗如山倒?

事實上,這課題並不專屬於家長,而是連繫到每個人的生命:

到底我們只是要成為不會餓死的人?成功的上班族?有車有房子的中產?領袖人才?有能力開發風靡全球的Facebook、iPhone、Pokémon Go等等之創意人才?抑或更驕人,成為諾貝爾獎得主?還是,只懂隨著潮流在商店排隊的人?

《中部》載有三部經典,記載了智者培育人才的次序──起跑線、加油站、衝線去──正好作為解答我們心中疑團的有力參照。

真正的起跑線:建立安全感、歸屬感

第一部經是《中部》第六十一經。故事主角羅睺羅,王族出身,是佛陀的俗家兒子,年幼之時已剃度出家,進入教團。為免他有過度的依賴感,佛陀請了另一位弟子舍利弗作為他的依止老師。羅睺羅由於年幼,甚愛玩樂,更有說謊的壞習慣,經老師勸告後依然沒有改善,佛陀決定親自見他。羅睺羅遙見佛陀前來,便準備了座位讓祂休息,也準備了水盆讓祂清洗雙足。由於當時僧人大多過著赤足的遊行生活,洗足盆可說是他們的日常用品,佛陀便以此為喻,希望能觸動羅睺羅的善良之心。

佛陀分別以餘下水量甚少、水被倒去、水盆倒置及水盆清空的四種情況,來說明假如有人以妄語來戲弄他人,他的修行也就所餘無幾、喪失、顛倒及最後一無所有。羅睺羅聽後,若有所思。順應時機,佛陀運用鏡子來做另一譬喻,期望羅睺羅能有更深切的觀察、反省。佛陀引導羅睺羅觀察自己的行為、語言、思想,是否會惱害自己或是傷害別人,若然是會惱亂自己或他人的,應該一概竭力阻撓;相反,若是有益於自己或他人,是令人喜悅的行為、言語及思想,應當盡力而為。

很多人對這經文的分析,只是表面地指出佛陀引導羅睺羅明辨善惡對錯便了事;若從教育學切入,便可發現其中更深的意涵。年幼孩童出家,教團就變成他的家,亦即是與他最緊密互動的環境與人物。首先,佛陀訂立的親教師制度,就是讓新人可以在情感與行為上有所依從或指引;不過為免羅睺羅過度依賴自己,所以並沒有擔任他的親教師,目的是培育他自動去認識、感受周遭的環境。可是,羅睺羅卻到處製造謊言,假如佛陀放任不管的話,長此下去,羅睺羅也會開始懷疑別人,等於說,他正在為自己製造一個缺乏互相信任的環境。沒有信任,對環境與人群也就失去安全感、歸屬感。從實體中去認識環境及人群,建立互信,才會生起安全感與歸屬感,相信這才是佛陀之深意,也是作育英才的「起跑線」。

想一想,我們年幼之時,在校園世界裏有這種與實體互動的教育嗎?請留意:歸屬感與安全感是無法從呆坐課室,觀看投影片、書本上的文字與圖片,或在Facebook、Instagram上獲得的。此地動不動就聽到有人說移民,推行環保卻多從利益層面去考慮,我們對這個環境、這片土地的安全感與歸屬感,可見一斑。 

德國孩童的起跑線

試舉一例:德國以科技先進及治學嚴謹見稱,囊括的諾貝爾獎數目全球排第三,可被譽為「贏在終點」。德國人的起跑線又是如何的呢?

他們對幼童的教育理念是:讓幼童快樂地成長,教育內容包括社群的基本倫理(如非暴力);讓幼童主動參與具體的事情;培育幼孩的情商。而1,500所「森林學校」,更是箇中的佼佼者。孩子上課並非坐在教室,而是由老師帶往森林,上課內容包括爬樹、以樹枝或木板製作椅桌、聽故事、唱歌、跳舞等。不要少看這種無框的課室!身處大自然,每次經歷都不一樣,孩子與環境的互動感與觀察力便可自然養成;以樹枝為物料,可親身感受到日常用品皆源自大自然;製作立體用品,可學到物體的結構、平衡與空間感;與泥土、植物及其他動物共存,也就自然減少人類獨尊的意識。結果發現,森林學校的學生較少爭執、互動頻繁、身心平衡、較少生病。這些人與人、動物、大自然間的良好互動,的確不是坐在課室就可建立。這些德國育童的元素均指向同一目標──培育孩童對環境與人群產生安全感與歸屬感。此與經典所言,實是不謀而合。

而近年香港大力推行的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教育,提早讓孩子成為一台機器,真令人啼笑皆非。假使世上真的有「怪獸家長」,他們也只不過源自幾十年前的「怪獸教育制度」。過早強調數字與技能,表面上大家都「贏在起跑」,實際上是從起跑線已經輸了,而且輸得好慘!因為我們竟要把活生生的人變成一台與環境及人群隔離的機器。 

始站叮嚀語

從經典以及頂尖國家的教育理念中,可發現兩者有類同的作育英才之「起跑線」:對身處的環境與人群,有安全感與歸屬感。這不但值得現今教育界的持份者省思,更值得每個人審察自己,是否遺失了這些感覺。

育才的第二步「加油站」是甚麼?緊接而來的第二部經典將為你揭曉,請讀者繼續關注。

2016.08.04  起跑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