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家人談死亡,真的需要勇氣

圖:網上圖片

死亡是人生的最後階段,我們是否已經做好準備,讓自己安然無憾地完成生命的結業禮? 新生兒出生有百日宴、幼兒入學、小學、中學、大學等皆有各式慶賀儀式、結婚的隆重更不在話下。籌備各種儀式之前,家人多會聽取主角的想法,好讓主角感受到被尊重,並且存留美好的回憶。奇怪的是死亡明顯擺在眼前時,家人之間卻避開談論有關安排。 

阿恩的母親癌症第二次復發,內臟衰竭下幾度陷人深度昏迷。進出醫院至離逝之間的四個年頭,母親都渴望向家人交待身故後的安排。可是,每當她正要開口,子女們便立刻回應:「媽媽努力康復吧!你會長命百歲!」母親看著兒女捨不得自己,於是把心裏話都吞下肚子去。阿恩是有勇氣耹聽母親的遺願的一個。原來母親一直希望死後將骨灰運返馬來西亞,跟早年分離的丈夫合葬。母親離逝當天,阿恩轉告家人母親的遺願,但兄姊因為未曾聽過這遺願,考慮到拜祭不方便,便把母親骨灰安葬香港墳場。半年後,阿恩對於未能完成母親遺願耿耿於懷,於是瞞著家人請安葬業者把骨灰取出,偷偷把母親骨灰帶回故鄉。事後家人都責怪阿恩獨斷獨行,沒有尊重大家都有繼承和照顧母親的龕位,兄弟姊妹心存嫌隙,已經有兩年沒有聚頭了。

談論死亡似乎是華人的社會禁忌。不想、不聽、不談的逃避態度,不但逃不過死亡的事實,避談死亡除了可能使亡者未能圓滿遺願外,更有機會在家人之間種下相互猜忌的種子。

老人家或身有重病的家人其實遠比我們想像的更願意談論死亡的話題。記得當年在大學擔任社會工作學士督導老師時,有兩位同學在長者中心舉辦「死亡別狂傲」小組,在小組中老人家非常坦然談及自己身後事,例如殯葬規模、期望的開銷、採用那個宗教或非宗教儀式、遺體安排、期待家人拜祭的頻率……討論的開放程度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珍妮回憶亡父時總感到欣慰。她的父親68歲時中風,女兒陪伴他做康復運動時,輕巧地問父親有否想過後事的安排?出乎珍妮意料,父親不假思索回答「把我火化後的骨灰跟你早逝母親合葬吧!你和哥哥都有小朋友啦,工作又忙碌,清明時節帶著兒女來拜祭也輕鬆一點,不用如此辛苦啊!」珍妮也把父親心願告訴家人,面對父親離逝,家人齊心合力按著老人家意願打點後事。轉眼二十年了,兄弟姊妹互相關心照顧,每提起逝去的老爸更是讚口不絕。

跟家人談論死亡需要無視陌生話題生起的尷尬氣氛;面對內心失去摯親的憂慮情緒,也要預備對方對這敏感話題的反應……真的需要勇氣!為了快要身處生死兩岸的摯愛的家人,可以對死亡這話題開始花點時間想一想、認真張開耳朵聽一聽,跟家人朋友聊一聊嗎?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