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州八十猶行腳────明海法師談「禪心三無」(二十八)

(續上期)

我們看歷史上的禪師,比如我們所在的趙縣柏林禪寺,舍利塔的塔主趙州禪師,他是八十歲時才在柏林寺住下來的,那時叫觀音院。八十歲以前,趙州禪師都是在南北各地行腳。從他的語錄裡可以看到,他拜訪過全國幾乎所有的禪寺、禪師,他的足跡遍佈中國南北的各地叢林,乃至於深山老林裏的那些草庵。那時候修行人在深山老林裏修行時,搭一個草棚子,就叫草庵。趙州禪師十幾歲就出家,在安徽的池州。年輕時在南泉普願禪師的座下悟明心地,在其門下住了一些年頭。普願禪師去世以後,他開始行腳,一直到八十歲。這中間的時間相當於有的人一生的光陰。八十歲開始他住在柏林寺,一直住了四十年,到120歲才去世。據說趙州禪師上五臺山就上過九次,古代到五臺山要走靈壽、阜平,是走山間小路,那困難比今天不知要大多少倍,可是他一生去過九次。宋朝的大居士張商英寫了一首詩,講趙州禪師的修行:「趙州八十猶行腳」,八十歲還在各地參訪;「只為心頭未悄然」,為甚麼呢?因為他心裏還有一些疑惑,沒有徹底放下。「及至歸來無一事」,最後到家的時候發現本來沒有甚麼,沒有甚麼疑惑,甚麼都沒有;「始知空費草鞋錢」,才發現白白地浪費了草鞋錢——參訪幾十年走壞了很多草鞋。實際上這個錢是不會白費的,不經過這個過程,也不會發現無一事,也到不了這個境界。

歷史上行腳修行的禪師是非常多的,到近代,這種傳統依然還在延續。比如我們的虛雲老和尚,他一生走遍中國南北,曾經從浙江的普陀山三步一拜到山西的五臺山,開悟以後住在終南山,後來又離開終南山到四川、雲南、西藏、尼泊爾、印度、馬來西亞和印尼這些地方,福建、廣東他也都走過。在虛雲老和尚的年譜裏,他自述了行腳的種種艱辛和他內心的體驗。那時候行腳的艱辛不是我們現代人所能想像的,而且奇怪的是,在行腳的路上會遇到很多在我們看來是與他過不去的事,中間特別不順利,比如說過河的時候,要上船,他靠後,讓別人先上,輪到他要上時,跳板突然翻了,把他翻到水裏去了。在水裏,他抓住船梆子,因為船上坐滿了人,他又不敢動,一動船就會翻掉,所以他只能泡在水裏抓住船梆子過河。上岸以後,身上全濕透了,又是冬天,他跑到一個寺院去掛單。寺院偏偏不收,天也黑了,他只好找了一個戲臺,在上面鋪了些濕草,過了一夜。這樣的經歷在他的行腳生涯中經常遇到。他在年譜中說到,他走過了很多山水,外面的境界在不斷地變化,但是他自己的內心卻越來越清明,內心的覺受越來越堅固。

在中國近代佛教史上,還有一位以行腳著稱的在家居士。他叫高鶴年,江蘇人,家裏很有錢,他學佛以後,變賣家產,把錢和時間基本都用在行腳上。他走了35年,遊歷了全國各地的名山大川、名刹古寺,參訪過他那個時代許多的高僧大德,如虛雲老和尚、印光大師、大定禪師、智純禪師、赤山法忍禪師、月霞大師等。他到過終南山、峨眉山、五臺山、普陀山、南嶽等等,最後寫了一本《名山遊訪記》,裏面有非常豐富的史料,記敘了當時中國佛教界的情況,特別是在深山老林裏修行的那些大德的風範。書中也描繪了他在參訪過程中的種種體驗。

(待續)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