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試評論《寶性論》之「如來藏」思想 (上)

(圖:Pixabay)

導言

釋尊向外道介紹佛法,曾總結:「我說緣起。」從部派到初期大乘佛教,依「空」、「無我」教眾生認識和體證真理,進而尋求解脫,這是公認的做法。不過,印度約在西元三世紀,則佛滅後七百年,有關如來藏說的經典流傳出來。在佛教史上,這些經典屬於大乘佛教的後期,以為「一切法空」是不了義,提出眾生與佛有共同的體性:如來藏、佛性、真常我、真常心等,說明依此而有生死、眾生,依此而有成佛的可能性。

如來藏說以經典為主,傳到重經的中國,受到高度的重視,更成為中國佛學的主流。如賢首宗說「性起」、禪宗說「性生」、天台宗說「性具」,都是以「性」――「如來(界)性」、「法(界)性」為宗本的。這一法門,經中國佛教學者的融會發揮,與原義有了相當的距離,但確乎是中國佛教的主流,其在中觀、唯識以外,表示了獨到的立場與見解。[1]

堅慧寫的《寶性論》,中文全名為《究竟一乘寶性論》。所謂「寶」,指佛法僧三寶。「性」,是說三寶的本質。「究竟一乘」,表示最上要義[2]。此論是代表印度如來藏學主流的集大成論書,所引用的真常思想經典多達二十餘部,而所引用的經文幾乎佔了「釋論」的三分之一;一方面這可作為其論點的依據,另一方面,可見其有系統地和多角度地說明如來藏說。

筆者先從《寶性論》主題入手,再根據陳沛然教授所提出的《寶性論》思想體系[3],分析此論中「如來藏」思想的內容及特色,進而嘗試探討「如來藏」在佛教的地位和重要性。

《寶性論》主題和所依據的主要經論

《寶性論》內容分四卷十一品,基本上包括兩大部分:「論本偈」和「釋偈」,共有七個主題,可分為三寶和四法。三寶指佛寶、法寶、僧寶,四法則是性、菩提、功德和業。作者先在第一卷以長行引經據典地給予略解,在其後各品加以說明。

《寶性論》的主題所依據的主要經論如下:

1.《陀羅尼自在王經》:七金剛句。

2.《大集經》的《寶女品》:六十四種佛功德。

3.《如來藏經》:如來藏的九喻。

4.《如來莊嚴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經》:佛業九喻。

5.《大乘莊嚴經論》:佛菩提八義。

6.《不增不減經》:如來藏的「無差別」義。

7.《勝鬘夫人經》:空如來藏和不空如來藏。

《大乘阿毗達磨論》和《大乘莊嚴經論》是《寶性論》引用的二部論,而此二論皆是屬於瑜伽學派的論典。《寶性論》中的三身、二障(煩惱障、所知障)、有垢真如、無垢真如等觀念,與瑜伽學是可以相通[4]

「釋論」約四分之三的篇幅用於註解「三寶」和「性」,可見其宗旨在闡揚佛性(如來藏)與眾生的關係,進而經過實踐而證得「菩提」,具足一切佛法「功德」和從事大乘的行「業」。

《寶性論》之「如來藏」思想特色

印度大乘佛教可分為「空宗」和「有宗」兩主流,前者指中觀,後者指唯識。「如來藏」思想和唯識不同,不過,由唯識妙有至「如來藏」淨有,大家都屬於有宗一派,重視存在、現象和法相等。雖然保持「緣起性空」的觀念,但是強調「佛性不空」。「如來藏」(tathᾱgata-garbha)是「如來」(tathᾱgata)和「胎藏」(garbha)的結合語。「如來」是釋迦等一切佛的德號。自佛涅槃後,佛弟子對佛懷念和以佛為學習對象,其在世的法被視為法身。人能否成佛?成佛有甚麼依據?成了很多人的疑問和關懷,亦是「如來藏」思想發展的因緣。「胎藏」主要是通俗喻,指如來在未成佛前,其智慧德相已本來具足,如孩子在媽媽肚中,即是潛藏的佛性。

1) 「如來藏」的性質

綜合眾多「如來藏」經典的《寶性論》,一如其他大乘經典,歌頌佛陀為圓滿和理想的覺者。它分別在以下幾方面指出「如來藏」之性質,那也代表了「如來」的果德:

1.1 如來藏佛性清淨無染之價值性

原始佛教認為世人有四顛倒,不明白緣起,錯以為世事有常、樂、我、淨;如來藏亦提到常、樂、我、淨,但那是指圓滿「如來」的果德:「自性常不染,如寶空淨水。」「淨我樂常等,彼岸功德果。」「是故《聖者勝鬘經》言:世尊!凡夫眾生於五陰法起顛倒想,謂無常常想,苦有樂想,無我我想,不淨淨想。世尊!一切阿羅漢、辟支佛空智者,於一切智境界及如來法身本所不見。若有眾生信佛語故,於如來法身起常想樂想我想淨想。世尊!彼諸眾生非顛倒見是名正見。何以故?唯如來法身是常波羅蜜、樂波羅蜜、我波羅蜜、淨波羅蜜。世尊!若有眾生於佛法身作是見者,是名正見[5]。」《寶性論》多次以清淨、無染讚揚佛性,相對來說,眾生未成佛前,是雜染、有垢。那麼,佛和眾生有甚麼關係?是一?是二?

1.2 如來藏的普遍性

《寶性論》一切眾生有如來藏品第五的論偈引三種原因,說明一切眾生有如來藏:「一切眾生界,不離諸佛智,以彼淨無垢,性體不二故。依一切諸佛,平等法性身,知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

首先,「如來法身遍在一切諸眾生身,偈言法身遍滿故。」由於「法身」圓滿,自然地遍滿一切, 諸眾生身不會例外,「譬如諸色像,不離於虛空,如是眾生身,不離諸佛智。以如是義故,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如虛空中色。」西藏Rantongpas的 Gyaltsab則認為,這是指「眾生可蒙受法身遍滿的薰陶和影響或佛業的利益」,但這並不意味眾生就與佛無異[6]

其次,「真如之體一切眾生平等無差別,偈言無差故。」真如有兩種:「有垢真如」和「無垢真如」。前者是眾生位的真如,後者是佛果位的真如。如〈倫本偈〉所說:「真如有雜垢,及遠離垢。」如來藏學說重視眾生如來諸藏染而不染。兩種真如的「相」不同,但「性體」無分別,如《寶性論》引《如來藏經》的糞穢的真金作喻。

第三,一切眾生皆悉實有真如佛性,偈言皆實有佛性故。「對照梵文本,「實有佛性」義的「佛性」,其原文是Buddhagotra,指的是佛的種性(gotra) ,而不是佛體性(buddhatva)。佛典中用的種性(gotra)[…]含有種類或類別(class或category)的意思,但並非以血統或外在社會階級為區分,而是指內在精神、智慧、心靈領域的不同[7]。」《寶性論》引《如來藏經》的五喻譬喻「如來種性」: 地喻、果樹、弊衣裹金像、貧女懷妊輪王、鑄模中寶像[8]。地喻指常住不變的「自性清淨心」,即《佛性論》所說的「住自性住」;果樹指須經過修行的「引出性佛性」;貧女懷妊輪王指眾生如未出世,仍在貧女懷中而將會成為輪王的王子;弊衣裹金像和鑄模中寶像指被污染所蓋的珍寶。《寶性論》以「法身」、「真如」和「種性」三層面,從果位(法身)或因位(種性)或眾生與佛無分別(真如)說明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

1.3 如來藏的空性

如來藏思想批判初期大乘的「一切法空」,指其為不了義說、有餘說,而主張「有異法是空,有異法不空」。根據這基本論點發展出空和不空如來藏[9]。《寶性論》引用《勝鬘夫人經》,認為如來藏有兩個屬性:空如來藏和不空如來藏。空如來藏指有自性空的煩惱所雜染的如來藏,「如實見知,名爲空智」; 不空如來藏指「不可思議、不增不減的佛法」,「如實見知,名不空智」。《寶性論》偈頌:「不空如來藏,謂無上佛法,不相捨離相,不增減一法。如來無爲身,自性本來淨,客塵虛妄染,本來自性空。」強調要同時有「空智」和「不空智」,才能離空、有二邊,證第一義空性。

下次繼續談論如來藏的其他性質,如其現實性、超越性,以及它如何確保生命的上進性。

(待續)

延伸閱讀

應怎樣理解「如來藏我」?

參考

1. 書籍、文章

– 陳沛然老師於香港大學佛學硏究中心教授《寶性論》之課堂筆記
– 恆清法師:《佛性思想》(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
– 印順導師:《如來藏之研究》(新竹:正聞出版社, 2009年,重版一刷)
– 牟宗三先生:《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台灣學生書局, 2002年)
– 呂澂《印度佛學思想概論》 (臺北:天華出版社,2007年)

2. 網上文章

– 林崇安:《寶性論》和如來藏的要義
– 林崇安:漢藏的佛性論
– 德福:「諸法無我」與「如來藏我」的比較


[1] 印順導師《如來藏之研究》p. 2,  (新竹:正聞出版社, 1981年初版, 2009年重版)

[2] 呂澂《印度佛學思想概論》p. 244 (臺北:天華出版社,2007年)

[3] 參考陳沛然老師於香港大學佛學硏究中心教授《寶性論》第六講「《寶性論》之思想」之課堂筆記。

[4] 恆清法師《佛性思想》第二章「《寶性論》的如來藏思想」p. 81(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

[5] 《寶性論》一切眾生有如來藏品第五

[6] 恆清法師《佛性思想》第二章「《寶性論》的如來藏思想」p.108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

[7] 同上, p.111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

[8] 《寶性論》無量煩惱所纏品第六「地中珍寶藏,諸果子中芽,朽故弊壞衣,纏裹真金像。貧賤醜陋女,懷轉輪聖王,燋黑泥模中,有上妙寶像。」

[9] 恆清法師《佛性思想》第二章「《寶性論》的如來藏思想」p.136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