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就六度、四攝之深觀廣行來探析《瑜伽菩薩戒》之內容(上)

釋尊圓寂前對阿難尊者開示:「(佛滅後,佛弟子)以戒為師」,由此可見「持戒」於學佛的重要性。《華嚴經》云:「戒為無上菩提本,長養一切諸善根」。佛教的基本精神,即在於戒律的尊嚴。凡為佛子,不論在家居士或者出家法師,進入佛門的一件大事,便是「受戒」。而佛教徒的生活,更以「持戒」作為指引。戒是佛教三乘共修的三無漏學之一,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由慧起修,分別對治人的貪、瞋、痴三毒,最終可以令學人證得智慧,解脫煩惱,究竟涅槃。由於不同的修行目標,戒可分為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菩薩戒等種類。

《瑜伽菩薩戒》是指菩薩所受的戒。要做菩薩,必須先受菩薩戒。菩薩是發心上求佛法,下化眾生的聖者,行的是大乘的菩薩道,因此菩薩戒的內容和六度、四攝有密切的關係。《瑜伽菩薩戒》內容結構,主要分為兩部分: 四重戒和四十三輕戒。後者有三十二條戒和六度攝善法戒有關,餘下十一條戒和四攝饒益有情戒有關。

本文將試就六度、四攝之深觀廣行來探析《瑜伽菩薩戒》之內容,進而嘗試明白大乘不同於小乘的菩薩精神,以及體會佛陀的本懷。

一、就六度之深觀廣行來探析《瑜伽菩薩戒》之內容

六度亦稱「六波羅蜜」,梵語sad-pāramitā,全稱「六波羅蜜多」。波羅蜜譯為「度」,是到彼岸的意思,也就是達成理想,完成的意思,是大乘佛教中菩薩欲成佛道所實踐的六種修行方法,分別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智慧。

(一)布施

菩薩行布施,可以通過三種方法:財施、無畏施和法施。《瑜伽菩薩戒》指出七種有違布施的行為:「不供養三寶戒」、「貪求名利戒」、「不往應供戒」和「不受厚施」都違背了財施;「不敬同法戒」和「不教悔罪戒」違背了無畏施;「不施法戒」則違背了法施。

佛教重視動機,犯戒與否看是否心懷貪、瞋、痴三毒,若因「憍慢所制、懷嫌恨心、懷恚惱心[…] 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但是若由「懶惰、懈怠忘念、無記之心,[…則] 非染違犯」。另外,有兩種主要情況,就算做了,也「無違犯」:「遭重病」、「無氣力」或「心狂亂」; 另一特別情況是菩薩衡量結果後,覺得犯了,會令對方更好或是對其他更多的眾生較好。如「貪名利戒」所說:「無違犯者,謂為斷彼生起樂欲,發勤精進,攝彼對治」; 又如「不敬同法戒」中,「或有違犯說正法者,為欲將護說法者心;或欲方便調彼伏彼出不善處,安立善處;或護僧制;或為將護多有情心而不酬對,皆無違犯」。

(二) 持戒

菩薩有在家菩薩與出家菩薩二種。有些戒條是大家共守的,如七眾別解脫戒,因為「薄伽梵[…]於別解脫毘奈耶中,將護他故建立[的]遮罪」。那是「令有情未信者信,信者增長學所學處」,亦是防世譏嫌,無論對自求解脫的聲聞者或是利法弘生的大乘菩薩,都是有幫助的。不過,那要「令聲聞 [藉] 少事、少業、少希望住 [以減少煩惱因緣而] 建立的遮罪」,利他為勝的菩薩就不應採用,否則便是染違犯。

有人以為受了菩薩戒後,一切可開,那是錯誤的。菩薩必須是「為利他故」,才可「善權方便,於諸性罪少分現行,由是因緣,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如菩薩見「欲殺多生,或復欲害大德聲聞、獨覺、菩薩,或復欲造多無間業的 [劫盜賊]」,只因「終不令其受無間苦」,[菩薩]「寧殺彼墮那落迦」,那是出於「憐愍心而斷彼命。由是因緣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基於相同的原則,菩薩犯其他性戒 (盜戒、婬戒、妄語戒、兩舌戒、惡口戒和綺語戒等)時,因無染污心而說「無所違犯」,由具憐愍心而說「多功德」。

關於持戒,《瑜伽菩薩戒》又說「住邪命戒」、「掉動嬉戲戒」、「倒說菩薩法戒」、「不護譏嫌戒」和「不折伏眾生戒」。其精神在於不可破壞眾生對於佛法的印象,不可假利求利,方便弘法利生。

(三)忍辱

菩薩度眾生時,難免受到種種不如意的對待。《瑜伽菩薩戒》指出四種情況,菩薩需以忍辱波羅蜜修行:「不可瞋打報復」、「不可因不如法悔謝而生輕捨」、「不可不受懺謝」或「不可懷忿不捨」。原則仍是要令自身不起瞋恨及要保持或培育對眾生的大悲心。

(四)精進

《瑜伽菩薩戒》提到三種有礙菩薩精進的情況:「以愛染心管御徒眾」、[非時非量]地「耽著睡眠樂」、「懷愛染心談說世事」。這些過失皆因會虛棄時光及增強內心的貪愛。

(五)禪定

戒本提到三種有礙菩薩禪定的情況:「憍慢不求禪法」、「不除五蓋定障」和「貪味靜慮」。禪定為佛家三學之一,十分重要。若因「心懷嫌恨,憍慢所持,不詣師所,求請教授」,或是「起貪欲蓋[時],忍受不捨」,或是「於味靜慮見為功德」,都是犯戒,會阻礙學習禪定,甚至成佛。

(六)智慧

戒本指出八種有礙菩薩修習智慧的情況:「毀聲聞法」、「背大向小」、「不精學佛法(捨內學外)」、「味著外論」、「不信深法」、「自讚毀他」、「憍慢不聽法」和「輕毀法師」。

「諸菩薩[…]於聲聞乘相應法教雖不愛樂,然應讀誦、受持、聽聞、思惟,及與聲聞應共學者,非不純熟修行。為於聲聞種姓補特伽羅,如其所應令成熟故。」[1]

菩薩為了領導眾生和推行濟世的事業,需要培養廣大深邃的世出世間的各種智識,例如五明[2]。除非「為令一向習小法者捨彼」,才可詆毀聲聞法,那也不算犯戒。但是,如在「佛教中未精研究,於菩薩藏一切棄捨,於聲聞藏一向修學」,或「於異道論及諸外論精勤修學,是名有犯,有所違越」,前者非染違犯,後者是染違犯」。因為「謂於十二分教,方廣一分,唯菩薩藏;所餘諸分,有聲聞藏」。菩薩如能明白佛法,就算學習外道的說法,可以「如理觀察,成就俱行,無動覺」,或是「常以二分修學佛語,一分學外;則無違犯」。不過,學習外道異論時,要視其為「辛藥」,以提高警覺。

除了以上和外道有關而會犯的戒,菩薩要留意自己對佛法的看法和態度。其一、不可對「佛法最勝甚深真實法義、諸佛菩薩難思神力,不生信解,憎背毀謗」;其二、不可或由貪心「自讚」、或由恚心「毀他」;其三、不可因「憍慢[而]不聽法」;其四、不可依文不依義而「輕毀法師」。若是不覺知、有疾病、無氣力或是出於好的動機,則不算犯戒。 (待續)

參考書籍、文章

1) 書籍

  • 聖嚴法師:《戒律學綱要》(台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6年,二版六刷)
  • 張澄基:《佛學今詮》上、下冊 (台北:財團法人臺北市慧炬出版社,2004年,初版九刷)
  • 印順導師:《唯識學探源》 (新竹:正聞出版社,2003年,新版二刷)
  • 高崎直道:《唯識思想》 (台北:華宇出版社, 1984年)
  • 呂澂:《印度佛學思想概論》 (台北: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82年)

2) 網上文章


[1] 韓清淨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

[2]張澄基:《佛學今詮》下冊 第八章〈菩薩乘介說〉第303 頁

 「五明包括了古時印度的大部學問,即內明——本宗之教義及哲學;因明——邏輯;聲明——文學及修辭學;醫方明——醫學;工巧明——各種手工業之技巧。』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