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見道前的加行位

您知道為何要學佛?學佛的最終目的是甚麼?又從凡夫要如何修行才能達到「見道」而最終「成佛」?相信這是佛弟子們所關心的議題。今藉此一隅,野人獻曝,敬請前輩不吝指教。

佛陀為了救渡有情離苦得樂,經六年苦行,覺知苦行不能趣證解脫,故於畢鉢羅樹(菩提樹)下發大誓願「若不證菩提,不離此座」。於是經過七七四十九日精進修行,於四禪中止觀雙運,終夜睹明星,成等正覺。當他悟道時說:「奇哉!奇哉!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所以我們人人本具「佛性」,只因「妄想執著」而「佛性」無法顯現。所以眾生經佛法的熏修,破除無明而顯佛性。如何修?大乘佛教菩薩修行,必先發「利他」的菩提心及行「菩薩道」之外,將從凡夫的因地到成佛的果地修行階位分成五個,為「資糧位,加行位,見道位,修道位,究竟位」。今主題為第二階位的「加行位」,即「見道」前的重要修行階位。

甚麼是「加行位」?

《成唯識論》卷九論曰:「菩薩先於初無數劫善備福德智慧資糧,順解脫分既圓滿已,為入見道住唯識性,復修加行伏除二取,謂煖、頂、忍、世第一法,此四總名順決擇分,順趣真實決擇分故。近見道故立加行名,非前資糧無加行義。煖等四法,依四尋思、四如實智初後位立。四尋思者,尋思名義自性差別,假有實無。如實遍知此四離識及識非有,名如實智。」[1]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卷五〈諦品〉:「云何加行道?謂由此道能捨煩惱,是名修道中加行道。」[2]

由上得知,在修「順解脫分」(資糧位)圓滿後,順著趨向「見道」,修「順決擇分」(四善根)伏除二取,並於四禪「定觀」中開智慧「捨煩惱」,繼續加強功力,更增上修行,名「加行位」。

四善根

加行位有四個位次,即「四善根」,玄奘大師譯為「順決擇分」。[3]「四善根」就是煖、頂、忍、世第一,總名為「順決擇分」。「順決擇分」是偏重於止觀。菩薩在加行位中隨「順」見道的「決擇」,最終生起無分別智,所以加行位又名「順決擇分」。「四善根」是通往「聖道」的加行位,所以「善根」的「善」是指「無漏的智慧」;「根」,是指發無漏智之根本。今將「四善根」簡述如下:

1. (uṣma-gata):是以智慧或聖道火如火欲燃之「煖性」。《大毘婆沙論》卷七將「煖」的修行法,定位在「修所成慧」的層次。就如三地的「發光地」,也就是「善根」開始起作用,就如鑽木取火,火還沒出來,但已有溫度,有熱氣了。

2. (mūrdhāna):如登高山,身入虛空,猶如山頂,故名「頂位」,乃不進則退之境界。至此位,即使退墮地獄,亦不至於斷善根。就是善根開始作用了,但還無法燒盡煩惱。

3. (kṣānti):忍位修行者善根已定,不再退墮惡趣。忍位的「忍」與「認」同義。忍又分為上、中、下三品。《成唯識論》卷九云:「印前順後立印順名。忍境識空,故亦名忍。」下品忍位時「印」前所取空無;中品「順」後希求能取都空無,立名「印順定」。「忍」識亦空,即上忍。故忍名為「印順忍」。

4. 世第一法(laukikāgra-dharma):世第一法二空雙印,為凡夫有漏法中最為殊勝的善根之位,行者於次一剎那現證法性(空性),即進入「見道位」成為「聖者」最初階位。世第一法雖未到初地見道之出世間,然已到世間的最後邊際,雖屬有漏,但在世間已是第一,故名為「世第一」。

菩薩藉修「四善根」來伏除分別起二取的現行,增長善根,領悟我法二空的道理,引發根本無漏智。四善根中,前二「煖、頂」修「四尋思觀」,觀「所取」空,所取的對象有名、義、自性和差別四種;後二「忍、世第一」修「四如實智」,觀「能取、所取」皆空。如實透徹地認識到「所取」和「能取」都是唯識所變,依他假有。依此能、所俱空,便能入圓成實性,稱為「四如實智」。

四尋思觀、四如實智

「加行位」主要修習的是四尋思。四尋思就是「名、義、自性、差別」,經由這四種尋思成就的智慧稱為「四如實智」。《成唯識論》卷九云:「四尋思者:尋思名、義、自性、差別,假有實無。如實遍知此四離識及識非有,名如實智。」

「四尋思觀」[4]就是尋求思察「名、義、自性、差別」,即對所取的境,作能、所俱空,便能入圓成實性,故稱為如實智。以下簡述「四尋思觀」:

1. 「名」尋思:是尋求思察,諸法的一切「名」是假施設的語言,虛妄不實的。知道「名」是假有,由此推求,謂之「名」尋思觀。

2. 「義」尋思:即「事」尋思,是指名所詮之義。即推求五蘊等事,都是心識變現的相分,都是因緣所成,離識非有,無有自性。如山河大地,人牛馬羊等,諸法皆是因緣和合假有,是識所變,虛幻不實,由此推求尋思,稱為「義」尋思觀。

3.「自性」尋思:「自性」即諸法各自之體性。無論「劉德華」的「名」或「義」的自性,其獨立性皆不可得。但凡夫因無明將假施設的「名」與五蘊和合而成的「義」(境),執為獨立不變的自體而起種種煩惱,但菩薩經由學佛和實修,知此自性非真實存在,是假立因緣和合而成的。由是尋思,悟知諸法「名」、「義」的自性皆空,即是「自性」尋思觀。

4. 「差別」尋思:即推求諸法「名」或「事」的種種「差別」相,亦是假立不實。「名」之差別,如「劉德華」、「華仔」,一言、多言;「義」(境)之差別,如胖瘦,美醜,長短,善惡,一一法上各有差別,而此差別,皆假有實無。由此尋思,悟知諸法名、義、自性者,只是假有實無,即「差別」尋思觀。

在加行位所做的「四尋思觀」是在現象上觀察「能取」的心識與「所取」的境皆為虛妄非實。行者對修四尋思觀,尋求思察其皆假有實無而引發四種觀慧。修「四尋思觀」,則得「四如實智」,若不得「四如實智」,則不能入「唯識實性」(圓成實性,真如。)此四尋思觀、四如實智,為證入「唯識實性」之前方便。加行位之下一個階位即通達位(又稱見道位),故加行位是通往證初果或初地等果位之關鍵修道階位。勤修四加行必去妄證真,證唯識實性得無漏智入真見道。

何以菩薩入見道位前,唯依第四禪發起四善根耶?

《成唯識論》卷九云:「菩薩起此煖等善根,雖方便時通諸靜慮,而依第四方得成滿,託最勝依入見道故。 」[5]

菩薩生起煖、頂、忍、世第一法「四善根」,雖在前方便時通色界的四種禪定,但是只有依「第四禪」定慧等持止觀雙運,才能成就圓滿。因為第四禪相較於其他的禪最為殊勝。為了入道,所以必須託最勝依處也就是最殊勝的「第四禪」。

資糧位與加行位皆是「凡夫位」,僅能伏煩惱令其不起現行,還沒有能力斷除煩惱種子;見道位以上是「聖者位」,現證無我的空慧,斷除「我執」煩惱的種子;修道位則能斷除「俱生我執」的煩惱,斷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於修道位中最後之無間道,又稱為「金剛喻定」,此禪定能斷盡最極微細之下下品煩惱,於第二剎那現觀心的體性,斷除「煩惱障」與「所知障」,得究竟位證大涅槃,圓滿「成佛」。

前右:古箏老師 張婷雅 後左:作者

延伸閱讀

讀《唯識述義》



[1] CBETA 2024.R1, T31, no. 1585, p. 49a25-b3

[2] CBETA 2024.R1, T31, no. 1605, p. 684a4-5

[3] 《俱舍論》卷二十三曰:「此煗,頂,忍,世第一法四殊勝善根,名順決擇分。依何義建立順決擇分名?決謂決斷。擇謂簡擇,決斷簡擇,謂諸聖道,以諸聖道能斷疑故。及能分別四諦相故,分謂分斷。此言意顯所順,唯是見道一分。決擇之分,故得決擇分名。此四為緣,順益彼故,得順彼名。故此名為順決擇分。」

[4] 四尋思觀:以觀智尋思所取的境。名尋思:指一切事物的名稱;義尋思:指有體有相之實物,皆是見聞覺知的對象,藉著言說被指示的事物;自性假立尋思:指名和義的自體性,如色、受、想等各自的本性;差別假立尋思:指名和義差別的差別相。名之差別,如一言、多言;義之差別,如美醜、長短等種種特殊狀態。既分成煖位是下品的尋思觀,頂位是上品的尋思觀。引自橫山紘一著,許洋主譯,《唯識思想入門》(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頁149。

[5] CBETA 2024.R1, T31, no. 1585, p. 49c10-12

Picture of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louisachan/" title="Posts by 陳芷涵"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陳芷涵</a>

暨南大學文學碩士、斯里蘭卡凱拉尼亞大學佛學碩士、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博士生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