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衍傑法師談晚年(關顧篇)──從聆聽中開導,安穩長者情緒

(續上篇)

衍傑法師談到年老及晚年人生的課題時,分享了父親在加拿大的晚年生活;與老父相處的過程中,她亦從中得到點滴啟發。從探訪父親到走訪醫院的所見所聞,體會甚多,特別是香港,因她以往從事護理工作,感受尤深;若要處理好嚴峻的長者問題,香港仍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必須投放更多資源。教育是其中一個要項,讓長者、家人和護老者重新認識關於老去的種種。護老工作要從心出發,長者才可以安然走過燦爛黃昏。以下繼續直接摘錄法師的開示。

感恩父親給予的啟示

我父親九十多歲,在加拿大居住。他九十歲時中風,行動不便,無法留在家中,只好安排他入住老人院。但老人家是拒抗的,那時哭著進去。我和他說:「爸爸,對不起,但這是最好的處理方法,最要緊是你的安全。你的健康是我的福報,你不用我擔心,我便可以繼續弘法的工作。」

起初他不習慣,時常投訴膳食,我唯有帶些食物給他。那時我亦缺乏耐性,心感他已經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其實,我應該站在他的立場去想,若果他懂得這樣想,就不會不開心,但我們常常是這樣思考的。他仍然未有「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感覺,純粹我要求他有,那是我出了問題!終於我亦覺醒,明白他未體會得到,我很感恩他讓我知道他未體會到那種感覺,令我明白將來年老了,應該如何體諒身邊的人。父親後來亦懂得珍惜,著我不用帶甚麼食物,煮些菜便可以。他慢慢改變,學會心足,欣賞兒女的辛苦,現在他真的感覺到在安全的地方生活。

佛陀教導我們要照顧老人家,作為佛教徒,亦要朝這個方向走,大覺福行中心做了不少工作。衍陽法師鼓勵六十歲以上的長者多出來活動,唱唱歌,這就是「老有所用」,意思是我並非整天呆在家,而是外出活動,像唱歌,即使唱得不好,亦努力去做。這樣有幾個作用:其一,有助紓緩情緒;其次,可以學習與其他人相處,讓老人照顧老人;其三,家人看到長者表演,明白要多加支持,不會視他們為負擔。從福行合唱團,看到長者互相慰問、互相支持,他們真的會輪流照顧,互動關心,這亦是社會需要的。


多方教育,促進長幼相處

老人家有很多負面情緒,所以老人服務是很重要的。醫院、院舍內,常出現年輕照顧者和老人家的衝突,要處理好,存在很多困難,並非一時三刻可以改變,需要很大的耐心和教育,包括:教育子女明白長者的負面情緒;教育長者如何面對老去;以及教育專業人士怎樣關顧長者的身心,以及老人科需要投放更多源發展等等。

在加拿大,我時常和義工說,實在要感恩老人院的長者!每個老人家都讓你看到他的人生故事,各有不同,將來你亦可能走其中一條路,現在他讓你先做綵排,給你充分的時間去做足心理準備和練習。因此見到任何一位老人,都要感恩。有些信徒常常哭訴以往做得不足,對不起父母,我說過去的已不能再做甚麼,但眼前仍有很多老人家,你視每個老人家如你的父母,把你的愛去溫暖他們,同時亦溫暖你自己。若每個人都可以這樣做,世界會越來越好。若你能夠拉著一個老人的手去散步,那種溫暖的感覺,實非金錢能買得到。


從心出法,安穩長者情緒

有時候,家人不願意投入誦經,你可以陪他一起誦,每天誦十五分鐘《阿彌陀經》,勝於甚麼都不做。當然,這是一廂情願,我們認為好的,希望他也能做,只是,若他不想,你是無法強行加諸其身的。這時侯,情願與他傾談一下,讓他能剖白內心,撫平情緒,那更重要。若你能把他的情緒撫平,下一刻他離世,他亦是安心的;若你此刻強行要他誦經,他心中不忿,下一刻離世,就在心不安穩時離去。

作為照顧者,不管照料親人或其他人,不要一廂情願,重點是其需要。老年人以至任何人,其實都需要別人關心、聆聽,他不想要的,不要強行給他。有時候,照顧者那個「我」可以很大,你要有覺知,把自己拉回來。記著,老人家說負面的話,不要認為他是針對你的;當他指責時,想想或者你真的有問題,先檢討一下,若發現自己沒有問題,他就不是指責你,可能他本身有困難或者情緒問題,那就更要發慈悲心去包容他的指責。我們學佛,不要因為別人的一言一行而令自己生起煩惱,沒有人會刻意去開罪你、逃避你的;可是,每當自我跑出來,我們很容易就去批判。

佛陀常說:這一念的結束,是下一念的開始。我們要照顧長者的每一個念。人一生會積累很多負面的念頭,若疏導不到,你如何勸他去誦經念佛,都沒有作用,入不到他的心,他沒有空間去接受佛號,你不能夠強塞進去,所以先要疏導好情緒。

(續下篇)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