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蓮池大師《緇門崇行錄》給現代人修行的啟導

《緇門崇行錄》是明朝蓮池大師所著。大師目睹當時沙門諸多不端的現象,發心力行,蒐集了歷代大德行誼,都成一本,目的是給有心向道的人提供學習典範。

大師將前人大德的行誼分為十項,計有清素之行、嚴正之行、尊師之行、孝親之行、忠君之行、慈物之行、高尚之行、遲重之行、艱苦之行和感應之行。只看這十種條目,已能體會蓮池大師所推許的行為。

每一條目下,大師為我們介紹多篇故事。每一故事,都給後學者無限啟發。這就如儒家所言,希望學子能「見賢思齊,見不賢內自省」。

定印法師(香港「天台精舍」)曾撰文推介。法師就行錄所載的故事說:「古德對自己的修行,要求甚高。其不煩苦役、不愁寂寞、不憂清貧、不懼權貴、不戀名利,為求道業,艱難可擔、意志可嘉。」

諸位可到圖書館或網上,找尋這本書閱讀和細味。筆者在這裏選取數則,方便未曾讀過這本行錄的讀者。

南朝梁代的慧開法師以講經名聞當世。很多達官貴人邀請法師開講,並供養很多錢財。法師還沒回到寺院,就已把供養的錢財悉數布施了。慧開法個性開朗,不重外表,衣服髒了,也不牽掛要清洗。(清素)

唐朝的道琳法師三十五歲出家後入太白山中隱居。皇帝請法師出山住持大興國寺,但法師很快又離寺隱居。道琳法師一生勤刻苦,視女色為欲染禍根,終生不與女人見面,不為女人說法,也不接受女人施食。蓮池大師曾開示說,戒律也允許法師為女人說法,只須莊重而行便可。但是末法時期人心散逸,戒律不彰,道琳法師的律己,「良足為後進程式」。(嚴正)

隋朝有位敬脫法師,年少出家,十分孝順父母。法師聽經時常挑著擔子,母親放一端,經書紙筆放在另一端。吃飯時,法師把母親安頓在樹下,自己則入村乞食,再取食物親侍母親。(孝親)

以上略舉數則,旨在抛磗引玉,引發讀者學習大德的崇行,堅固修道之心。

蓮池大師身處的明朝,民眾對佛教少有真切的理解,更遑論正信的修行。社會更流行販賣度牒、僧道共處、散逸犯戒,叢林亂象令人惋惜。大師親自編撰《緇門崇行錄》,具有針對時弊的時代意義。

定印法師認為,修行人必須有很大的意志,否則難以堅持。法師說:「觀《緇門崇行錄》,祖師們精勤修行的例子,不可勝數。其意志彌堅之反映,最為深刻者,莫過於在生死關頭上,對法對教仍然不失不忘。人之患皆為有身,能面對生命受脅迫而不為動搖,志心向於佛道,的確令人倍感敬仰。」

據筆者體會,其實蓮池大師很巧妙地通過編撰《緇門崇行錄》,呈示了大師推許的一個修行系統。大師在行錄的〈序〉中說得甚為明白。修學者讀這本行錄時,切莫勿略。

本文在上面已列舉了本書十個章節名稱,分別表現大德的十種崇高的行誼。然而,這不只是內容的分類。以下引述大師的序言, 闡釋大師提出的修行系統。在序言中,大師說的是出家僧眾,但對於在家修行眾也是重要的開示。

蓮池大師在〈序〉中說,「離俗染之謂僧,故清素居其首。」意即遠離世俗污染,才能出家修行。修行人必須清高樸素,故以「清素」作為第一類崇行。

可是「清而不嚴,狂士之清也,攝身口意,是諸佛教,故受之以嚴正。」這是說,如果只顧清高而不重視嚴肅,就變成了猶如「狂士」那種清高了。修行人要嚴謹律己,才有成就,故以「嚴正」為第二類崇行。

那麼,修行人依靠甚麼鍛鍊嚴正呢?大師說:「嚴正繇師訓而成,師者,人之模範也,故受之以尊師。」這是說嚴正的行為得靠老師的教誨才能成就,而老師就是做人的典範,因此「尊師」是第三類崇行。

事實上,沒有雙親育我們,我們也沒機會從師。大師說:「親生而後師教,遺其親是忘本也!戒雖萬行,以孝為宗,故受之孝親。」因此,把雙親置諸腦後,就是不孝忘本。戒行雖多,最要緊還是孝順,所以把孝親作為第四類崇行。

蓮池大師接著提出從私到公的修行系統。大師的〈序〉說:「忠孝無二理,知有親,不知有君,私也。一人有慶,而我得優遊於林泉,君恩莫大焉!故受之以忠君。」忠孝的德行是相通的。如果只重視親情,不重視君國,便是有私無公。君主(一人)的善德(慶),讓國泰民安,眾人才可在叢林清泉間修行,君恩實在很大。所以大師把忠君列為第五類崇行。當然,蓮池大師以忠君作為修行其中一種崇行,是跟中國歷史中帝制社會背景一脈相承的。

然而,大師絕非只重君而不重民。所以〈序〉中這樣說:「忠盡於上交,而惠乏於下及,則兼濟之道虧,故受之以慈物。」大師清楚指出,若忠道偏向對上(君)的交待,缺乏對下(民)施恩,就沒有做到兼濟之道,所以就把慈物列作第六類崇行。

大師在勸發眾人修行上想得十分周全,恐怕修者行慈而生愛。大師說「慈近於愛。愛生者,出世之礙也,故受之以高尚。」即是說,慈和愛十分接近,容易混淆。有志出世修行,愛染或愛欲是一大障礙。對治之方,就是長養高尚的情操,以排拒因愛而產生的世俗之念。這就是第七類崇行。

大師又提出,既有高尚之行,重要的還是度生。修行者到了一定功夫,就可以發揮出來。大師說:「高尚,非潔身長往而捨眾生也,欲其積厚而流光,故受之以遲重。」這是說,高尚不等於孤芳自賞,離棄眾生。修行人不斷充實自己,功夫深厚了,德才之光自然流露。這叫做「遲重」,也是大師所稱的第八類崇行。

蓮池大師在鍛鍊遲重的過程中還補上一筆。〈序〉說:「遲重而端居,無為不可也,故受之以艱苦。」即是說,因慎修遲重而隱居,若甚麼事都不做也是不理想的。大師補上的第九類崇行就是艱苦。

大師深具智慧,指出若只在艱苦中修行而不見曙光,則易生退心。然而,佛法不離因果,精勤的修行必有感應,大師希望修行都能體解。〈序〉說:「勞而無功,則苦難而退,因果不虛,故受之以感應終焉。」以感應作為第十類崇行作結,充分說明因果感應絲毫不爽的道理。筆者認為,這是蓮池大師為勸發眾生修行的勉語。

總括而言,《緇門崇行錄》不僅是一本大德精勤修行的記錄,而是蓮池大師弘揚其修行系統的著作。由清素到艱苦,九種崇高的行誼雖無必然的次弟,但有密切的關係。最後一項是感應,可視為蓮池大師道出因果法義的開示,也是大師勉勵修行信心的加持。

延伸閱讀

「疾疫劫」的正觀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