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菩薩「為令心住,欲定其心」,何謂九住心的修行?──《瑜伽菩薩戒》答問系列之三(上)

圖:網上圖片
圖:網上圖片

(續上期)

問:請講解九住心的第1-46

答:《瑜伽菩薩戒》輕戒第二十二條「不求禪法戒」說到菩薩「為令心住,欲定其心」。這句心住,是指修習欲界定的九種心住;而心定,則為達到九住心最後一個定—等持(又名「三昧、定、三摩地」,是指令心專注不浮動,平等維持於定靜中)。這裏指的是菩薩想從禪定的根本修至有所成就,應詣師求請教授。

這九住心是:內住、等住(續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等持。

頭四種是指遠離外境的騷動,而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則為降伏內心的騷動。

內住是指繫縛其心,令住於內。我們的心經常受外界騷擾,精神散亂不集中,煩惱旺盛,這樣東想西想,會使內心得不到平靜。現在把攀緣外境的心收回來,往內認清所緣,使心不再向外散亂。

等住又叫續住,認清所緣後,心不隨外緣東想西想而躁動。此時心境,如本來混濁的水,因為不再躁動而漸漸沉靜,像沙石往下沉落,水便逐漸澄清。這時的重點是將心力漸漸提起,能較為連續性地專注所緣。

安住是在持續專注力之層面上提升,再加強覺察的能力。此時行者能警覺在專注所緣之力稍弱時,偶爾出現的散亂,並馬上把心捉回來,安置所緣之上,加以約束,便不亂動。這時重點是,片刻失念,即能攝回所緣。

近住是加強作意力。在能警覺的力用上,更加強力度,一次又一次提醒自己,不要令此心有機會往外跑走。這時的重點是主動提醒,親近念住。

以上四種這都是對治外境騷動,不讓心向外散亂,能安住所緣的訓練。

調順開始往內降伏煩惱了。心能專注所緣,但心內仍有很多雜妄念令心不安,《瑜伽師地論》提出了色、聲、香、味、觸、貪、瞋、痴、男、女等相。應先認得此十相為過患,再起調伏之力,折挫這些虛妄分別相。當心不受這些情緒和惡念惑動,心則可順於正定之中。這時的重點是,調伏惡相,順於明淨。

寂靜是進一步對治更微細的擾動。在較明確的心相得到調順後,就開始發現更微細的心念,即欲、恚、害的惡尋思,和五蓋(貪、瞋、掉舉、昏沉、疑)的隨煩惱。此時於正知有增上力量,能把心更提升至止息的力用上,能呵斥過患,停息諸惡尋思和隨煩惱,不令流散。這時重點是,內心細微擾動也得到控制而寂靜無聲。

最極寂靜是精進力和敏銳度的進一步提升,上述的惡尋思和隨煩惱即使暫時現行,心也能馬上覺知而即時排走。這時的重點是煩惱力減小,而定力增大,內心寂靜達到最極致的時候。

這三種都是對治內心的煩惱的過程,心念越來越精細,內心越來越寧靜,而達到三摩地(心住一境而不散亂)的階段。

專注一趣就是將由以上七種住心所成就三摩地,有加行、有功用、無缺無間地相續而住。這時重點是內心明淨,能更加隱定地專注於一個所緣境(趣)之上。

等持是在頭八種住心的力度(定力)不斷加強、不斷用功修習的因緣下,形成極強的串習力,此時心的專注,達到無加用行的程度。即不必刻意提醒、警心用力,也能任運轉道,內心相續明淨。這時的重點是不由功用,成就三摩地(平等寂靜),任運相續(維持不斷),心無散亂轉動。

 (待續)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