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十一面觀音的十一面之緣──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如來一相:佛教藝術藏珍」展覽觀後感

適逢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舉辦「如來一相:佛教藝術藏珍」展覽,到訪久未踏足的香港大學,欣賞館內展出的藏傳佛教藝術品。約三十多件的唐卡及造像,有藏傳佛教傳統的祖師、護法,亦有釋迦牟尼佛及觀音菩薩。見大部份造像肌肉飽滿,與傳統漢傳佛像風格迥異,此時置於港大館內,在觀賞者心中,更加凸顯造像的異地風格。

西藏佛教的前弘期始於公元七世紀的松贊干布時代,他先後迎娶虔信佛教的尼泊爾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佛教隨之傳入西藏。西藏,古稱「吐蕃」,地理位於亞洲大陸中部崑崙山脈與喜馬拉雅山脈之間,西南邊陲毗鄰尼泊爾及印度。佛教自七世紀初入吐蕃,受到當地的苯教所排斥,然得松贊干布大力護持,為兩位公主興建大昭寺、小昭寺供奉佛像經典,尼、唐兩國的僧侶也陸續入藏交流。松贊干布更派遣使者至印度學習梵文,參照其悉曇體字母創製藏文字母,隨後開始經典翻譯,為藏傳佛教開展奠下穩固基礎。八世紀又有來自印度的多位高僧如寂護、蓮花生等將經典及密法傳入藏地,建寺度僧。至十三世紀印度受伊斯蘭教侵逼,高僧大德避禍前往西藏,使密教在藏地弘傳更盛。此後,西藏、尼泊爾、巴基斯坦及蒙古文化風俗相互影響,形成充滿地方民族色彩的藏傳佛教。

是次展出的觀音菩薩像有著多種特色:有八世紀的犍陀羅風格的蓮花手觀音(圖1)、八至九世紀的尼泊爾笈多王朝風格的不空羂索觀音(圖2)、九至十世紀的尼泊爾離車毗後期風格的觀音(圖3)、十四世紀西藏帶波羅王朝風格的十一面觀音(圖4)及十七世紀蒙古札納巴札爾風格的四臂觀音(圖5)。觀音菩薩是西方三聖之一,是阿彌陀佛的脅侍菩薩,故頂上或寶冠常見有阿彌陀佛坐像。

展品中令筆者印象較深刻是十一面觀音菩薩像,此像高1米多,以青銅錯銀及紅銅打造。菩薩頭部中、左、右三面,每面有三層面孔,上另有兩層各一面孔,共有五層十一面。身上有六臂,分別呈合掌及持法器狀。十一面觀音是密教中六種變化觀音之一,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其梵名Ekādaśamukha Avalokiteśvara,意譯為十一最勝,亦稱「大光普照觀音」。據目前紀錄,印度地區的多臂觀音像最早出現在後笈多時期──約六世紀出現四臂觀音;較早的十一面觀音像於五至六世紀的印度西南部出現,是坐佛的一位脅侍。之後觀音菩薩在六世紀開始以獨立造象出現,到了八世紀,多臂觀音更為常見。

最早期關於觀音的密教經典有東晉天竺居士竺難提所譯《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呪經》[1],而有關十一面觀音的漢譯密教經典主要有四部,分別是北周天竺僧耶舍崛多譯《佛說十一面觀世音神呪經》[2]、唐阿地瞿多譯《佛說陀羅尼集經》卷四之《十一面觀世音神呪經》[3]、唐玄奘譯《十一面神呪心經》[4]及唐不空譯三卷本《十一面觀自在菩薩心密言念誦儀軌經》[5]。經文敘述觀音菩薩為十一億如來說法、修持儀軌及十一面觀音的形相。唐慧沼就玄奘譯本撰有《十一面神咒心經義疏》[6],疏文中對十一面觀音的十一面示現之意義作出闡述:「前三面慈相見善眾生,而生慈與樂;左三面瞋面見惡眾生,而生悲救苦;右三面白牙上出面見淨業,有讚勸進佛道;最後一面暴大笑面見善惡雜穢眾生,而生怪咲[7](古:笑)改惡向道;頂上對習行大乘機者,而說諸法究竟佛道佛面。」[8]各面相的作用的略述如下:慈三面分別表示令有苦無樂的有情眾生離苦得樂、令有福無慧的有情眾生具智慧、令有慧無通的有情眾生備通智慧;瞋怒三面分別表示因見欲離苦報者重迷苦業、因見欲求樂果者不知樂因、因見欣寂靜理者還著散亂;白牙上出三面為讚三業淨故有三面,亦為化三有[9]故有三面;暴大笑一面,笑善惡雜穢有情眾生 ;佛面代表圓滿佛果。這都說明觀音菩薩為度眾生,隨緣示現種種方便教化。

展品大部份是私人藏品,難得一見,有幸與來自雪域的佛菩薩及大德靜靜地接心,心生歡喜,感恩與十一面觀音的十一面之緣,心中默念:

願眾生永具安樂與安樂因

願眾生永離痛苦與痛苦因

願眾生永具無苦之妙樂

願眾生永離貪瞋癡住平等捨

願觀世音菩薩慈悲大光明加持天下眾生,離苦得樂,得聞佛法,共成佛道。

延伸閱讀:
那谷寺的「十一面千手觀音」


[1] CBETA, T20, no. 1043

[2] CBETA, T20, no. 1070

[3] CBETA, T18, no. 901.

[4] CBETA, T20, no. 1071

[5] CBETA, T20, no. 1069

[6] CBETA, T39, no. 1802

[7] DDB, 「咲」

[8] CBETA, T39, no. 1802, p1004b24-c01

[9] 三有即卻界、色界、無色界之三界有情眾生之生死。(出處:佛學大辭典,條目《三有》)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