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座部佛教中,繫念「死」隨時可能發生的「死隨念」(Maraṇānussati),是非常重要的禪修方法。死隨念是佛陀教導的「七不退法」之一,經常修習、思惟「死想」,能令法增長,無有損耗。它也是《清淨道論》中修習禪定的四十種業處之一,時時憶念死亡來臨的逼迫性,能讓我們生起「不放逸」之心,進而把握當下,在道業上勇猛精進。此外,修習死隨念能保護禪修者克服修行中的各種障礙,證悟涅槃,因此被列為四護衛禪(佛隨念、慈心觀、不淨觀、死隨念)之一。
四類人面對死亡的痛苦程度
斯里蘭卡龍樹林森林道場住持聖喜長老(1964年-)經常教導弟子作憶念死亡的修習。長老說,死亡是世間的自然現象,無人能改變,能改變的是訓練我們的心去接受。佛陀教導我們去觀照(專注)、接受世間的自然現象。要接受世間的自然現象,就必須省思這個現象。
一般人聽到「死亡」時,心裏總是有排斥感,認為「死」是很危險的,思惟「死」是很困難的。但是當我們對死亡作省思,不斷訓練自己去觀照死亡,將會意識到,世間的任何事物,隨時都在生、滅,生命也是如此。當死亡來臨時,就能坦然地面對。
長老進一步說明,世間的人面對死亡的痛苦程度,可分為四種類型:
第一類是沒有任何信仰的人,他們從未思惟過死亡,一旦面臨意外事故、重病時,意識到「我必須面對死亡」、「死亡離我不遠了」,會令他很痛苦,也會變得很負面。
第二類是有信仰,也有道德素質的人,但平時沒有觀照死亡的練習,所以當死亡到來時,他們以及親友也是痛苦的,只是相對於第一種類型的人,痛苦程度是較少的。
第三類型的人,是接受過禪修訓練,如安般念(Ānāpānasati)、慈心(Mettā)或其他禪修方法。這類型的人面對自己或親人死亡時,會有很多的痛苦,雖然有禪修訓練,但沒有訓練心接受死亡,所以還是無法接受死亡。
第四類型的人,則是能觀照「死」、接受「死」的人,在任何時候都能接受死亡,這類型的僧眾或禪修者,是曾經修習觀照「死隨念」的。
兩種方法修習死隨念
關於死隨念的修習方法,長老說明,剛開始要思惟自己的死亡是困難的,可以先從身邊的人如朋友、親戚開始。當見到身邊許多人都死了,有一天自己也會死。另外也可以思惟:「佛世時,佛陀、阿羅漢、信徒都曾經存在這個世間,可是現在他們都死了。」此外也可以作如此想:「未來,所有將會出生的也會死,有一天我也會死。」先想外在的目標,接著想自己會死。進一步思惟「死亡如何發生?有一天我會死。」如果這樣想,感受還不太明顯時,可以再回到外在的目標,然後再回到內在,思惟自己將死亡。
因此,當我們思惟死亡時,可以觀照即使是佛陀也得面對它;辟支佛也一樣要面對它;阿羅漢依然得面對它;有財富、有權威的人,還是得面對它。世間所有的人都得面對死亡,這是藉由與他人比對的方式觀照死亡。另一種方式是以我們曾見過的死者思惟:「我有一天也會像他一樣的死去,如他一樣的死亡。有一天我會死、我會死⋯⋯」以這兩種方式作觀照,對理解死亡是很有幫助的。
經典中,佛陀特別讚歎能在呼吸之間修習死隨念的比丘。聖喜長老表示,經常修習死隨念,我們將更理解死亡,生起悚懼(saṃvega)感,促使我們努力修持。因為死亡可能在下一個時刻到來,不久我們的死將現起,「死」是很靠近的,因此,不會浪費時間在無意義的閒聊上。反之如果認為我們的生命是很長久的,不會在今天死去,不會在近期內死去,那麼,我們會懶惰,會更常閒談,更常不如理作意。
修習死隨念,讓禪修者對死亡沒有恐懼,是非常好的善心。生命會更放鬆、更自在,來世也將投生到更好的去處。因此,死隨念的修習對禪修者而言是很有價值的。
(完)
本文原刊於法鼓山《人生》雜誌第468期,由陳亭君所撰。佛門網獲授權轉載,特此鳴謝。標題為編輯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