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智度會弘法慈善基金主辦、香港理工大學佛學會協辦,於2012年11月27日在香港理工大學舉行一場小型內部講座,題目是「禪修對認知及情感功能的影響──腦神經科學的啟示」,講者為李湄珍教授(香港大學心理學系講座教授、醫學系和精神病學系榮譽教授、獲「梅雅基金教授席(腦神經心理學)」之腦神經心理學名德教授)。
這是一個由科學與佛學兩個領域交集的別開生面的講座,一個是要求實證和邏輯的思維方法,一個是追求直觀和超越情感與思維的修習方法,兩個領域似乎風馬牛不相及。
猶記得《國家地理雜誌》曾經有一期的封面以西藏喇嘛在禪修狀態接受腦電波測試為題(見圖),報導一些科學家邀請佛教修行者合作,試圖以科學的方法探究人體的腦殼究竟存在著怎麼樣的世界。
近年腦神經科學及認知科學發展迅速,用上了較先進的醫學儀器(包括磁力共振器及腦電圖等)進行腦細胞掃描及研究。[1]西方神經科學家關注到,佛教的禪修能否改變人腦。
所謂「禪修」,簡單地說是佛教徒採用嚴格訓練技巧令自己遠離有破壞性的負面情感,傾向一種有同情心、快樂或平靜的精神境界。例如德國Giessen大學Bender Institute of Neuro-imaging的Britta K. Hölzel教授等人、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醫學院的Brefczynski-Lewis教授等人、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的A. Lutz教授等人,分別對長期禪修者及非禪修者進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及腦電圖研究,證明佛教禪修能幫助人們提昇個人專注力,由此可更好地面對生活裡的種種壓力。
至於香港方面,香港大學心理學系講座教授李湄珍教授及醫學院的腦神經科學專家蘇國輝教授等,亦曾對22位禪修者及一些非禪修者進行了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測試,得到大致相近的結果。[2]李湄珍教授在是次講座中對其研究作出了深入淺出的介紹。
根據李教授的研究,展示了行為研究和腦神經造影研究測試結果,顯示靜坐對腦神經的確具有直接影響。研究顯示不同形式的靜坐方法包括數息觀及慈悲觀,會對於不同的腦神經活動產生不同的影響。該研究的發現是,數息觀影響禪修者腦部的額葉(frontal lobe)、顳葉(temporal lobe)及頂葉(parietal lobe)區域的活動較強,說明禪修有助於提高人的專注力。至於慈悲禪則能提高人對壓力的免疫力,減低人在面對壓力時的神經內分泌及行為反應,令人更能夠以平常心面對壓力。由此可見靜坐能對認知及情緒功能具顯著的益處,故臨床醫生及研究人員對此越來越重視,而至今累積的經驗證據顯示靜坐與專注力有著正面的關係,包括改善持久的專注力、導向專注和減少習慣性自動歷程等等。
關於是次研究的實用意義在於可以轉化潛在的治療應用,可以針對老齡化與神經退行性變化(退化)的腦所導致下降認知情感功能,例如健忘、失控,有助緩減腦退化的速度,同時又可以輔助干預精神病理學如上瘾、精神分裂、自閉症、過度活躍症等行為,相信隨著相關類型的實證研究陸續進行,有助因腦部變化導致疾病的病人進行禪修後調整身心,重返健康人生,從而惠澤社群。
被譽為「激光之父」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湯斯(Prof Charles Hard Townes)曾言:「科學是用心去理解宇宙萬物運作之道,宗教是用心去理解宇宙萬物存在的意義,兩者必須相輔相成,才能令生命豐盛。」禪修是探求心的本質的生命之學,是直觀及超越經驗的。究竟透過科學方法客觀地測試、驗證如何可解開心的密碼,以及將成果普遍地應用於社會,這需要兩個領域的專家打破彼此固有見識的藩籬,進行跨領域的合作,這對於社會及大眾具有深遠意義,而李教授的研究正正是最佳例證。
[1] 李焯芬〈從現代科學看佛教〉,載於《佛門Book for Buddhists》,2011年9月no.3,頁8。(索書或下載閱讀:http://reading.buddhistdoor.com/cht/item/d/1611)
[2] 2.同上,頁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