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與「知皈」────明海法師談「禪心三無」(九)

(續上期)

知足

第二知是「知足」。知足是指在物質方面。這一點好像和今天的時代有些不合拍,因為現在是一個市場經濟、商品經濟時代。商品經濟靠甚麼支撐呢?就靠我們膨脹的欲望來支撐。在這裏 所講的「知足」主要是指在獲得的物質方面知足。我們在奉獻、播種、耕耘上永遠不要知足,但是在索取、得到、收穫上要知足。知足意味著珍惜,如果不珍惜我們所擁有的東西,它就一錢不值。不知大家有沒有這種體會,一件衣服我們非常珍惜它,它的價值才發揮出來;如果我們根本不珍惜,今天這一件,明天再換另一件,它的價值就難以發揮。所以知足包含了要珍惜生活資源這一層意義。這種在物質上的知足,回饋到我們的精神生活上,能使我們得到一種快樂。這種快樂跟奢侈的快樂不一樣,奢侈的快樂使我們很累,它讓我們總是向外狂奔不止,不斷地追逐物欲;而珍惜物質資源的生活,會由於精神生活的充實,而使得我們所擁有的物質顯示出特別的意義來。

x

有錢的人當然有他的快樂,可能他可以想做甚麼就做甚麼,想買甚麼就買甚麼,想到哪裏 去就到哪裏 去。不過有些人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的話,往往不懂得珍惜。而我們很辛苦、經過一定努力得到的有時更覺得珍貴。

知足,意味著不要把生命消耗在物質追求上。把生命全部消耗在物質追求上,就很難回歸到信仰上來。當然,我並非主張大家都要過窮日子,而是要珍惜我們的擁有。我們慣有的思維模式是經常想我沒有甚麼,很少想我已經擁有了甚麼。知足的意思就是要經常想到自己原來已經擁有了許多,對我們所擁有的保持正知。

出家比丘的生活,如果按釋迦牟尼佛的要求,非常簡樸。這種簡樸的生活有它特別的味道。虛雲老和尚,我們現在看他老人家的照片,大褂上面很多補丁,補了又補。據說有一次他老人家到北京出席亞太和平會議,要會見很多外國的高僧和代表,當時的中央政府希望他老人家換一件衣服,穿得體面些,去接見外賓嘛!虛雲老和尚是一位禪者,他不管那些,我行我素,出現時還是那一身衲衣。所以在這方面,精神生活的充實確實包含其中。我們自己家裏 的東西,你注意體會一下,有些東西你用的時間長了,成為你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部分,你會很珍惜它,和它成為朋友。如果老是注意力向外,見異思遷,就會冷漠我們已經擁有的,就像冷漠一個老朋友一樣——總是去找新朋友,舊朋友被你拋棄了。

我們對自己已經擁有的,要明白它、珍惜它,這叫做知足。知足者,快樂會很多。第二個知——「知足」就是這個意思。

知皈

第三個知是「知皈」。皈是皈依的皈,回來的意思。除了要吃飯穿衣、結婚成家、生兒育女以外,人生還有一個很重大的問題需要解決,在佛教裏稱作「生死大事」,哲學家叫它「終極關懷」。我們生從何處來,死到何處去?生命的意義究竟在哪裏?人從出生到死亡,往往是像一片樹葉一樣,隨風飄蕩,有時候吹到屋頂上,有時候吹到水溝裏,身不由己。很多人就這樣度過了一生,沒有能夠靜下來思考過:生命的意義是甚麼?真正的價值在哪裏 ?

信仰,應該說是人類普遍的需求。當然有的人沒有覺察到這個需求,沒有發現自己有這個需求。知皈,從佛教來說就是要知道歸依處。知道了歸依處,我們的心就有了精神家園,就有了精神支柱。這時候,我們對生活中的一切就有一個判斷的標準,知道怎麼選擇、怎麼取捨。在人生的種種境遇之中,我們比以前更有力量和信心。

做一個佛教徒,第一步就是要受三皈依。三皈依這個儀式,表明我們已經明白了佛法僧三寶是生命的真實依靠之處,通過這個儀式,把佛法僧三寶接納到自己的內心。可能在這之前我們像是隨風飄蕩的落葉,有了三皈依以後,就如同深深紮根於大地上的樹木,非常地穩固,再也不會隨風飄蕩。心靈的這種歸宿感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會有所表現,很多居士都應該有所體會:皈依了三寶、進入了佛門之後,往往感覺很安心。對於這一點科學家們曾做過調查。做調查的科學家並非是佛教徒,他們通過很深入的學術研究與調查,發現佛教徒比其他的人群要快樂。為甚麼佛教徒比較快樂?科學家發現他們快樂的原因不在物質上,而在信仰上。有佛教信仰的人很安詳,心安定,生活也會相對安定。這種快樂不同於物質享受的快樂,不同於感官刺激的快樂,而是從內心深處發出來的,不依賴於外在的物質條件。這種快樂就像山裏 的泉水,源源不斷地從內心深處流出來。不管社會怎麼變化,不管這個世界怎麼樣,他內心的信仰不斷地在支援他,不斷地為他提供快樂的資訊和源泉。

只有真正找到了歸依處的人,才是一個有力量的人;沒有歸依處的人,是浪跡天涯的遊子,也無法真正地幫助他人。有了歸依處,有了力量,我們就可以幫助其他眾生,就可以真正利益一切眾生;沒有歸依處,很多時候我們想幫助別人,可能只是主觀的願望,當我們實際去做的時候,經常會偏離了出發點,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迷失了自我,把自己弄丟了。要幫助別人、要利益眾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需要我們有智慧、有主張。當我們自己有了信心與力量,才可以幫助別人。所以很多時候,我們不僅沒能幫忙,反而會給別人帶來麻煩。因此,我們學佛,首先要做一個不給別人添麻煩的人,其次是幫助別人解除麻煩——不僅自己不給別人找麻煩,而且有力量幫助社會、幫助身邊的人解除麻煩,那麼這就進一步了,這就是菩薩道。

尚未進入佛門的人,可以思考一下這個問題,要找到我們的根。有人會說「我學就可以了」,而且要博採眾長,把幾種宗教彙集到一起,這其實是一種輕狂的表現。佛教有它源遠流長的歷史,實際上這個歷史還不僅僅是我們這一期人類的歷史,在人類的這期文明以前有佛法,在人類的這期文明之後還會有佛法。真理的生命是永恆常在的,是無始無終的。個人的小生命匯入真理的長河,那就是歸家。歸家,如同一滴水回到大海,一粒塵埃回到山的懷抱。一滴水如果不回到大海,很快它就會蒸發得無影無蹤;一粒塵埃如果只是隨風飛揚,也不知道會被吹到哪裏去,也許會刮到房頂上,也可能會刮到糞坑裏。當你找到了佛法僧三寶,找到了信仰,那你就找到了靠山,就像一粒塵埃成為山的一部分,永遠堅固。

我們要學佛,從在家人的角度來講,就是這三個知道。第一要「知止」,第二要「知足」,第三要「知皈」。知止很重要,如果我們不知止,就會浪費掉已經擁有的很多寶貴財富。人生有些事情是不可逆的,往往我們擁有的時候不覺得,失去的時候才知道,那時卻再也不能倒轉了。

——2003年10月5日晚於柏林禪寺普賢閣的開示
 

問題一

請法師開示甚麼叫「平常心是道」。

回答一

「平常心」這個說法淵源於禪宗,最早講「平常心是道」的是馬祖道一禪師。曾經駐錫過柏林禪寺的趙州禪師是唐朝末年的大禪師,他是馬祖道一的徒孫,而且他就是因為聽到「平常心是道」這句話開悟的。他問師父南泉普願禪師:「如何是道?」老師答:「平常心是道。」他就開悟了。當然他後面還有問話:「那我如何才能達到平常心呢?」老師回答:「你想達到就已不是平常心了。」這個平常心你如果想去達到它、把握它、認知它,你就抓不住它;如果你完全不去抓它,也抓不住它。把這兩邊去掉還有一條路。當下趙州禪師就開悟了,「心如朗月」。

禪宗講的平常心也就是我之前講的禪心,就是趙州禪師在一言之下開悟時的那種心態。從字面上看,平常的反面就是不平也不常,平常心也就是如如不動的心。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心都是隨外境生起種種情緒的波動、思想的判斷,隨外境而轉,被外境所統治、所主宰,這就叫「認賊作父」,又叫「賓看主」。本來我們的心是主人,是一輪明月,能照亮萬物,現在卻成了客人,被種種的外境牽著鼻子走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心態經常就是這樣。我們的心就像大海裏的水,一有勁風,就起伏不停,不能恒常地保持無風時的平靜。平常心是在任何境遇下都如是,一直如是:好如是,壞也如是;成功如是,失敗如是;禍如是,福也如是;生如是,死亦如是。這就是平常心。

這裏所講的平常心,是用比較通俗的說法來講,其含金量是大大降低了的。在禪宗裏,它不是那麼簡單。但是我們通過努力也可以認識到平常心,並且也能做到平常心。


問題二

和丈夫沒有共同語言怎麼辦?如果離婚再和別人結婚是不是犯戒?


回答二

以佛法來看,我們所碰到的絕不是偶然的,都是我們應該碰到的。你說這個問題當然有各種不同的解決方式,但如果從修行人的角度來對待這個問題,方式就不一樣了。當初你選擇他是你自己的選擇。你說我那會兒沒仔細看,為甚麼那時你沒有仔細看?為甚麼會看錯人呢?這都不是偶然的,都是有因緣的。兩個人走到一起,你要知道自己的選擇是有責任的,這一點很重要。我們經常是輕易地選擇,然後輕易地改變選擇。世間的人成家這件事,做選擇的雙方都是有責任的。這意味著你對他要負責,當然他也要對你負責。從每個人自己的角度來說,我們只要求照顧好我們自己,這就不夠完全了。我們應當要求自己對對方負責,同時也為自己負責。既然是以一種責任心去選擇了,就不應輕易改變我們的選擇,應把這個責任負到底。如果將生活中的一切都視為修行,那麼就應該這樣去對待這個問題。如果你覺得他的水準很低,可以把我們的水準勻一點給他,讓他和我們一樣高。這樣一來,這件事情本身就成為你自己不斷提高的一個題目了。作為一個修行人,解決問題的方法應該是這樣子。但從現在的社會來講,人們要離婚法律上都是認可的,在一般的世俗道德上也覺得沒有甚麼稀罕。如果你離婚以後再去跟其他的人在一起,最起碼不算犯五戒。


問題三

我有個朋友和丈夫離了婚,後來找了一個,發現和以前的丈夫一樣,犯同樣的毛病。為甚麼會這樣?這就是所謂的命該如此嗎?


回答三

其實這個問題我剛才已經講到了。我們輕易地選擇,然後輕易地改變選擇。我們總是輕易地改變選擇,但就是沒有改變自己。如果我們不改變自己的話,那個我們所想選擇的人一旦被選擇了,他就永遠跟著我們並不是說我們離了婚,就會離開那個人。我們之所以會選擇那個人,並不是因為那個人,而是因為我們自己。我們離開了他,還會再找另一個他,找到的和原來的總是一樣的。總而言之,如果我們不改變自己,我們會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地、無數次地遇到「他」。我說一個修行人如果發現自己錯了,就認了這個錯,在這方面去向自己挑戰,就是這個意思。

離婚換人,以佛教的觀點來看,不是最智慧的辦法,嚴格地講這也是一種逃避,不是甚麼上策。當事人不是去改變自己,而是不斷地去改變外面的境界。佛教裏面有一句話:「愚人除境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境」,就是說愚癡的人總是把心思用在境上,這個不好再換一個,他從來就沒有去改變自己對待事物的態度和方式,沒有在自己的心上去用功。因為他的心沒有變,他處理問題的方式沒有變,所以他就會無窮盡地再去招集這種因緣,拷貝和複製他的生活,不斷地重複過去的錯誤。


問題四

平常心是不是遇到甚麼就幹甚麼?是不是一切都順其自然、不需要特別的努力?


回答四

應該說你還沒有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如果你真正找到了答案,你就不會問我了。確實如你講的,應該遇到甚麼幹甚麼。但是它也沒有那麼簡單,它是在你心裏面找到生活的真正意義之後,遇到甚麼就幹甚麼。

當然你遇到甚麼就會幹甚麼,但是怎麼幹呢?怎麼對待呢?必須是你自己有了主張,你對外境才不會特別挑剔,你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都能實現自己的價值,都能放光。平常心不等於甚麼都不需要做,肯定是還要努力的。


問題五

佛教的戒律那麼嚴格,如何守得住呢?


回答五

釋迦牟尼佛給我們的教法沒有指令性,說我們必須怎麼樣。我們講戒律好像是指令性的,其實也不是,戒律靠的是自覺。自覺接受了以後,佛陀就給我們講道理了:如果你這樣,結果就會那樣;如果你殺生,你就會這樣這樣。他是把一切分析給我們看。因此呢,每一個人應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改變選擇也要為改變這個選擇負責任。這些道理不是指令,不是命令。如果信仰佛法、信仰佛陀,我們可以在生活中去體會它,體會一下是否就是這樣。如果體會到了,我們就會自覺地去做。佛教裏把佛講法叫做「開示」,意思是把已經有的東西打開來讓我們看。佛陀講法,他不是給我們下達一些命令,一定要這樣,或一定不能那樣,他只是告訴我們說:如果你這樣會怎麼樣,如果你那樣會怎麼樣,然後你自己看著辦,他是很民主的。

(待續)

原文刊自《禪心三無》,天地圖書2017年出版。佛門網獲授權刊載。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