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菩提心你我皆可──談《顯揚聖教論》中的儀軌

玅境長老法相
玅境長老法相

在佛教道場,我們常常聽到「發心」,發心就是希望大眾到道場幫忙做事。發心其實就是大乘佛教特別強調的「發菩提心」,是內心發起上成佛道的偉大志願。

當代佛教大德──也是筆者的恩師──美國法雲寺禪學院創辦人玅境長老[1],在他老人家的講座《略談止觀》裏,提出在《顯揚聖教論》上有發菩提心的儀軌。謹節錄如下:

我們平常的時候,出家的法師、或者是在家居士彼此見面,也都會提到這一句話——要發無上菩提心。在《顯揚聖教論》上也有發無上菩提心的儀軌的,有一個方法的,不是就是「喔!發無上菩提心」,不是這樣意思。我們通常念「眾生無邊誓願度」那四句話,也有這種味道,也可以說那就是發無上菩提心。但是《顯揚聖教論》上說的那個詞句是有一點不同的,它那上面是說,你要在一位法師的面前,要很恭敬地、很尊重地頂禮,然後你向這位法師說,應該是長跪、合掌,然後你說:「大德一心念!我弟子玅境」,當然都稱自己的名字,「從今日始」,我從今天開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欲饒益諸有情故。從今以往,凡我所修——布施、持戒、忍辱、正勤、靜慮及慧,一切皆為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我今與諸菩薩摩訶薩和合出家,願尊證知,我是菩薩!」說三遍。這個文上說個「出家」,當然不出家也是可以,那就不要說這句話。最後一句:「願尊證知,我是菩薩!」要說三遍,說了三遍以後,就結束了。這樣子發無上菩提心。

發無上菩提心,雖然是有這樣的一個儀式,可以名之為發無上菩提心;但是我們在這上面再想一想,應該還不是這樣簡單的。一定是你這位或者是出家的法師、或者在家居士,要經過一個時期的學習佛法,你對於佛法的真理認同了,你歡喜接受佛法的真諦,佛教說的無上菩提、說眾生的流轉生死是苦,得無上菩提、廣度眾生這件事是有意義的,你同意了,而且是非常認真地做這件事。當然這應該是說,經過一個時期,在你內心要醞釀一個時期,應該是醞釀一個時期的,不是幾天這件事就決定了,應該要有一個時期的醞釀,自己內心裏面的抉擇、觀察、思惟、考量,然後決定了,「我要做菩薩」,「願尊證知,我是菩薩!」那麼再舉行這個儀式,這就是菩薩了。


《顯揚聖教論》的發菩提心儀軌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云:爾時有智有力菩薩,於彼能行正行菩薩,以無亂心若坐、若立而作是言:「汝如是名善男子聽!或法弟聽!汝是菩薩不?」彼應答言:「是!」「發菩提願未?」應答言:「已發!」

發菩提願,就是大乘佛法所說的發無上菩提心的願,就是發成佛的偉大志願。要受菩薩戒之前,應當先發菩提心。根據玅境長老以上的開示,發菩提心應該禮請出家人做發菩提心的儀軌的。以下是長老在世時所提倡的《顯揚聖教論》發菩提心的儀軌:

《顯揚聖教論》發菩提心文 儀軌

一、禮佛三拜

二、三皈依

我某甲,盡形壽皈依佛,盡形壽皈依法,盡形壽皈依僧。(三遍,每遍就地一拜)

我某甲,皈依佛竟,寧捨生命,終不皈依天魔外道。

我某甲,皈依法竟,寧捨生命,終不皈依外道邪說。

我某甲,皈依僧竟。寧捨生命,終不皈依外道徒眾。

(三遍,每遍就地一拜)

三、懺悔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
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對佛前求懺悔(三遍,每遍就地一拜)

四、發願文

長老/大德憶念,我名XX(自稱法名、名字),從今日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欲饒益諸有情故。從今以往,凡我所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及慧,一切皆為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我今與諸菩薩摩訶薩和合出家,願尊證知,我是菩薩!
(三遍,每遍就地一拜)

五、迴向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六、至此發菩提心功德圓滿,尊證師下座禮佛之後,發菩提心者,理謝尊證師。(三拜)

在這裏也節錄了《顯揚聖教論》「發菩提心」的文句:

發心者,謂諸菩薩發菩提心。若諸菩薩住菩薩法性,為欲利益十方世界所有有情,依彼行相強勝因緣,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發大誓願。受發心法,謂我必定當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度十方一切有情令離諸煩惱故,及離諸苦難故。

此受發心復有二種:一、世俗發心;二、證法性發心。

世俗發心者:謂如有一隨智者前恭敬而住,起增上意發誓願言:「長老憶念,或言聖者憶念,或言鄔波拕耶:我如是名,從今日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欲饒益諸有情故,從今已往凡我所修布施持戒忍辱正勤靜慮及慧,一切皆為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我今與諸菩薩摩訶薩和合出家,願尊證知,我是菩薩。」第二第三亦復如是。

證法性發心者:謂如有一已過第一劫阿僧企耶,已證菩薩初極喜地,已入菩薩定無生位,已如實知無上菩提及菩提方便,已悟自身將近等近大菩提果,證解自他悉平等故得大我意,已至不住流轉寂滅菩薩道故,得廣大意,由如是故,於大菩提願不退轉,是謂證法性發心。(《顯揚聖教論卷第二》˙無著菩薩造˙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內心真誠的發願

《顯揚聖教論》上發菩提心有一個成文的儀式。這儀式是怎樣呢?就是在阿闍黎面前拜三拜,磕三個頭,跪下來說:「長老憶念!我名某某,從今日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欲饒益諸有情故。從今以往,凡我所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及慧,一切皆為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我今與諸菩薩摩訶薩和合出家,願尊證知,我是菩薩!」

「長老憶念」,或說大德憶念,或是鄔波拕耶憶念也可以。「我名某某」,發菩提心者自稱己名:我名某某。「從今日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從今日開始,我發了菩提願,想要得佛的無上菩提的大智慧。為甚麼呢?「為欲饒益諸有情故」,因為感覺到世間上的眾生很苦,所以我要成佛利益他們,使令他們離苦得樂。「從今以往,凡我所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及慧」,從今以後,我修六波羅蜜。「一切皆為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一切都是為了證得無上菩提、成就無上菩提;成就了無上菩提,我就知道怎樣度化眾生了。所以,得無上菩提與普度一切眾生,這二件事合起來,就叫做發無上菩提心。「我今與諸菩薩摩訶薩和合出家」,我現在和這些菩薩一起出家。「願尊證知我是菩薩」,「尊」就是指你面前的阿闍黎,或者鄔波拕耶,請您證明我是菩薩!這個文念一遍磕頭一次,共三次,就是發菩提心了。在佛法裏面說,發無上菩提心去受菩薩戒,你就得戒、就是菩薩了。如果你沒有發無上菩提心,但受菩薩戒時,尊證問:「你發菩提心否?」你答:「發菩提心!」這不算數!必須是你內心真誠的發願要做菩薩、廣度眾生,那才能算是菩薩。所以說「願尊證知我是菩薩!」──玅境長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2]

玅境長老在世時多次提倡《顯揚聖教論》發菩提心的儀軌,也舉辦過這樣的法會,可見他老人家非常重視這套儀軌。大眾若是有意樂「發菩提心」,可以禮請法師為大眾舉行這樣的法會,這是非常殊勝的一件事。


[1] 有關玅境長老生平簡介,請參考網站:http://fayun.org/index.php?p=founder

[2] 玅境長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請參考網站:http://fayun.org/index.php?p=book03-C7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