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發生在網絡年代的聽聞正法、如理思惟和實修法義 : 新媒體力量下怎樣弘揚正信佛法?

在這個年代,網際網絡無遠弗屆,加上資訊科技的普及和發達,為我們帶來前人無法想像的生活。在人手一機的情況下,大家彈指間即能掌握世界各地的最新資訊,不出戶便能知天下事。然而另一方面社會大眾卻越來越依賴科技,變成一刻也不輕易放下,甚至到了形影不離的地步。本文無意探討科技對人心的利與害,而是希望從佛法弘布的角度,思考如何透過網絡,獲得正確的佛教知識和見解,並從中帶出對網絡弘法平台發展與管理的展望。

每當我們提及「佛法」二字,彷彿它是法律,具有不變的含義。誠如印順導師所言,佛法是佛與法的結合詞。佛者其意為「覺者」。法的定義是「軌持」,即不變的軌律。那為甚麼這不變的軌律,被稱為佛法呢? 原來因為我們現今所了知的佛法,是由佛陀釋迦牟尼在二千五百年前覺悟出來,才得以廣宣流布於人間的,故有「佛為法本,法由佛出」的說法,統稱為佛法。[1]既然如此,那這法可不得等閒視之,也不是隨處可得。為使眾生能依循他所證悟的道理而修行,佛陀用了長達四十五年(一說四十九)的時間,宣講經典,創立僧團,制定戒律,成為佛教的雛型。

以三法印來判別正邪

對於一般佛弟子而言,修學佛法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信、解、行、證。《大智度論》說:「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從信受佛法開始,繼而正確了解佛法,之後修行佛法,最終破除生死枷鎖,體驗到佛陀所說的真理。先從信講起,跟古人相比,我們接觸佛法之時,往往是從零開始,並沒有從周遭社會文化中經過太多佛法的啟蒙,身邊也不一定有大師的引導。古人會較常到寺廟聞法,以法師所教授為依。事實上,由於佛陀知道眾生根器千差萬別,故他也相應開示萬千法門,適合你的不一定適合我。現在拜科技所賜,連一般人向來不易接觸的藏經,我們都能秒速下載到電腦或者手機中,以便閱讀。一旦連上網絡,八萬四千法門任你徜徉。在這種前提下,我們不得不小心翼翼而行了。正因為方便,所有人都可以隨時就他對法門的理解發表意見。雖說信者不疑,可是對初機學佛者而言,何者該信,何者該拒? 界線恐怕不十分明顯。

其實佛陀早在轉法輪之初,便已教導我們如何透過「三法印」來判別正邪,抉擇可生起正信的對象。三法印是指「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及「涅槃寂靜」這三項標準。正信的佛教,當中宣者及其所宣示的道理,必定是符合三法印--世界事物沒有一成不變的,每一刻都在變動,今天生長的,之後將會枯壞;今天存在的,總有一天會消失不見,這是「諸行無常」,說的是現象生滅的道理。至於「諸法無我」,指的則是這世間一切沒有「我」的存在,因為這個假立的「我」,沒有一刻不是相對的心識活動組合而成,沒有不是依靠種種條件而生成的。因為有「我」這個概念,跟著會有「我所(擁有)」的想法,於是接二連三生起各種執著、煩惱。所有佛陀說,諸法無我。當了知諸行無常及諸法無我這兩點後,自然煩惱熄滅,不再為痛苦、生死、欲求所困,達到清淨的解脫境界,這就是「涅槃寂靜」了。

不造妄語口業,慎選善知識

生起正信後,便當皈依三寶、禮敬三寶,此後以三寶為正信的核心。佛、法、僧是我們生命的依歸處,是趣入佛門、修學成道的因緣所在。佛陀固然不在話下,《金剛經》云:「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他的法是真實不虛的,不會為了欺騙我們而言說,因此是我們堅實信心生起的對象。僧人則專志梵行,言不旁他。真正的弘法者,他們弘布的是符合三法印的正法,而非單純世俗思潮。不妨思考一下,我們在網絡上接觸的「佛法」,當中有沒有不符合這三點的。例如有人一方面對你說:我認識某某名人、曾做若干大事;一方面說:你要活在當下,忘卻過去,捨棄執著;或者如聖嚴法師所言,有人以科學名詞解釋佛法,牽強附會,而不是以經解經[2],你能否從中掌握因緣果報的規律、得到離苦得樂的指引?你聽完他們的說話後,內心能否得到平安喜悅,而不是感到迷惑? 如兩者皆非,那這恐怕便不算是正法了。既然不是正法,我們便當遠離。

除了以上兩種外,我們還須提防造妄語口業。印光大師曾說「十善者」,當中有「四不妄言,五不綺語,六不兩舌,七不惡口。」[3]妄言是誑語;綺語是無益之詞;兩舌是說人是非,挑撥唆擺;惡口是言語粗惡,出口傷人。網絡發言多取匿名制,讓人有機可乘,誤以為發表評論及發佈消息全無後果,於是往往歪曲事實、造謠生事。我們參與其中,倘若那是平常茶餘飯後話題,已屬不該;若然牽涉佛、法、僧三寶的討論,所造口業更是不可算計。除了管好自己外,也得用心觀察,在網上傳播訊息者,是否善知識。善知識是正直有德之人,會以身作則開導他人,導人向善,在佛學路上為我們提供助益。反觀坊間常見有人對佛教一知半解,胡亂給教界各種行儀予以價值判斷,針砭一番。雖說不知者不罪,但畢竟還是有損眾生對佛法的認識,使聞法者生退心,使未聞者生疑心;又有打著旗號自詡警世之士,任由一己好惡詮釋佛經義理,俾使大眾多造口業,毀謗法寶,對此我們不能不慎之又慎,因為他們並無法帶動我們在信仰上的成就,反而會成為我們的違緣障礙。

細閱、慢讀、深思三藏

當我們確定接觸的是正法,身邊都是善知識時,便來到第二步「解」。信心只是前行,雖然不易讓它生起,但它卻不是我們最終的目的。解是連接信與行的橋樑,沒有正解的理解,便不會有正確的修行;而解與行可以併在一起觀察,兩者相輔相成,彼此漸次遞進。從另一個角度看,解與行可與「聞」、「思」、「修」三者並行探討。聞是聽聞佛法、閱讀三藏,如實了知經中智慧;思者,是根據所聞佛法,以正思惟如理深究其中;而「修」則集前二者之功,依次修行,以斷盡煩惱、證得無上道為目標而努力。承上所說,今人能快速查閱古人未易見之經藏,如要形容他們身處的社會資源匱乏,得來不易,那麼我們今天便是資源泛濫,唾手可得,所以有貪多嚼不爛的危險。

網絡上關於各種經論的文字雖多如繁星,然而仔細觀察,即可發現大部分是彼此流轉的相同資訊,而且未經作者同意授權刊載,更未經編輯校對修訂,故往往有洋洋萬言而竟不知作者誰屬,句句引經而錯字連篇之虞。不少人依賴搜索方便之故,動輒查詢佛教名相或通篇經文下載,囫圇吞棗,對奧妙處非但未曾下苦功研讀,亦未曾考察文字真偽。長此下去,豈不危險? 清末詩人龔自珍喜硏佛典,他在《支那古德遺書序》說:「無量人問,當用無量法門悉檀答之,⋯⋯烏有以現成語句,囫圇籠罩人者乎?或宗《華嚴經》,或宗《法華經》,或宗《涅槃經》,⋯⋯荊溪讚天台云:『依經帖釋,理富義順。』烏有所謂教外別傳者乎?或難之曰:天台所云云,都在《法華》七卷內耶?應之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作者無之,述者有之,九流之通例如此矣。⋯⋯以佛為師,以佛知見為歸,以經論為導,以禪為行,烏有所謂不向如來行處行者乎?」大意是指學佛者必須硏習經典,言必有依。須知佛弟子當以佛為師,以經為導,弘法者不要胡亂堆砌經文、名相,徒添讀者不解;更不應自抒胸臆,不學無術,發經中未有之意。[4]想不到清末士子之憂,百多年後仍然堪可借鑑。我們要拒絕人云亦云、不求甚解的學習方法。其他居士所著,應小心求真;祖師大德的著作可看、應看,但絕不能以奉之為至高無上,甚至取代讀經。唯有透過學習細閱、慢讀、深思三藏,我們方能盡窺佛法旨趣。

如理思惟,讓法義落實到生命處

又有學佛者天天讀經,天天聞法,卻從未想過對自己有甚麼影響,要如何從中累積資糧,增長向上。 套用一點科技術語,我們有了輸入(input),卻忽略了處理(processing)這步驟,那最後當然是缺乏任何輸出(output)。腦中儲存再多的資料,若不經過轉化,始終不是屬於自己的。佛教十分強調「抉擇」,除了指抉擇正見、邪見外,還有另一層關於思惟的意義在其中。假如我們到外國旅行,最初當然是先閱讀關於目的地的資料,例如通往各觀光景點的路線都掌握了,可以動身出發。到達目的地後,我們選擇要去的地方;這時你便要思考要採取哪一條路徑,怎樣會快一點到達? 怎樣才節省更多的金錢? 我所得到的資訊是否正確? 途中會不會已經有未知的障礙和改動? 同樣道理,用在思惟諸法上,我們已從經中及善知識聽聞了若干法門,哪一個法門最適合自己? 我所聽到、看到的是不是依聖教正理,沒有差錯的? 我對於這個法門的理解足不足以讓我跟著去實踐? 凡此種種,都屬於「如理思惟」的範疇。

至於「修」,亦即第三步「行」。修行理應佔學佛的大部分時間,因為即使有了佛法知識,有了辨別的能力,若不轉化成為引領我們解脫生死的無上智慧,那終究只是一種知識的收集及儲存而已,你沒辦法應用在生活當中,沒有很好發揮它們原本的力量。雖然網絡十分便利,例如我是以禪修為法門的,那裏有大量的文字及影片讓我閱讀、觀看,但這些內容並不能代替我每天禪坐的功課。佛教注重實修,網絡無法取代現實生活;我們要盡力讓法義真正落實到生命處,這樣才不枉費之前在信、解方面所下的苦功。最後是「證」,當修行到達了最深處,遠離一切顛倒執著,不再受生死輪迴束縛,已然領悟到諸法的空性,那時候我們可以說這人證悟了。證是一種「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狀態,當到達那樣的境界,相信你和我都會知道。

讓正信佛教廣為流傳

在過往網絡平台提供的佛教內容是單向的,觀者接收資訊後,即使偶有反饋,也苦無途徑傳達。近年隨著科技發展,不少佛教團體及法師個人從社交媒體增著手,為弘法增設了互動的元素。例如有平台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配合內建的佛學數據庫,與用者對話、解答他們的提問;也有法師親自主持社交媒體帳戶,與法友直接互動,起立即破惑解疑之效。現代技術也令弘法的方式耳目一新--精彩生動的文字、圖像、影音、活動,多面向補充我們在修行路上遇到的疑難。有的道場更從環保角度著手,將法會搬到網上,除讓更多人隨喜參與、共沾功德外,亦是回饋社會、利益大眾的最佳示範。

作為一個合格的弘法平台,固然有責任將深奧的佛法道理轉變為簡單而懂的內容,這某程度也是一種善巧方便;但也不能顧此失彼,對於複雜的教義避而不談,應致力兼顧不同根器眾生的需要,這樣方能體現「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的精神。我們在網絡弘法時,不應只著眼於某一小處,而是要結合世界視野,為佛教不同傳統的人士和團體提供交流和合作的平台,甚至作為不同宗教之間對話的橋樑。我們應持開放客觀態度,不抱門戶之見,對各宗派予以同等尊重,不以對立、爭強的態度交流和溝通,並採取多元互動的形式,共同努力展現各地佛教信仰的風貌,讓難以聞法者,例如地處偏遠的人士,都能感受到佛陀的智慧與慈悲。

讓正信佛教廣為流傳,每個佛弟子都責無旁貸。無論是使用者還是管理者,我們都要與時並進,充實自己,確保具備的不僅是佛法知識和科技知識,還有人文質素及道德價值觀。對於非正見的內容我們要堅決說不,對於譁世動俗的言論我們要盡量遠離,對於與正法無關的事我們要少做。只有這樣,我們方能最大程度的實踐弘法使命。


[1] 《妙雲集中編之一--佛法概論》,台北:正聞出版社。

[2] 〈要用科學解釋佛法才不迷信嗎?

[3]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四》

[4] 關於龔自珍的佛學思想及其批判精神,詳見林律光《追求普度眾生、以佛法利益蒼生──論龔自珍之佛學思想》一文。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