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行為變成藝術時──何兆基:探索身體與宇宙萬物的關係

為提升香港人的精神生活,香港佛法中心同學會主辦了一個題為「心如工畫師」的藝術講座。從三月十一日到五月六日,一連八個星期六在香港佛法中心舉行。此活動是由 阮曼華(Eva) 博士設計籌劃,目的是向各界人士帶出一個訊息──學佛與佛學是一種創意與精神生活的實踐。

第一個講座,我們邀請到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副教授何兆基博士為我們講說「我身演我心──當行為變成藝術時」。在介紹講者後,Eva便把是次舉辦此系列講座的用心帶出:「藝術與禪修相似之處是兩者皆與創意關聯,精神生活每人都需要,我們可以如何理解甚麼是精神生活,而創意是否精神生活之必要?」

何博士以一張大榕樹相片作為開場白──在一個很寬闊被大榕樹和周邊樹木佔據了的畫面當中,有一個很微小的、穿了一身白衣的人(何博士本人)站在大榕樹中──巧妙地帶出他二十多年的創作思路歷程。如何以身體在創作過程中作為媒界是何博士過去二十多年的一個思考方向,當中可分為三個階段。

在第一階段的作品,何博士透過身體去探索身體是如何去經驗知覺和認知世界,而世界又是如何透過身體被認知,當中他專注於身體在外物上的平衡和對外在世界的適應性。

在第二階段的作品,何博士著重探索身體與外在環境的關係,身體是如何透過建構一些外在的器具,去了解自身的適應性並延展其局限,例如:人如何找到一個不過高不過低,讓他能舒適愜意地存在的中道;如何在一個不穩定的狀態下保持穩定,這就需要身體有高度的專注,面對外在世界時有高度的敏感。

何博士說:「在日常生活當中,我覺得我們大部份時間並不是在最舒服的中間狀態下,以身體和精神為例,很多時候不是很壓抑就是要高攀,總是辛苦」。這就如同是在禪修當中,禪修者透過身念處去經驗和認知身與心的互動關係,並進一步去體察心如何影響、改變我們對自身與及外在世界的認識。當中如何平衡身心,如何讓身心相互適應,既是禪修也是學佛與佛學中的一大課題。

到了第三階段,何博士轉向探索身體與整個宇宙萬物的關係,身體如何超越當中種種的限制從而達至每人心中的終極目標。一系列的聖光作品當中,揭示了一個藝術家對我們生活環境的關注和反思。

何博士指出其中一張相片,後面是繁華景像,前面是一個堆填區,並提出雖然他的作品強調如何利用「身體綜合」來認知世界、適應世界,或藉此相信世界就是如此,但當中是有很多疑問,究竟我們看到的世界是不是真的如此?這也是法光法師常常鼓勵我們在香港佛法中心上課後,要有多些反思和尋根究底的精神。何博士提出利用限制變成作品的一部份本身就是一種創意;法光法師也常說佛陀的教育是一種創意的教育,並鼓勵我們──雖然仍未圓滿,但亦不要小看自己,而是如何利用自身或環境中的限制變成促進我們努力的動力,為生命賦予意義。

在回應現場提問時,何博士再以大榕樹相片作為總結說:「有時候不一定從一個具體的意念開始,如此照片,因曾見過類似的影像,這些影像對我構成一些刺激,恰巧工作的地方有那麼大的一棵樹,一直很想爬進樹洞中,直到我鼓起了勇氣。這種鼓起勇氣是需要一些決心的,這種決心是需要很多的籌謀,每天走過時,腦袋在想每一步該如何走,可以安全上去安全下來,mental rehearsal了很多次。整件事有趣的地方是,只是從一個很無聊的想法開始,但是因為你有那種專注,你每天都在想,如果你真的要做,你會怎麼做,又要籌謀真的要做,要如何記錄,這事對我來說就有價值,最後能否成功拍下此照片已經不是很重要。而是因為有一個想法,然後每天都專注在想著如何把它實現出來,作為一種推動自己的力量,這對我來說是重要的。不同人有不同的興趣,在每天很乏味的生活當中,這可以給你一種喜悅,我覺得這很重要」。

Eva最後作結說:「這是一個錦囊⋯⋯藝術甚麼?有多嚴肅、有多真實,一個行為是不是帶有藝術成份,行為本身是不是一件藝術作品,這些問題值得帶回家想想⋯⋯大家回去想想有沒有一些事情,看起來有點無聊,可以先用mental rehearsal,再看有沒有勇氣把它實踐出來,只要有了實踐,你會覺得生命的意義不一樣」。

妙哉!妙哉!佛陀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契悟實相時說:「奇哉!奇哉!一切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原來要證得我們本有的智慧德相,是要先有「想」證得的意圖,每日都想,把如何能證得的每一步都想得很清楚,事情就會開始展現,最後是要有決心和勇氣把它實踐出來。這不就是與法光法師在巴利文經典課堂中指導我們要開發五根五力的重要性相吻合嗎?

文:Anita Chang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