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說唯識宗修行的根機與修行的歷程 (二)

(圖:Pixabay)

上期講到唯識宗的修行大乘之根機有二種種性,分別是「本性住種姓」及「習所成種姓」,同時具備此二種種姓的修行人才能漸漸次第修行,悟入「唯識五位」,最後證得佛果位。簡單來說,在這二種種性的背後,涉及唯識宗的種子學說,若修行人不具備菩薩無漏種子[1],則不能證得佛果位。所以上期文章中先從一切眾生中分出哪些眾生具備菩薩無漏種子,然後再分別說明這些眾生若要能成就佛果,與大乘二種種性的關係。

首先略為重溫一下,哪些眾生具備菩薩無漏種子?唯識宗認為一切眾生,從無始時來,本來就具有五類種性,分別為:聲聞種性、獨覺種性、菩薩種性、不定種性和無種性。當中只有菩薩種性和不定種性中的:1)菩薩兼聲聞;2)菩薩兼獨覺;3)聲聞、獨覺兼菩薩這四類種性的眾生是具有菩薩無漏種子。這些菩薩無漏種子,實際上是修行大乘證佛果的根本條件,也強調了無漏種子對修行大乘的重要性。

這四類眾生旣然具有菩薩無漏種子,是否必定能證得佛果呢?若要證得佛果,這就涉及到大乘「本性住種姓」和「習所成種姓」二種種性是否同時具足圓滿成就。現從先天性與後天性來說,「本性住種姓」屬先天性的,而「習所成種姓」的是屬於後天性的。唯識宗認為上述共四類眾生是具有菩薩無漏種子,他們先天就具足「本性住種姓」,一旦後天遇到善知識,發菩提心及多聞正法,持續努力修習佛果位的因地菩薩正行,把他們阿賴耶識中寄存著,法爾所得能證佛果的本有無漏種子熏習成有漏的聞所成慧、思所成慧和修所成慧的種子,在經過長時間的熏習,令那些本有無漏種子的勢力持續增長,這些已熏長的「本性住種姓」便成為「習所成種姓」。在這裏我們要注意一下,甚麼是長時間的熏習呢?是指這四類眾生要用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經過「唯識五位」的修習歷程來熏長他們的無漏種子,經過這漫長的熏習歷程後,直至去到「唯識五位」的最後一個階位「究竟位」才能證得佛果。

由此可知,即使是先天具備菩薩無漏種子的眾生,若未能遇到修習大乘的種種因緣,則難以透過後天努力熏習無漏種子,更遑論證得佛果。故要成就佛果,這些具備菩薩無漏種子的眾生,必定具足二種種性,見筆者所造下表:

總括來看,上期內容是站在大乘修行之根機上來說,唯識宗先把一切眾生以五種性來區分,將那些本來就先天具有菩薩無漏種子的眾生歸類出來。而在歸類之後,再把這些具有菩薩無漏種子的眾生分為兩類:一為未曾遇善友知識、未發菩提心等種種因緣的「本性住種姓」眾生。另一為在具備「本性住種姓」的先天條件下,遇到善友知識、發菩提心和多聞正法等種種因緣的「習所成種姓」眾生,如此先從眾生的根機上來簡別具資格成就佛果者。雖然上文仍未正式進入談及唯識宗的修行五位,但從以上內容中我們也可略為窺探唯識宗對修行大乘的方法有十分清晰且具系統性的論述。

以上為筆者歸納上期內容的補充。相關議題的文句,現收錄在《唯識方隅講記》在第四冊中的第一三九一頁至第一四五八頁中,大家可在佛教法相學會網站電子書下載欄目[2]中下載本書冊。為了更方便讀者能快速閱讀相關的原文,故在本文註釋三增添上期和今期所引用的《唯識方隅》原文,敬請各位讀者留意[3]

接着下文繼續依羅時憲教授的《唯識方隅講記》,說明唯識宗的五個修行歷程,先介紹甚麼是修行的五個歷程,然後再說第一個修行階位——資糧位、發菩提心及發心的四種意義。

修行的五個歷程

唯識宗的修道論是依據唯識理論進行瑜伽實踐,直至獲得究竟佛果的修行階位,名為「唯識五位」。修道論的終極歸趣是轉識成智,成就圓滿無上正等正覺,化度眾生,實現大乘菩薩的大悲、大智精神和理想。而這修道論的整個修行歷程分為五個階位,分別是(一)資糧位、(二)加行位、(三)通達位、(四)修習位、和(五)究竟位。

從五階位的差別來說,在最初的資糧位,由菩薩初發菩提心至十迴向,修習大乘順解脫分,積集福德、智慧二種資糧;次為加行位,修習大乘順抉擇分,即煖、頂、忍、世第一法等四善根(資糧位和加行位要共同經歷第一個阿僧祇劫,即無量劫的時間來修行);次是通達位,菩薩最初證入唯識實性(真如,或名圓成實性),此位亦名見道位;次為修習位,由見道後逐地修習 (從見道位至第八地歷第二個阿僧祇劫;從第八地至究竟位則歷第三個阿僧祇劫) ,此位亦名修道位。最後至究竟位證得大涅槃及大菩提二種轉依果(自修習位的金剛心無間位後,直至盡未來際,都是究竟位攝)。

具有大乘「本性住種性」和「習所成種性」的眾生,要用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經過「唯識五位」的修習歷程,最後至究竟位時,便能證得「大涅槃」及「大菩提」二種轉依果,但他的無漏生命還是會相續下去,依他的菩提本願,普度眾生,且無邊的功德,盡未來際,無有終止。

資糧位

第一個修行階位是「資糧位」,從(修行人最)初發菩提心起,便稱為菩薩,而所謂「菩提心」是指修行人發心願成佛道,而且願能度一切眾生。發心的內容如《能斷金剛般若經》所述:「謂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對於自己方面,要發願成就大涅槃、大菩提的佛果;在對其他眾生方面,則普度一切眾生,使他們亦得以證果,解脫生死。由最初發了菩提心開始,至煖等四加行智生起之前,直至煖、頂、忍、世第一法四種加行位的智慧生起之前,名(為)資糧位。所謂「資糧」,意思是指以積集種種資養、利益身心的糧食,能長養慧命,以趣向菩提涅槃。

此位菩薩不但深信了解唯識道理,發求大菩提之心,也發起自利利他、自覺覺他的大菩提心,所謂要趣向無上菩提,求證「唯識實性」。具修福、智二種資糧,因這階段的菩薩要具足修習福德、智慧二種資糧來作為他們的主要修行,故名資糧位。

所謂福、智:六度、四攝、四無量等中之以慧為性者名智,指在六波羅蜜多、四攝法、四無量心等大乘實踐法中,以智慧作為其本質的修行,名為智慧資糧,餘皆名福。其餘的皆名為福德資糧。

發菩提心

欲成就無上佛果,必須先發心,發心即是發菩提心,並以此作為修行菩薩道的基礎。那甚麼是發心?(那些具有)有大乘種性之(修行)人,(他們的)內(心本來就)具(有)慈悲、智慧,外逢良師益友,在外遇到良師益友等善知識,(開)始(得)聞(大乘)正法,思流轉之可厭,並且觀察思惟和厭惡生死流轉,愍含識之多艱,他們又慈愍常處於眾多艱苦的含識,「含識」即眾生,故這些具有大乘種性的修行人除了精勤地希求自身能成佛外,亦希求有能力度化眾生,令他們能離苦得解脫,(由此)便能發起求大菩提之願,名為發心。

發心的四種意義

所謂發心,含有四種意義:首先(一)廣大心,如《能斷金剛般若經》謂(所說),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一切眾生,不論他們屬卵生、胎生、濕生、化生中的任何一種生命形態,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菩薩都願教化他們滅除煩惱,不只救度眾生解除一般的痛苦,而是要令眾生完全離苦,入「無餘涅槃」。「無餘涅槃」指修行證得有餘依涅槃的聖者,當其殘餘的身軀滅後,個人的生命已不再存在,只有永恆的宇宙本質——真如實體。此時聖者在這種狀態中,旣無殘餘所依的身體,亦無煩惱障覆,而永遠處於自性清淨的境界。此情況名為「無餘涅槃」。廣大心是顯示菩薩的悲心願力廣大,願度化任何眾生。

次是(二)至極心,如有眾生(還)未(證)入無餘涅槃,菩薩即使將來成佛後,他也不會停止度生的工作,這是顯現菩薩大悲心願,最為究竟至極。

次(三)最勝心,菩薩的修行目標是自利利他,自覺覺他,從其菩提心最殊勝的精神來說,要將一切眾生苦痛的根源徹底解決,離苦得樂,(為要)令諸眾生皆入無餘涅槃,而不是其他利益眾生的滿足,故最為殊勝。

最後是(四)無顛倒心,菩薩雖(然發願救)度無量眾生,而(了)知(並)無實(在的)眾生(證)得滅度。菩薩一向要以般若修行作為主導,但菩薩了知事實上並無有任何實在的眾生可度,所謂能度、所度皆空,體證般若波羅密多,就是無顛倒心。(見《能斷金剛般若經》)。

「發心四種意義」見筆者所造圖表如下:

今期談到這裏,下期繼續談發心。

延伸閱讀

唯識中「阿賴耶識」對您生命的影響


[1] 即沒有雜染現象的功能。

[2] 可參考佛教法相學會電子書網站,http://www.dhalbi.org/?page_id=244z,《唯識方隅講記》第四冊,p.1391-p.1458

[3] 原文引用自《唯識方隅》,p.292-p.295或《唯識方隅講記》第四冊,p.1391-p.1403):

(丙一)修行之根機——大乘二種種性

修行人要具大乘二種種性方能於五位中漸次修行,證得佛果。

一切有情,無始時來,本然有五種性,(一)聲聞種性,(二)獨覺種性, (三)菩薩種性,(四)不定種性,(五)無種性。聲聞種性人生命中唯具有證得阿羅漢果之生空無漏智種子。獨覺種性人唯具證獨覺果之生空無漏智種子。此二種性之有情,唯斷煩惱障,證生空真如,各得自乘之果。菩薩種性人唯具證佛果之生法二空無漏種子。此種性有情,兼斷煩惱、所知二障,證二空真如。不定種性人有四類別:(一)具菩薩、聲聞二性,(二)具菩薩、獨覺二性, (三)具聲聞、獨覺二性,(四)具聲聞、獨覺、菩薩三性。無性有情不具三乘無漏種子,唯有有漏種子,不能斷煩惱、所知二障,但修世間善業,受人、天有漏果報。

言大乘二種種性者,在上述五種種性中,一屬菩薩種性及不定種性之一部份有情(除去「(三)具聲聞獨覺二性」者),無始以來具有證得佛果之本有無漏種子,而未遇善友為說正法,乃至未發大菩提心,是名本性住種性。既發心後,多聞正法,修習佛果因行,熏習有漏聞、思、修慧,由熏習力,令彼本有無漏種子勢力增長,是名習所成種性。具此本性住及習所成二種種性者,乃能於五位中修行證果也。

習所成種性菩薩復有二種:一者、直往菩薩,第八識中唯有菩薩法爾無漏種子,不須先修聲聞、獨覺乘行,直入大乘行位。二者迴入菩薩,無始以來第八識中兼具聲聞、獨覺無漏種子,故先修二乘行,證聲聞、獨覺果,然後迴心向大始入大乘初位。

(丙二)修行歷程分五:丁一、資糧位,丁二、加行位,丁三、通達位,丁四、修習位,丁五、究竟位。

(丁一)資糧位

從初發菩提心起,至煖等四加行智生起之前,名資糧位。言資糧者,意謂資益身心之糧食。此位菩薩,信解唯識道理,發求大菩提之心,謂趣無上菩提,具修福、智二種資糧,故名資糧位。言福智者:六度、四攝、四無量等中之以慧為性者名智,餘皆名福。有大乘種性之人,內具慈悲、智慧,外逢良師益友,始聞正法,思流轉之可厭,愍含識之多艱,便能發起求大菩提之願,名曰發心。言「發心」者,具含四義:(一)廣大心;謂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二)至極心;如有眾生未入無餘涅槃,我終不停止化度工作。(三)最勝心;令諸眾生皆入無餘涅槃,而非其他之滿足。(四)無顛倒心;菩薩雖度無量眾生,而知無實眾生得滅度。(見《能斷金剛般若經》)。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