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略說唯識宗修行的根機與修行的歷程 (三)

(圖:Pixabay)

唯識宗的修道論,是指那些具有大乘「本性住種性」和「習所成種性」的眾生,他們具備菩薩無漏種子,經過次第的「唯識五位」修行歷程,才能到達最後究竟大菩提、大涅槃的佛果。而這些大乘修行人在踏入最初的資糧位時,須先發菩提心,除了願自己能成佛道外,亦願自己有能力普度眾生,令他們亦得以證果而解脫生死,離苦得樂。在發菩提心後修行人便可稱為「菩薩」,並以此作為修行菩薩道的基礎,精進努力修集福德、智慧資糧。

若站在發心具有四種意義來看,菩薩除了悲心願力廣大,願度一切任何生命形態的眾生外,菩薩還有至極的心,這是指若眾生還未證入無餘涅槃,即使菩薩成佛後,也不會終止度生工作。再者,菩薩要為令諸眾生皆入無餘涅槃作為最殊勝目標,並且在發心的同時,菩薩心無顛倒,雖發願度眾生,但了知無實在眾生得度,能度、所度皆空,體證般若波羅蜜多。由這四種意義可知,發菩提心的願力相當不可思議,也憑著這種無窮無盡的自利利他、自覺覺他的偉大精神,將整個菩薩行熾燃地豐盛起來。

然而發心始終不能一蹴而就,在漫漫長的修行過程中,若要成佛道,菩薩必定會遇到一浪又一浪的考驗和挑戰,若單憑一次發心,力量就顯得有點微弱,此時菩薩往往就須要持續發心,除了不忘發願的初心之外,還要不斷熏習內心的這些無漏種子,令大菩提種子不斷增長廣大起來,繼續有力量地開展無上道業。由於菩薩有持續發心的需要,今期就開始講到菩薩每一修行階段的相應發心。

接著筆者繼續依羅時憲教授的《唯識方隅講記》[1],解說發菩提心並非不深入的起願,而是恆時發起,由資糧位開始直至佛地,依修行人的修養深淺,而有二十二種的發心相。為方便閱讀及排版,由今期起刪去《講記》中的撰述括號,讀者可參考原文作準,下文為《唯識方隅講記》的文字。

二十二種發心相

又此類大乘發心,非泛爾起念,「泛爾」指一般、不深入的,並非一般不深入地發起菩提心念,其後便停息,不再發心;菩薩由最初發心,為希求無上菩提,及求能作有情一切義利,所以菩薩的發心不但深遠廣大而且持續,其界限是由資糧位開始,經「加行位」、「通達位」、「修習位」,乃至直至「究竟位」的佛地,亦會恆時地發起,此是依修行者修養之淺深,來持續發心,整個發心之相有二十二種:

屬資糧位的發心

首先「資糧位」有下品、中品、上品三種發心,下品發心是最初與欲心所相應的發心。所謂「欲心所」是希求冀望的心理,以所歡喜得到的境界為所緣;因為想得到那種欲求,自然便發起精勤努力。「相應」指兩種法相互聯繫,有和合不離之關係,同時生起而互相影響。「與欲心所相應之發心」,即與欲心所同時和合相應而起的發心,這種發心具有希求的意願是最初步最粗淺之發心,由菩薩最初對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希求冀望,並以此善法欲作為基礎,發心向著成佛的目標,不疲不厭的努力追求,所以這個與欲心所相應的發心是作為一切清淨法之所依處,即所依據的地方,猶如大地,能承載及生長萬物。

次中品發心是與意樂相應之發心,乃至即是直至,直至證得大菩提時,也決不改變,猶如純金一樣意志純淨、堅固不變。所謂「意樂」,指心裏喜歡而樂於做的事。它是以「信心所」、「欲心所」、「勝解心所」三法為體本質。「信心所」是甚麼?「信」依不同的對象分為三種:一、信有實,對於真實的事理我們相信。二、信有德,對於真正的德,即佛之德、羅漢之德等等,生起深信喜樂。三、信有能,對於一切世間及出世間善法,相信自己能夠得到,他人亦會得到的。信會令人起欲的,能夠影響其他心、心所清淨的那種力量就謂之「信」。至於「欲心所」,如前文說。而「勝解心所」,所謂「勝解」,指一種清楚的了解。勝解依甚麼特別境起?是依「決定境」而起,對那件事是決定無疑,不會猶豫。意樂就是以信心所、欲心所、勝解心所三法作為它的本質,乃比欲更強的意志,由於與意樂相應之發心具有這三法,所以比起上一個與欲心所相應的發心具有更強的意志力量。

上品發心是與增上意樂相應之發心,此增上意樂是一種強烈的意願,有強大增上的力量,初發心菩薩在前二的發心基礎下,加上這種強烈增上意樂的力量,精進地修行,漸漸能增長一切善法,故此與增上意樂相應的發心,猶如新月,新月雖然祇有一彎光線,但是卻能隨逐時日增長達至於盈滿,「盈滿」即是滿月。

以上與「欲心所」、「意樂」、和「增上意樂」三者相應的發心,依其次序分別作為資糧位的下品、中品和上品的發心。

屬加行位的發心

經過資糧位的準備後,福德、智慧資糧漸漸積累增長,菩薩為進入加行位作準備,希求能以跟隨、順著大菩提作為目標而加功修行,故此與大菩提隨順加行相應之發心,勇猛精進,能燃燒那些障礙證得大菩提之煩惱薪柴,猶如猛火。這個就是加行位的發心。

屬修道位初地至第三地的發心

以下第五至第十四項,是與十地相應的發心。又此十地發心,可分十個階段,皆與十種菩提心相應:

首先是屬於「初地」,即「歡喜地」的發心,是與布施相應的菩薩發心,菩薩願修習「布施波羅蜜多」至圓滿。此發願修行的內容有三項,菩薩願能成就:一、以金錢、財物資助利益其他眾生的生活所需,而修習「財施」;二、以一切教法資益其他眾生,令眾生的善根生長,而修習「法施」;三、以種種的方法去消除別人的恐懼,能以無畏施於他人,而修習「無畏施」。菩薩以此自利利他的心,施濟群眾,有如大寶藏般能滿足眾生心願所求,故說與「布施」相應的發心,猶如寶藏,能行布施滿足眾生願求,這是初地的發心。

次為第二地,即「離垢地」,此地的發心與持戒相應,由菩薩發菩提心,對自己所受的菩薩戒,願能嚴持不犯,即使是一點小過失,也要慚愧懺悔,決不放過,並願修習「持戒波羅蜜多」至圓滿。此發願修行的內容有三項,菩薩願能成就:一、遵守別解脫戒條,而受持「律儀戒」。所謂「律儀戒」:指諸菩薩由發菩提心後所受持的七眾別解脫律儀。即是苾芻戒、苾芻尼戒、正學戒、勤策男戒、勤策女戒、近事男戒、近事女戒。以這七種戒,依止在家出家二種種類區分,這七類菩薩修行人所持的戒,是名菩薩的「律儀戒」;二、任持一切成佛善法,作為自利、自覺,修集菩提因,而受持「攝善法戒」。所謂攝善法戒,指諸菩薩受持律儀戒後、所有一切事,皆作為求取大菩提,由身語意來積集一切善法,以修六波羅蜜多為主,如此總說名為「攝善法戒」;三、資益一切有情,任持大悲,作為利他、覺他,而受持「饒益有情戒」。所謂「饒益有情戒」,菩薩以實踐四攝法,協助眾生依正法做事,以種種方便令他們因緣成熟。以菩薩戒能建立及任持一切世間及出世間善法,如此修行圓滿成就「戒波羅蜜多」,自能引生一切無罪垢、最殊勝的功德,故此與「持戒」相應的發心,是作為一切功德之生源,生源即是生起的根源,猶如寶源,即是寶礦,能取之不盡。這是屬於第二地的發心。

次為第三地,即「發光地」,此地的發心與安忍相應,為了向自己所希求的成佛目標前進,菩薩願在修行過程中,即使遇到任何困難和艱苦,都能忍受一切磨練而心不動搖,故願修習「安忍波羅蜜多」至圓滿。此發願修行的內容有三項,菩薩願能成就:一、忍受別人對自己的怨害,而修習「耐怨害忍」;二、安受諸苦,而修習「安受苦忍」;三、耐心研習佛法,而修習「諦察法忍」。雖遇不如意境而不為所擾亂,在菩薩道的修行實踐中,雖然將會遇到眾多不如意的境況,菩薩深切了知緣起無自性的因果道理,所以能於不如意境中不為所亂。故此與安忍相應之發心,猶如大海,能含容世間一切不如意等諸苦惱事。這是屬於第三地的發心。

今期已談到二十二種發心相中由資糧位至第三地的七種發心相,下期繼續談第四地至第十地的發心相。

延伸閱讀

略說唯識宗修行的根機與修行的歷程


[1] 參考《唯識方隅》p.295-6, 《唯識方隅講記》p.1404-1410。

原文引用自《唯識方隅》,p.295-p.296或《唯識方隅講記》第四冊,p.1404-p.1410)

又此發心,非泛爾起念,後便停息;其界限由資糧位開始乃至佛地,恆時發起,依修行者修養之淺深,發心之相有二十二種:

(一)與欲心所相應之發心,是最初最淺之發心,為一切淨法之所依處,猶如大地,能承載生長萬物。

(二)與意樂相應之發心,乃至得大菩提而不改變,猶如純金。言「意樂」者,以信、欲、勝解三法為體。乃比欲更強的意志。

(三)與增上(強烈的)意樂相應之發心,能增長一切善法,猶如新月。新月祇一彎光線,但能逐日增長至於盈滿也。

以上三者依次為資糧位下、中、上品之發心。

(四)與大菩提隨順加行相應之發心,能燒障礙菩提之薪柴,猶如猛火。此為加行位之發心。

(五)與布施相應之發心,能滿足眾生心願,猶如寶藏。初地發心。

(六)與持戒相應之發心,是一切功德之生源,猶如寶源(寶礦)。第二地發心。

(七)與安忍相應之發心,雖遇不如意境而不為所擾亂,猶如大海。第三地發心。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