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付出到得著

2021年,經歷父親突然離世,內心不期然冒起要為別人付出的想法。機緣下遇上大覺福行中心,知道中心在醫院的心靈關顧服務已有10多年經驗,因此加入了中心的心靈大使團隊,到醫院探訪及陪伴病人。本身的職業是護士,在30多年的工作中,參與過病人面對老、病、死時的無奈;家屬痛失摯愛時的哀傷。有些個案更令我情緒起伏,不知如何應對。這一切,不斷地提醒我要在工作崗位上協助他們渡過人生最困難的時間。

成爲心靈大使後,讓我最深的體會是人與人的相遇是一種很微妙的經驗,一不留神便會給對方留下不快的感覺,要明白病患及家屬的需要,是要經過鍛鍊的、鍛鍊一顆細膩的心—慈悲心。當你擁有慈悲心,在面對病人的無奈和家屬的哀傷時會自然地知道該如何應對,讓壓抑的情緒得到舒解。這顆心在我每次探訪病人時,不知不覺地逐漸成熟。

剛開始探訪病人時,總感到有些生硬及流於形式化。後來發覺這是因為我仍未放下「我是一個護士」的角色。原來這個角色令我與病人之間築起了一道牆。當我嘗試放下自我的包袱,在每次探訪時提醒自己今天是一位心靈大使,是來陪伴和聆聽,便更能體會眼前的不單單是一位病人,更是一個有情感的生命,病人除了需要照顧和治療,他們也需要情感的慰藉。當我們願意放下自我,慈悲心同時生起。

師父經常提醒我們,病人與家屬是我們的老師、是我們的善知識。這點我非常認同,在每次探訪,除了仔細地瞭解病人的需要,亦經常反觀自己的心。觀察一下,與病人交流時,我內心的每一個反應。我為甚麼有這樣的反應呢?這個感受意味著甚麼呢?這些經驗全是一面鏡子,令我更清晰地看到自己。每一次陪伴,都是一個自我成長的經驗。師父曾說:「眾生本自具足,只是內心被前世、今生所纍積的自我經驗所矇蔽,令我們忘記了。」和病人的心靈交流,像剝洋蔥一樣,一片一片地剝走我執與經驗,使本自具足的自性重新顯現,讓我再次記起自己圓滿的生命。

奇妙地,本來是希望為別人付出,原來在付出的同時,我接受到更多的回饋。人與人的接觸,真是一個最佳的道場,感恩在佛法修行上能親身體驗慈悲的真諦。

Picture of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e9%8d%be%e5%a9%89%e9%9b%af/" title="Posts by 鍾婉雯"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鍾婉雯</a>

大覺福行中心佛教院侍部 心靈大使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