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物不遷論》剖析世人對現象的誤解 (上)

東晉僧肇大師是佛經翻譯家鳩摩羅什的得意門生,被稱為「解空第一」,其《肇論》是印度中觀學說中國佛教化的經典之作,對中國佛教有深遠的影響。佛教史家湯用彤稱頌這部典籍說:「所作〈物不遷論〉、〈不真空〉及〈般若無知〉三論,融會中印之義理。於體用問題,有深切之證知。而以極優美極有力之文字表達其義。故為中華哲學文字最有價值之著作也。」[1] 現選《物不遷論》幾段原文進行解讀,藉以介紹僧肇的作品,亦助我們剖析世人對世間現象的誤解。

僧肇在《物不遷論》首段說出寫作此論的緣由後, 繼而引述兩部佛典(一經一論),來支持「物不遷」的論點,分別是《道行般若經》所說:「諸法本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以及《中觀》的「觀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前者指出一切事物本就不是從甚麼地方而來,亦不是往甚麼地方而去;後者所說「方」,指「方所」,「去處」。依《中觀》的〈觀去來品〉原文:「問曰:『世間眼見三時有作,已去、未去、去時。以有作故,當知有諸法。』答曰:『已去無有去,未來亦無去;離已去未去,去時亦無去。』」表示(世人)從去處來觀察,覺得事物有所變動,[其實像]已離去的事物沒有由一處到另一處。僧肇在《物不遷論》提及的事物,是從現象界的層面陳述,所以他也認同一般人所見到事物「好像」有所改變,正如篇首所說:「生死交替、寒暑變化。」不過,他承接所宗的《中觀》思想,沒有偏執「動」(遷)或「靜」(不遷)任何一邊,指出經論都是不離(即)「動而求靜」。他認為這一經一論已明顯指出「物不遷」的道理,其實他只是引用「聖言量」的方式,未算有完全足夠的說服力, 還需要進一步的說明。

他先指出世人和他對現象各自不同的看法:「夫人之所謂動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動而非靜;我之所謂靜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曰靜而非動。然則所造未嘗異,所見未嘗同。」

兩者有相同的立論根據(所造):大家都同意往昔的事物沒有來到現在; 不過大家卻有不同的見解(所見):世人認為那證明事物是「動而非靜」,僧肇卻認為那證明了事物是「靜而非動」。大家所根據的想法不同,在於前者「以其不來」,他則「以其不去」。我們一般判斷事物有所變遷,是以時間和空間作為準則:世人認為過去的事物在時間或空間上會延續到現在,所以認為事物「動而非靜」;僧肇的看法和世人不同,因為世人往往覺得過去的事物和現在的事物是同一樣事物,只是在時間或空間上有了變化,他則認為兩者是各自獨立的事物,分別在過去和現在出現,所以它們是「靜而非動」。

是否明白這種看法,就會有以下不同的情況:逆之所謂塞,順之所謂通。苟得其道,復何滯哉?

「逆」指違背了真理,「塞」和「滯」指滯塞不通,「順」指隨順,「通」指通明,「道」指物不遷的道理。僧肇認為不能掌握此道理,則表示思想滯塞不通,隨順此道理才是通明。如果明白物不遷的道理,何復有甚麼滯塞呢?

傷夫人情之惑也久矣, 目對真而莫覺!

「傷」指感傷,「情」指情感, 在此處指相對非理性的直接感受,「真」指物不遷的真理,「覺」 指覺察。僧肇感慨世人長久受到直接感受所迷惑,面對物不遷的真理卻沒有覺察。

(待續)


[1]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臺北:商務,1968年臺版),上冊,頁333。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