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我們修持讀誦《佛母大孔雀明王經》後需要迴向?解釋八句迴向偈頌

《佛母大孔雀明王經》的每卷結束前,都有以下八句偈頌,這是本經的迴向文:

「天阿蘇羅藥叉等  來聽法者應至心   

擁護佛法使長存  各各勤行世尊教   

諸有聽徒來至此  或在地上或居空   

常於人世起慈心  晝夜自身依法住

願諸世界常安隱  無邊福智益群生   

所有罪業並消除  遠離眾苦歸圓寂   

恒用戒香塗瑩體  常持定服以資身   

菩提妙華遍莊嚴  隨所住處常安樂」 

這偈頌前部分,是世尊諄諄囑咐來聽法的龍天鬼神等眾,要擁護佛法,勤行世尊的教誨;常於人世起慈心,也就是對人世間常關懷擁護。   

法會中的天龍八部與大眾一起持誦經咒,由此聽經聞教令他們憶念以往所發本誓願力,守護佛法而生大慈悲心念。大家源於聞法結緣,同修佛法而生歡喜心。見如長老在《佛母大孔雀明王經導讀》中說:「我們有理智,有情感的萬物之靈──人類,對於祂們關懷擁護,應如何態度,當是智者深思詳慮,急起直究,付諸行動的要務,俾期幽顯生態相互關懷, 使這個世界不再是五濁惡世;更安樂、更可愛、更美滿、更有品質。」

作為佛弟子,不應只希求上蒼護佑,我們只要一心精進佛法修行,發菩提心廣度眾生,目標與諸天神眾慈悲心念是一致的,就能招感得到龍天神眾的護佑與支持。

偈頌最後是說,作為佛弟子,自當堅持淨戒,則戒香遠播,不受任何風向的影響,世間其他的任何香,都要受風向的影響不能遠聞。

《楞嚴咒疏》第八十五頁將此名為「孔雀偈」。並釋云:「凡諸佛所言一切經咒,皆不出四悉利益眾生。

「願諸世界常安穩──是世界悉檀歡喜益。   

無邊福智益群生──是為人悉檀生善益。   

所有罪業並消除──是對治悉檀破惡益。   

遠離眾苦歸圓寂──是第一義悉檀入理益。」 

《華嚴經》卷六十七云 :「善男子!摩羅耶山出栴檀香,名曰牛頭;若以塗身,設入火坑,火不能燒。善男子!海中有香,名無能勝;若以塗鼓及諸螺貝,其聲發時,一切敵軍皆自退散。」其較諸戒香,百分不及一也。戒乃六波羅蜜之一,是凡夫趨往涅槃的修道資糧。戒淨則能生定,常在定中,自然心不顛倒。嚴以治身,淨以治心;身心清淨,戒體自然皎潔晶瑩。 

從這八句偈頌得到的啓示,作為修持讀誦《佛母大孔雀明王經》行者,我們必須嚴持戒律,止惡修善,以戒香之德召感龍天鬼神等眾,擁護佛法,勤行世尊教誨,常於人世起慈心;迴向十方法界有情遠離眾苦,同願世間眾生常安樂,共修佛法得証菩提妙果。

有關迴向的意義,在這裏,我把家師觀成上人在《梁皇寶懺淺談》文章,其中的普賢菩薩「普皆迴向」一文,取出與眾分享:

「普皆迴向」就是將自己所修的一切福慧,一切功德,不為自己求人天福報的安樂,而是完全迴向給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得到大自在解脫與究竟常樂。

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恆順眾生,普皆迴向。若能依前九願努力修行,就是「福慧雙修」。第十願「普皆迴向」,「普皆」兩字,即是最後攝盡前九願所獲得的功德,迴向一切眾生。

迴向(梵語:Pariāmanā;英譯:Dedicating, transfering,是轉向、投向、轉獻的意思。簡單地說,就是將自己所造的善業功德,自己不受,回轉而投向於某一明確的目標 (如某人某事等)。迴向有三種層面:第一迴向眾生,第二迴向菩提,第三迴向真如。

第一迴向眾生:若你每次來寺廟,拿著香花供奉佛菩薩,是為了祈求自己的安樂,這功德很小,叫做「著相布施」執著要得到善報而布施。你做了善事,不僅只希望自己得到好報,而是將這功德迴向一切眾生。這亦是迴自向他,迴少向多。

第二迴向菩提:這是迴因向果,因為你在佛門修行,你的思想、行為種下了成佛的因,將來必會從生死煩惱之中解脫出來,成就無上正覺的菩提果,故迴向眾生是利他,迴向菩提是自利

第三迴向真如,這道理比較深奧,迴向真如即是迴事向理,怎樣是迴事向理呢?迴自向他是「利他」,迴向菩提是「自利」,迴向真如即是不執著利他,亦不執著自利,回歸中道的理體,超越了二利之相,遠離了人我之差別。迴事向理比較難懂,是比較高深的哲理,乃是從自利利他的生滅理體,回到不生不滅的真如理體,因為真如理體是平等的,無所謂自利和利他之分別。

《大乘止觀法門》曰:「若就心體平等,無覺與不覺,亦無眾生、諸佛與心體之異。」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沒有眾生可度,亦沒有我度眾生。佛經說「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不應存有「自利利他」之「能所」差別想。這個理論比較深,稱作迴向真如,超越了「自利利他」的事相而入至「清淨平等」的真如理體,正如《金剛經》云:「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金剛經》曰:「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依般若空義來說,無迴向者,無迴向法,無迴向處,這才叫做平等真如。真正的迴向應是這樣的,若未能明白迴事向理,只要明白迴向眾生和迴向菩提都已經不錯了。

回顧之前的篇幅,我們在殊勝的孔雀明王法門中,得到甚大利益,在這裏來作一個總結。

一、感恩三寶:

佛陀因慈悲憐憫娑婆世界眾生之苦,而宣說此除毒障、增益壽最快速的孔雀法門,將眾多的成就者、修行者聚會,共襄盛舉,護持眾生。今天有此殊勝因缘,我們能夠學習失傳千年的孔雀密法,是見如長老用畢生悲心願力,聯同眾多佛教大德嘔心瀝血,而令此法本重弘於世。孔雀法門向以「現感現應」著稱,我們學習的心態不要以追求感應,而是應感恩三寶的大恩大德,時刻銘記在心。

二、珍惜善緣:

善慈法師在《佛母大孔雀明王經》中,祈請各類諸仙神眾、天龍八部會聚一起,世尊諄諄咐囑來聽法的龍天鬼神等眾,要擁護佛法,常於人世起慈心。大家因此修學佛法的殊勝因缘,同皈三寶,廣行十善,彼此在修持佛法的過程中,若有宿債得以解冤釋結,同因聞法而生歡喜心,我們應珍惜此珍貴的善緣

三、慈悲受用:

本經說過去七佛及慈氏菩薩,以及其他河神、山神、諸星宿、諸大仙、諸藥神,皆以佛母大孔雀明王為首,守護眾生及諸眷屬,使壽命百年,離諸毒害。我們在蒙恩受惠之餘,作為修持孔雀法門的行者,心量要廣大,要學習諸佛菩薩大慈大悲的精神,常懷「慈悲觀」看待各式各樣的眾生。更要把此法門弘揚,不只為求自身安樂,還要廣為人說,幫助有需要的人,救度苦難眾生。

四、警缘於心:

經文告訴我們,貪欲瞋恚痴,是世間三毒。我們應時常警缘,自我反省過去的所造諸惡業,嚴持戒律,止惡修善。常思地獄的苦況,勤修戒定慧,滅除貪瞋癡三毒,時常提醒自己切莫種下地獄因。

五、自感慶幸:

自感慶幸: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諸龍神鬼眾雖有神通,亦欣慕諸佛皆出人間,人類可得此身出家修行。因此我們要珍惜慶幸,現在自己由於前生所造善業比惡業多,尚能投生為人,必須趕快修行,切莫浪費光陰,邁向聖道,才能超脫三界六道輪迴。

六、普皆迴向:

作為修持讀誦《佛母大孔雀明王經》行者,不僅只希望自己得到好報,而是要廣修菩薩行,把修學孔雀法門的功德,普皆迴向十方法界一切眾生:迴自向他,迴少向多,迴向菩提。今天我們同在佛門修行,種下了成佛的因,將來必會從生死煩惱之中解脫出來,成就無上正覺的菩提果。

感恩佛門網讓末學有此機會,介紹《佛母大孔雀明王經》。由於自己三業不勤,未能闡釋佛陀宣示此經典的甚深微妙真理,充其量只是把所學習的心得略作分享。謹以此功德迴向一切有情離苦得樂、共証菩提。

延伸閱讀:

世間一切諸惡毒害──《佛母大孔雀明王經》的經文啓示(下)

憶念及重罪輕受──《佛母大孔雀明王經》的經文啓示(上)

從孔雀法看佛教的宇宙、環保觀

消除種種的修行障礙,從而在佛法中得到更大的利益──略談孔雀明王咒語的威力

現在世界上的天災人禍,怪病瘟疫太多了。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更應該致力弘揚孔雀法門⋯⋯

訂閱
通知
guest
1 評論
Newest
Oldest Most Voted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
蔡鴻祺

還有
還有八皈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