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淨的戒行和圓滿的發心,是禪修的基本條件──明海法師與你「無門關夜話」(四)

(續上期)


修道,是需要用全身心投入的工作,它不是我們人生很多事情中的一件事,而是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從心態上來說是覆蓋全部生命的大事。要做這樣的大事,事實上需要一些條件、一些資糧。可能有的人會問:禪不是頓悟嗎?你說有基礎、有資糧,那不成 「漸」了嗎?禪宗說的「頓」,是一種用功方法,就這個意義上說「頓」,似乎跟「漸」是對立的;但實際上,一個人修行的成長,也會表現出一個過程。或許每個過程的心態都是當下的、頓的,但是全域會呈現出一個過程。至於你見到了本來面目,真正認識了自心,那時候呈現出來的「頓」超越 「頓」和「漸」的對待,本身是絕待的,不落在時間上。因此我想跟大家再重複:我們要坐禪、要參禪,先要成就條件,包括身、心兩個方面

佛教裏有一個詞來說這個條件,叫「堪能」,成就堪能。這個「堪」說的是身體,「能」說的是心。為甚麼用「堪能」這個詞呢?這個詞很形象,相當於說修道是在做一件非常複雜的工作,做這個工作需要一個工具。甚麼工具呢?就是用我們的身心,用身心這個工具去做這樣一件複雜的工作。身心既是做這個工作的工具,同時也是這個工作的對象,也是這個工作成功以後發生改變的結果。我們要用這個工具來做這個工作,這個工具可不可用、能否勝任,它的狀態與它所要擔當的責任是否匹配?所以「堪能」這個詞很形象。打個比方,我們挑擔子,要挑一百二十斤重的東西,用一根很細的扁擔挑不了。如果那樣挑,這個扁擔可能要折斷。那麼修行這樣一個工作,實際上也需要身心具備一些條件,並且這個條件是最低的基礎條件。

戒律對修行很重要

第一點要有清淨的戒行,這是最重要的。首先講我們的身。我們的身體是一個工具,或者說是一個器皿,有了清淨的戒行,我們這個身器就是爽利的;如果我們在戒行上有嚴重問題,那麼這個身器也會出現障礙,因為它是染汙的。要讓這種染汙的身器從事像坐禪這樣精密度很高的工作,有時候它難以就範。戒行,我們普通的理解,首先就是我們在已受的戒律規範上能夠做到基本清淨。在戒行上能夠做到基本清淨,心裏就有一種坦蕩、鬆弛、無畏的感覺,這種坦蕩、鬆弛和無畏正是我們在禪修中需要的。反過來說,如果在戒行上有問題的話,心裏就沒有這種坦蕩、自信,心裏會不安,就是不鬆,有結;另外心裏有一種壓力,不自信,這與無所畏懼的心態相反。俗話說「心安理得」,理得就心安。如果我們在戒律上嚴謹的話,得之於理,問心無愧,那麼心就安。其實心安本身就接近禪定,禪定就是由於心清淨而呈現出一種定的狀態,一種如如不動的狀態。所以說戒律對修行很重要。

戒律依我們的身份而定,在家人有在家人的戒,出家人有出家人的戒。在家人有受三皈依但沒有受戒的,但他也有世俗道德的倫理規範、法律的規範。在家人如果受了五戒,你能把五戒持好,在你的角色上就是坦蕩的、無畏的,那個心是鬆弛的。出家人不然,出家人有自己受的戒,出家人有他特定的責任以及在這個角色上特定的要求,如果僅以在家人的水準來要求自己,或者只比在家人做得好一點,那從出家人的本分上來說還有問題。出家人要以出家人的發心、出家人的戒律要求自己,這樣才能為禪修積累清淨的資糧。有這種清淨的資糧,你再坐禪才容易進步。

可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呢?如果我們或者知道、或者不知道,或者是今生今世、或者是上輩子,在戒行上有過失,怎麼辦呢?應該修懺悔法門。懺悔很重要!通過懺悔法門能夠體驗到身心的清涼,體驗到把心裏的重負、包袱放下,把心裏的結解開那種感覺,然後再來禪修。戒行清淨的人,通俗地說就是人格健全、心理健康、身心和諧的一個人。如果我們在生活中,在做人方面有欠缺,或者是我們內心有一個結沒有解開,這應該是我們在禪修中首先要面對、要解決的。你不要跨過這些問題,不要企圖繞過它。

除了懺悔,我們也可以在禪修中運用禪觀的力量在內心做自我調整和淨化。你不要想通過打坐培養一種神秘的力量來對抗心中的問題,這樣想是錯的;或者想通過靜坐找到一種舒服的感覺,來回避生活中和心靈上的一些問題,這樣想也是錯的。我們身心的問題,我們在座所有人的問題,按佛法的精神來說,都要面對它,絕不可以回避、繞開。回避和繞開會給心理造成壓力,就沒辦法深入禪修了。如果深入禪修,很可能會給你帶來更多的問題或新的問題。所以說持戒要清淨,這是成就堪能的第一點。

發心是因地的種子

第二點要有圓滿的發心。佛教所說的「發心」,用世俗的語言來講,就是你的出發點、動機、願望和目的。我們禪修究竟是為了甚麼?有的人希望通過坐禪使身體健康,這種效果會有,但是這種發心是不夠的;有的人希望坐禪能使他獲得超自然的能力,這種效果或許也會有,但是這種發心不夠;有的人希望坐禪能使自己變得聰明,心智銳利,過目不忘,這種效果可能通過禪修會有,但是這種發心也不對;有的人希望通過禪修開發智慧,使自己能出離六道輪迴,斷除流轉,這種效果絕對會有,發心比前面要進步,但是仍然不夠。我們稱這種發心叫出離心,自己了脫的出離心。

自己了脫的出離心是需要的,是我們每個禪修的人應該有的基礎,但是光有這個不夠,還要有一種承擔的精神。這種承擔的精神面向的不僅是自己,還包括所有的眾生,不僅要解決自己生命的疑惑,還要幫助其他眾生解開生命的疑惑,這種擔當是一種廣大的擔當,有這種廣大的發心,你才能獲得廣大的智慧,你禪修所得的果才有可能同樣廣大,這都是相應的。所以我們的發心是因,通過禪修在心地上的究竟收穫是果,因有多大,果就有多大。或者相當於我們用一個器皿從大海裏舀水,你的器皿越大,你舀的水越多。你說我要把像大海那麼多的水全部掌握在手,利益眾生,那整個大海都是你的。如果你用一個碗去舀,你可能就只得到一碗那麼多的水。它是相應的。

因此我們坐禪,有時候也要捫心自問一下:我配開悟嗎?配不配?這個所謂的配的意思就是說,你的發心是甚麼?你是為了甚麼?你是為自己還是為別人?你是為自己的今生今世、還是為自己盡未來際的這個人生問題?所有這些都是不含糊的,這些因果之間的關聯是絲毫不會錯的,天上不會掉餡餅,也沒有免費的午餐。你也不要有偷心,想著會突發靈感,恍然大悟,或者佛菩薩恩賜給你一個很深的體悟,那是不可能的。那個高深的體悟來自於你廣大的發心、擔當的精神,你自己認同的、給自己定位的廣大的使命、價值觀。你在因地搞對了,也許眼前那個廣大的果還沒有出現,但它早晚會出現;也許你眼前還在走一些彎路,經受一些挫折,但你一直堅持,最後一定會走向光明大道;也許你眼前進步得很慢,但你不要怕,終於有一天你會越走越快。所以說發心是因地的種子,相當重要。要有正確的發心,這是我們從事禪修、成就堪能的第二個條件。

原文刊自《無門關夜話——趙州禪七絮語》,天地圖書2018年出版。佛門網獲授權刊載。    

(待續)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