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淺略談《八識規矩頌》(二)——第六識

(接上文)


第六識

頌文:
 

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輪時易可知;相應心所五十一,善惡臨時別配之。

性界受三恆轉易,根隨信等總相連;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

發起初心歡喜地,倶生猶自現纏眠;遠行地後純無漏,觀察圓明照大千。
 

這頌是說第六識:意識。意識很重要,不僅是吾輩了知事物及抉擇思行的關鍵,為惡為善,皆由此起;亦是修行的玄關。玄關一破,轉識成智,由染趨淨;人能修行,此意識是重中之重。可謂成也意識,敗也意識!現在讓我們來看看此頌說些甚麼?
 

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輪時易可知

三性前文已說過,是善、惡和不善不惡。而三量者,是指現量、比量和非量;「量」者,古文可作瞭解或知識義。廣府話保留了很多古漢語,廣東人說:「量你都唔夠胆。」意思就是我知道你沒有這個勇氣。簡而言之,現量可說之為直覺而來的知識[1],現量緣境時離名言概念及分別,所量得的是境的自性。而比量則是通過第六意識的分別、思考、計度而來的知識;現代語言說之為名言概念。非量者,錯誤的知識是也;非量又可分為似現量和似比量;似者,即不是或錯的意思,可經審量或未經審量獲得。

那三境又是甚麼呢?三境分別為性境、帶質境和獨影境。性境代表實在的境,由現量取境所得。而帶質境是透過比量而來,如觀察某物並經計度而來的印象。至於獨影境,則並無實體、實用,純粹是由思憶或夢中獨立生起。此句頌文指出第六識功能強大,能通三性、三量及三境。其中三性是關乎道德價值,三量是知識的範疇,三境則是外在和內在世界的印象。

佛家是相信輪迴的,而有情生命於三界(欲界、色界和無色界)中輪迴[2];但有情生命皆自覺有意識的存在,所以說「三界輪時易可知」。法國大哲笛卡兒說「我思故我在」便是明證。至於唯識學說的第七末那識和第八阿賴耶識(往後再談第七和第八識)都是微細不可測,故就沒有「易可知」了。


相應心所五十一,善惡臨時別配之

前五識的頌文「徧行別境善十一」,曾提及三十四個「心所」。先重溫一下甚麼是心所,所謂「心所」是唯識家細緻分析心理狀態的結果,有六類(遍行、別境、善、根本煩惱、隨煩惱、不定,而隨煩惱可再細分為大、中、小三項)共五十一個之多。表列如下,方便對閱︰

遍行心所是無記性(即中性的非善非惡),遍於善、惡和無記三性、八識、九地、一切時,故稱「遍行」。別境心所每一個都因各別緣境而生,故得別境之名,性亦無記。善心所其性為純善,佛教說之為「淨」。根本煩惱唯是不善性,佛教說之為「染」。隨根本煩惱而生起的謂「隨煩惱」。眠、悔、尋和伺通於三性,所以叫「不定心所」。

貪、瞋、癡,在佛教稱為「三毒」,是一切煩惱的根源,所以是根本煩惱;另外亦包括慢、疑和惡見。慢是貢高自大,目空一切;我慢是非常難處理的心理毛病。疑能阻礙善的生起,惡見當然是不好啦!又如定、慧,是修行者緣境的狀態,能入定和生起智慧,是解脫的前提。但這些心所,不是全部都可單從字面的意義去理解,恐煩不贅,有興趣的讀者請自行參閱唯識的書籍。

此頌文是說第六識能相應所有的五十一個心所,比前五識更多;但五十一個心所不會同時俱起,比如善與惡心所相互違背,故不能同時生起。某時刻所生起心所的配置和組合,是視乎當時的環境、心情和狀態才可決定的,故謂善惡臨時別配之。意識是善是惡,跟整體的狀況及演變極有關連。舉個例子,恨是隨煩惱,由瞋而起。但如源出於「恨鐵不成鋼」的心情,其最初本意還是善的。要注意的是,善與惡是不能同時生起的,但可間斷交替。所以此例是先善後惡,往後就要看事態的發展了。第六識能力之強,與各心所牽連,造作善業惡業,既引來輪迴生死 ,也能解脫出離,是修行的關鍵。


性界受三恆轉易

意識陰晴不定,喜怒無常,所謂「一念天堂,一念地獄」,所以說「恆轉易」。而恆轉是在「性、界、受」這三者之間遊走。「性」一如前述,即善、惡和無記;「界」是欲界、色界和無色界,即有情生命的世界;「受」是感受,常說的是苦、樂和不苦不樂(又稱「捨受」)三受;如再加上憂及喜,合稱「五受」。三受是前五識的身受;而第六識則有五受,主要是心受,即是要通意識才發生作用,不是單純五識引起身體的感受。因憂和喜是思慮(遍行心所思心所的作用)的結果,透過意識起動,受了苦再經思慮才會擔憂,樂後再思慮才產生喜悅。


根隨信等總相連

「根」是指根本煩惱,即貪瞋癡三毒和慢、疑加惡見。「隨」是指隨煩惱心所,而「信」等則是由信開始(見上心所表)所包括的十一個善心所;所有這些心所都與遍行、別境、不定等心所或有所相連。因此頌句的意思是第六識總是和這五十一個心所相連不離;除了熟睡與昏悶暈倒或入定外[3],意識皆常現起並與心所相連,影響有情生命的一切造作。


動身發語獨為最

佛家說造業,是由身、語、意三業所構成,而其中以意業為發動的根本,從而推動身業與語業;所以意識於所有八識中是獨一無二的造業根源,故「獨為最」;身語業由此而起。如用心所來解釋,思心所可再分為審慮思、決定思和動發思;動是動身,發是發語,動身展開身業,發語引致語業;審慮思和決定思就是意業了。所以有些評說思心所為業的自性。


引滿能招業力牽

佛家說的「業」,其實可依感果分類,或價值分類,或性質來分類。現只說依感果的分類,可細分為引業、滿業、定業和不定業。至於「報」則可分為總報、別報、華報、果報和餘報等;因此常說的果報只是其中的一類。解說如下:

引業:引導牽引或引去終處的意思,如殺業重罪,引地獄之報;淫業則引畜生報;盜業招惹餓鬼報;善業當然引生人或天之報。修習禪定有成就者,可引得色界或無色界之報。引業的結果為輪迴五趣;是一生或多生的總結,稱為「總報」。

滿業:圓滿總果,滿令總結;滿業再招引五趣的別報作為總結。別者,指程度的分別。所以引業為主,滿業為輔;引業的力量強於滿業。例如生於人世間的人趣,健康、財富、壽命等各人均有差別,天人之福報亦有長短,三惡道的苦痛程度亦有輕重之分,皆是別報。

引業為主得總報,滿業是程度參差的别報。這有點似小學生的填色畫,引業畫定了圖案,滿業是填色。造業重者,不論善惡,必定會受到的酬報為「定業」,但受報的時機可有不同。當世感果的叫「華報」,來生得的是果報,報盡再次轉生仍有餘果的稱為「餘報」。果報是引業所致,華報及餘報由滿業招來。如果業力微弱,通常為「滿業」,或因無量的善業稀釋了惡業的力道,則不一定會感果受報,屬於「不定業」。其實業尚有其他分類法,在此不詳述了。

唯識學是以種子學說來解釋業力的傳遞,造業所熏的種子到成熟時,便是報的時候了。此頌說明眾生輪迴,生死相續,流轉五趣,都是由於第六識做引滿二業所牽引出來的。


發起初心歡喜地,倶生猶自現纏眠

一如前五識的頌文,此頌的後部分是從聖者的角度來說的。整篇《八識規矩頌》的結構,都是如此。

唯識的修行階位分為五個:資糧、加行、通達、修習、究竟。初學佛時是收集資糧,可譬喻為修行前的準備工夫,之後是加行。當第六識進入通達位時,稱為見道,已開始轉凡入聖。根據《華嚴經》的介紹,菩薩有十地之分,第一地菩薩又叫「初地菩薩」,此地名為「歡喜地」,因行者覺知已入聖位,心中歡喜無限,所以叫「歡喜地」。「發起初心歡喜地」之句,即是指行者第六識的修持,已到通達見道,終於轉入聖道的歡喜地了,但仍未圓滿;所欠的就是後一句所說的「俱生猶自現纏眠」,何解呢?這就是為甚麼唯識行者尚要修習,始能到達成佛的究竟位了。

唯識家認為阻礙眾生見道有兩種障,分別是煩惱障及所知障。煩惱障是由「我執」所建,能障湼槃[4];所知障是「法執」所生,覆障所知境,阻斷菩提[5]路。而此二障又有分別起與俱生起兩類。分別起的煩惱及所知障,是由第六識的分別計度心所致,通過努力修習,至歡喜地的行者已能壓伏;但與生俱來的俱生起煩惱障及所知障,則是潛藏於第八識的種子當中,細微難斷,非到十地究竟位,不能完全斷滅。所以到達歡喜地,猶有憾事,因未能克服俱生的二障。所謂「纏眠」,是指第六識在修禪(止觀)[6]時,在入定後能壓伏此二障;但出定時,有漏識復起,我法二執仍能出現。唯識學說以第八識中潛藏的種子來解釋,這二障種子眠伏於阿賴耶識中,能纏縛眾生,故謂「纏眠」。


遠行地後純無漏, 觀察圓明照大千

修第六識要到十地中第七地的遠行地後,才能轉為純正無漏的妙觀察智。第七地謂「遠行地」,意喻需修習非常長久的時間才能到達,有說由初地到第七地是佛教說的一個阿僧祇劫[7]。其實登初地之時,第六識已轉為妙觀察智,不過不是純淨無漏吧了。唯識家的修行理論是轉識成智,前文說前五識時亦有提及。分別是前五識轉為「成所作智」,第六識轉「妙觀察智」,第七識轉「平等性智」,而第八識則轉「大圓鏡智」。第七地之後的第八地,稱為「不動地」,即是再不會退轉,注定成佛的意思。第七地與第八地其中一個差別是所謂「有功用」與「無功用」之分。所謂「有功用」,即是仍需用功才能鎮伏二障,住無相之境;第八地無功用則是任運自轉,煩惱皆不能動,不需運力即能住無相之境,是大菩薩的境界;故能「觀察圓明照大千」了。大菩薩能以妙觀察智,圓滿地徹照三千大千世界,廣度無量有情眾生。大千者,是佛的一個教化區域。佛教認為一個日月的系統為一個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為一個小千世界,小千世界每一小世界的範圍,是由一個須彌山至色界的梵天;一千個小千世界為一個中千世界,中千世界每一中世界的範圍,到達色界的光淨天;又一千個中千世界,就合成大千世界了,大千世界每一大世界的範圍,到達色界的光音天。此中有三個千(小千、中千、大千),所以又叫「三千大千世界」,指的是三次千數的累積而成,其實只是一個大千世界而已。據《華嚴經》的記載,每一個三千大千世界都歸一個佛的教化,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佛便是釋迦牟尼佛。


後記

第六識功能强大,前面的解說仍有所不足,故以此後記作一重點式補充:

能緣一切有為法及無為法。

能通過去、未來、現在三世;因意識不但能了別現在,還能以回憶和推想了別過去和未來。前五識則沒此功能,或勉强說只能借第六識勾起。

與前五識全俱起或俱一些而起。獨自起時,叫「獨頭意識」;可分為定(入定時)中起、散起、夢中起、狂亂(精神錯亂)起。

唯在「五無心位」(熟睡、悶絕、無想定、無想天、滅盡定)時暫停不起。

《瑜伽師地論》:「六識緣境,有四因故,能令作意警覺趣境。」此四因是:

——對外境愛著生起的作意力。

——念是記憶,由記憶而來對外境的注意。

——境界本身的特殊性對心識的吸引力。

——此即是習慣性;例如駕車時會留意左右的車輛等。

藉五心(率爾心、尋求心、決定心、染淨心、等流心)的運作而導致前六識諸心的生起次第。需注意並非每一識皆有五心。率爾是第一剎那緣境時的分位名稱;而等流者,等是相似之意,流即流出,從彼所出,與彼相似,謂之等流,即相似的心識念念相續地維持下去。詳細的說明請參考《瑜伽師地論》或《唯識方隅》。


(待續)

延伸閱讀

法相唯識行者之信仰

唯識哲學
 

參考資料

《八識規矩頌講記》(聖嚴法師)

《八識規矩頌講記》(于凌波)

《八識規矩頌講記》(演培法師)

《八識規矩頌釋》(王恩洋)

《八識規矩直解》(明•智旭)

《唯識方隅》(羅時憲)

《唯識學概論》(韓廷傑)


[1] 見前五識頌文「性境現量通三性」

[2] 見前五識頌文「眼耳身三二地居」

[3] 見本文的〈後記〉

[4] 涅槃——在佛教各經論中,對「涅槃」有種種不同的異名詮釋。鳩摩羅什大師將涅槃譯為「滅度」,就是滅煩惱障,度生死海的意思。玄奘大師則將涅槃譯為「圓寂」,「圓」指圓滿,「寂」指靜寂;具足一切功德,泯除一切污染的習氣、煩惱等,就是涅槃的真義。涅槃是佛教最高的理想,因此列為三法印之一,稱為「涅槃寂靜」。涅槃是人生最究竟的歸宿,但是涅槃的境界並不一定等到死亡才能證得,當初佛陀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夜睹明星,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成就正等正覺,這種正等正覺就是涅槃。所以,涅槃就是我們自己清淨的本性,是真實的自我,是宇宙之源、萬法之本。求證涅槃,就是要找回清淨的自性,能夠證悟涅槃,就能泯除人我關係的對立,超越時空的障礙,不被煩惱、痛苦、人我、是非、差別等種種無明所束縛而流轉生死。所以,涅槃是超越生死的悟界,能證入「涅槃」,就是人生的解脫。

[5] 菩提,即諸佛所得清淨究竟之理,亦有解為「覺」,是指能覺法性的智慧說的,也就是漏盡人的智慧。

[6] 止觀——止與觀。止是止息一切妄念,觀是觀察一切真理。止屬於定,觀屬於慧。為佛教重要修行法門之一,梵名奢摩他、毘缽舍那,合譯止觀,定慧,寂照,明靜。

[7] 阿僧祇劫,「阿僧祇」為古印度一極大或不可數的數目單位,「劫」為古印度一極長的時間單位。為菩薩修行成滿至於佛果所需的時間經歷,又作「三大阿僧祇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