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前文探討早期淨土祖師提出發菩提心之重要性,本文以祩宏與實賢兩位淨土祖師之論註,來了解後期淨土祖師詳解淨土法門以戒、定、慧來圓滿自他共成佛道之法。
一、導言
淨土法門有戒、定、慧成佛嗎?淨土法門盛於唐代而沒落於明清嗎?前文已說明漢唐時期淨土祖師,引印度佛教經論說明淨土法門與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之關係。本文會以明末清初之祩宏(1535-1615)與實賢(1686-1734)兩位淨土祖師,說明淨土法門如何體現以戒、定、慧之修行次第。
二、明末清初佛教
祩宏法師
提倡居士佛教並受持菩薩戒
明末佛教處於重視新舊儒家宋明理學之時期,仍受到不重視傳統孝道之批評。明末四大名僧之一,亦為淨土法門祖師之祩宏法師,就提倡居士佛教,當中包括為居士授菩薩戒行菩薩道。正是體現大乘佛教菩薩之宏願,如《華嚴經》云:
「不發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1]
當時亦有如馨 (1541–1615) 法師,以「三壇大戒」形式來為僧尼授菩薩戒。[2]
佛教發展一時間,菩薩精神在僧俗居士間普及起來,淨土法門亦不離發菩提心及受持菩薩戒。清初時期亦有行策(1628-1682)法師推行打佛七及持戒。
祩宏法師亦作《西方願文》解釋淨土法門之六要,由於實賢法師對此《西方發願文》再註解,所以請參考以下部份。
實賢法師
1. 發菩提心為正、為真、為大、為圓
實賢法師在《勸發菩提心文》中,開宗明言引《華嚴經》主張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之要理。《勸發菩提心文》云:
故華嚴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忘失尚爾。況未發乎。故知欲學如來乘。必先具發菩薩願。不可緩也。⋯⋯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務。或求利養。或好名聞。或貪現世欲樂。或望未來果報。如是發心。名之為邪。
既不求利養名聞。又不貪欲樂果報。唯為生死。為菩提。如是發心。名之為正。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生。聞佛道長遠。不生退怯。觀眾生難度。不生厭倦。如登萬仞之山。必窮其頂。如上九層之塔。必造其顛。如是發心。名之為真。
有罪不懺。有過不除。內濁外清。始勤終怠。雖有好心。多為名利之所夾雜。雖有善法。復為罪業之所染污。如是發心。名之為偽。
眾生界盡。我願方盡。菩提道成。我願方成。如是發心。名之為大。
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發心。名之為小。
若於心外見有眾生。及以佛道。願度願成。功勛不忘。知見不泯。如是發心。名之為偏。
若知自性是眾生。故願度脫。自性是佛道。故願成就。不見一法離心別有。以虗空之心。發虗空之願。行虗空之行。證虗空之果。亦無虗空之相可得。如是發心。名之為圓。
知此八種差別。則知審察。知審察。則知去取。知去取。則可發心。云何審察。謂我所發心。於此八中。為邪為正。為真為偽。為大為小。為偏為圓。
云何去取。所謂去邪去偽。去小去偏。取正取真。取大取圓。如此發心。方得名為真正發菩提心也。[3]
實賢法師另有《勸發菩提心文》云:
故首標依正以起信⋯⋯信心既發。正行斯遵。故授之以工夫途路。非徒自善。尤宜利他。語貴隨機。事須逗巧。故分之以品第人論。然有行無願。終不往生。有念無觀。亦難見佛。⋯⋯蓋淨土法門。不出信行願三。故為次第如此。[4]
2. 念佛發大菩提心,往淨土回娑婆,自利利他,才與彌陀本願相應
實賢法師之《西方發願文註》,就詳解了株宏法師《西方願文》中往淨土也要回入娑婆。正是不只求自利,亦要利他,缺一不可之教。《西方發願文註》云:
此一願文。大章有六。
一曰發菩提心。
二曰懺悔三障。
三曰立四宏誓。
四曰求生淨土。
五曰回入娑婆。
六曰總申回向。
如此六章。始終備足。此之六法。一不可缺。
缺一則為人天小果。
缺二則受三途惡報。
缺三則懈怠易生。
缺四則輪回難免。
缺五則聲聞獨善。
缺六則因果非圓。 [5]
《西方發願文註》又云:
葢念佛而不發大菩提心。不與彌陀本願相應。終不往生。雖發菩提心。不專念佛。亦不往生。故必以發菩提心為正因。念佛為助緣。而後期生淨土。修淨業者不可不知。[6]
實賢法師強調株宏法師所指的念佛是要發菩提心,才能與彌陀本願相應,是往生淨土正因。
早在北魏時期,曇鸞 (476–542) 法師之《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註》 (《往生論註》) 已云:
大慈悲是佛道正因故言正道大慈悲。慈悲有三緣。一者眾生緣是小悲。二者法緣是中悲。三者無緣是大悲。大悲即出世善也。安樂淨土從此大悲生故。故謂此大悲為淨土之根。故曰出世善根生。[7]
曇鸞法師說明,發大慈悲亦是能生淨土之另一正因。可見一脈相承,從不不偏離佛教之正道 。
3. 念佛覺性、證無生法忍
前(上、中) 二文 已指出修淨土法門乃是思惟修,稱名憶念佛號至入定生慧。實賢法師在《念佛著魔辯》再云:
夫參禪念佛。論其難易。固有自力他力之分。若論魔事。二俱不免。
魔事之來。其由有三。一者教理未明。二者不遇善友。三者自不覺察。⋯⋯參禪念佛。譬如行路。經教如輿圖。善友如引導覺察之心如識路通塞。雖兩條塗路。夷險不同。俱不免錯誤之患。
三者缺一不可。而覺察之心尤為最要。不可須臾暫離。若一念不覺。則一念顛倒。念念不覺。則念念顛倒。顛倒既起。魔事興焉。畢世工夫。一朝唐喪。可不畏歟。 [8]
實賢法師說明,參禪念佛皆要有覺察心,佛者覺也,念佛亦要有覺性,非念而不覺。實賢法師之《西方發願文註》云:
初現生願⋯⋯指見思惑。於第一義諦不了。名曰無明。指根本惑。由此二惑。故妙心真境不能顯現。今二惑頓空。故開悟現前也。圓覺是能證智。寂光是所證理。現前者。洞然明白也。⋯⋯臨終願⋯⋯正念是意根。無病無難故悅豫。無貪無惑故分明。捨所受身名捨報。不忙不亂故安詳。坐脫立亡。故云如入禪定。阿彌陀佛下。明感應道交。令諸眾生下。明見聞利益。如文可知。⋯⋯
往生願⋯⋯無生忍者。一切諸法本自不生不滅。眾生顛倒妄見生滅。今以智慧而了達之故云獲無生忍。得此忍已便登初住。大用現前。承事諸佛下。正明其相。三身者。法身報身化身。四智者。一大圓鏡智。二平等性智。三妙觀察智。四成所作智。五眼者。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六通者。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漏盡也。陀羅尼翻總持。謂總一切法。持無量義也。一切功德句。總結上文。皆悉成就者。是初住分成就。非究竟成就也。初自利竟。[9]
實賢法師註解株宏法師所指的無生忍智時,就是要提醒念佛人要證得一切諸法不生不滅之甚深智慧。早在《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中,法藏比丘在發願第三十四大願已云: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聞我名字不得菩薩無生法忍、諸深總持者,不取正覺。⋯⋯[10]
令眾生得菩薩無生法忍,乃是藏比丘發願建立其西方淨土之重要目的,實賢解釋念佛功夫,是要到往生時能達禪定,得無生忍智。可見淨土法門不離佛教思惟修之正行,亦不忘法藏比丘建立其彌陀淨土之本願。
曇鸞 (476–542)法師 之《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註》 (《往生論註》) 云:
安樂淨土是無生忍菩薩淨業所起。[11]
由此可見,證得無生忍乃是能生淨土之另一因。
四、結語
學界在過去一個世紀對漢傳佛教之了解,都以帶著日本佛教「宗派兼信仰」範式(Sectarian-cum-believe system Paradigm)之學者研究為主導。但近二十年來,已有西方學者走回以漢傳佛教範式(Chinese Buddhist Paradigm)來重建對漢傳佛教更正確之了解。本文乃承此新視野之路,以明末清初淨土祖師論註為依,引證淨土法門根本地不同於日本淨土兩宗。
本文了解到明末清初時,淨土法門不但沒有沒落,卻建立得不一樣的圓滿。淨土法門從來都依大乘佛教經論來教導,不離發菩薩心、發大慈悲心及證無生法忍智為因,願回入娑婆自利利他同成佛道為果,才能與佛相應而得往生淨土。具體上受持菩薩戒及以信為方便、稱名憶念佛號入定生覺、證無生法忍智而得無上正等正覺。
從「淨土法門與發菩提心 」三文可見,漢傳佛教淨土法門之歷代淨土祖師皆依大乘經論具體地建立修持方法,教導眾生以聞、思、修依佛教之戒、定、慧修習。
學者湯用彤已在1931年以「中國佛教無十宗」為題,討論「漢傳佛教根本沒有宗派」一事,但因戰火延年及另有主流研究而未能繼續。下一系列之討論,會引新近西方學者就敦煌及新發現到之佛教歷史文獻所研究的成果,去了解近一個世紀以來如何以從屬於日本佛教之思惟而建立出漢傳佛教有宗派之舊說法,並呈現漢傳佛有宗門法脈而不張開宗立派之本來面目。
徵引文獻
古籍(依著、譯者的朝代筆或國籍筆劃排列)
﹝曹魏﹞康僧鎧譯:《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大正藏》T12n360。
﹝北魏﹞曇鸞:《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註》,《大正藏》T40n 819。
﹝唐﹞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T10, no. 0279 。
﹝清﹞ 彭際清:《省菴法師語錄》,《大正藏》X62n1179。
﹝清﹞釋實賢:《西方發願文註》,《大正藏》X61n1161。
近人專書
Wu, Jiang. Enlightenment in dispute: the reinvention of Chan Buddhism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延伸閱讀
淨土法門與發菩提心 (上)──以曇鸞、道綽與善導之論註為例
淨土法門與發菩提心(中):敦煌莫高窟第220石窟之壁畫與「稱佛名號」及「濟生度死」
[1]唐‧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T10, no. 279, p. 127a13)。
[2]見Jiang Wu, Enlightenment in dispute: the reinvention of Chan Buddhism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頁31。
[3] 清‧彭際清:《省菴法師語錄》,《大正藏》(X62, no. 1179, p. 234b22-c1) 。
[4] 清‧彭際清:《省菴法師語錄》,《大正藏》(X62, no. 1179, p. 250a20-b3)。
[5] 清‧釋實賢:《西方發願文註》,《大正藏》(X61, no. 1161, p. 516b8-24)。
[6] 清‧釋實賢:《西方發願文註》,《大正藏》(X61, no. 1161, p. 519a17-21)。
[7]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註》,《大正藏》(T40, no. 1819, p. 828c13-18).) 。
[8] 清‧彭際清:《省菴法師語錄》,《大正藏》(X62, no. 1179, p. 247b4-248a2)。
[9] 清‧釋實賢:《西方發願文註》,《大正藏》(X61, no. 1161, p. 516b8-24)。
[10]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大正藏》(T12, no. 360, p. 268c7-9)。
[11]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註》,《大正藏》(T40, no. 1819, p. 829a2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