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消除積習的障礙,發揮本有的內在潛力,最終回歸圓滿覺性--談「自知之明」

圖:網上圖片

很多時,人與人尤其是親人之間發生磨擦爭吵時,都會傾向責怪對方不了解自己。其實,要真正認識自己已不容易,更遑論要別人做得到。我們對於自己的外表都會較重視,可是卻較少關心個人所思所想及對事物反應的模式。

自古以來,不少聖賢都透過了解自己去探究人生的意義及路向。如西方的經典名句 Know thyself(認識自己),就有許多哲學及心理學家從不同面向去演繹。俗語有云:「自尋煩惱」及「解鈴還須繫鈴人」。可見要認知煩惱的成因及其解決方法應該從認識自己入手。

科學研究一般都會透過實驗及儀器去佐證構建的理論,而研究者及對象是分開的。至於心靈領域,個人便要運用另類方法如 「沉思」(Contemplation)、 「冥想」(Meditation)、「內省」(Introspection )等。可是這些方法,觀察者及被觀察者都是自己,換言之,探索個人內心世界,便要靠自己的努力去進行,不能假手於人。根據佛陀的比喻(見Anguttara Nikaya 《增支部》4.45),由「五蘊」(色、 受、想、行、識)組成的人身(Fathom long body)尤如一個世界(World),內裏可以體會一切世間現象生滅的真理如「四聖諦」(苦、集、滅、道)。因 此,認識及解決人生存在的困境,也可透過向內觀察五蘊 的實相找到答案。如《心經》開示:「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 切苦厄。」佛陀主張親自經歷及體會(Ehipassiko 巴利文,come and see for yourself),並非盲目相信。這符合科學精神,也貫徹佛家所講自作自受的因果法則, 即自修才可自悟。

向內探索及發現自己內心世界的旅程要保持好奇、客觀、 忍耐及無求的態度。禪修中,正念的修習包括兩個部分:靜/止(定)及觀(慧)分別培育穩定的集中力及明晰的洞察力。恰似一杯渾濁的泥水,經過沉澱才能變得清澈可見。止觀雙運能修攝散亂的妄心,對治「五蓋」(貪欲、瞋恚、睡眠、掉悔、懷 疑),根除「三毒」(貪、瞋、 癡)衍生的煩惱。

持續如實觀察,加深對自己的了解,發現自己的思維盲點及情感誤區,及時覺察起心動念,以正念轉化習慣性的反應,從而避免作出傷人害己的過失。「自我覺知」(Self-awareness),是一個不斷反省完善的過程,從發現、修正,優化到超越。「知己知彼」,雖然每個人都有其獨特性,但也有很多共通點。透過了解自己也容易明白他人,從而可以更體諒及包容。

「修行」是修正習性及行為(身、口、意)的過程,成就開悟之因,以斷除無明(生死輪迴的所依為十二因緣,包括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 愛、取、有、生、老死),達至離苦得樂之果。強化「自知之明」就可以消除積習的障礙,發揮本有的內在潛力,最終回歸圓滿覺性。

延伸閱讀:

透過正念的訓練,提升覺知能力--談網上分享「靜觀減壓」

編按:原文刊於《香港佛教》第753期,佛門網獲香港佛教聯合會授權刊載。標題為編輯所加。

分享:

Picture of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e9%84%ba%e6%b0%91%e5%bd%ac/" title="Posts by 鄺民彬"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鄺民彬</a>

中文大學經濟學碩士 香港大學佛學碩士、佛法輔導碩士 退休前任職多間證券公司高層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