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會考佛教科撰教材
「他讚這教科書的內容不錯。」江淑嫻(江妙居祥居士)憶述當年羅時憲教授對其撰寫的第一本針對佛學科會考課程教科書的評價時這樣說。1958年,香港佛教聯合會(下稱佛聯會)計劃申請佛學科會考課程,並邀請請東蓮覺苑一同申辦。課程內容以佛法的教育宗旨為主,希望讓佛教中學的學生參與。申辦過程需要製作一個指定的佛學教材,雙方希望由江居士撰寫。她其時正在讀書及編撰《佛經選要》,雖覺分身不暇,但認為對此責無旁貸,於是詢問了很多中學教師的意見後,一個人連夜趕製這本教科書,希望能以簡短及深入淺出的形式,道出佛教背景歷史和其中心思想。這本教材一用就是三十多年,深深影響著每一位在佛教學校修讀的學子。
重填佛聯會校歌歌詞
不說不知,原來最初佛聯會的校歌也是由她填詞,她表示﹕「這首歌詞本由文學家填寫,由於作者不是佛教徒,內容混雜了其他宗教的思想,於是就想找我來改寫。」在此之前,她從未填過詞,她卻是輕描淡寫﹕「我開了收音機聽著那個旋律,想著要把佛教的意味和精神放進歌中,寫好後我就自行試唱,看看平仄對不對。」
佛化教育,福慧兼宗,自修覺世,行與願同。
戒以律身,定斯淨意,慧循悟顯,寧殊耆稚。
慈貴無緣,悲興同體,喜無怨惡,捨妄拯迷。
信誠解正,學博德圓,承先啟後,遐邇遍傳。
短短的六十四字,卻是江居士對佛教半生的知見,她希望透過歌詞,讓人明白佛教的道理。
這首詞開宗明義說明佛化的教育就是要修戒、定、慧。至於如何去修?正正需要慈悲喜捨的心,所以就成了「慈貴無緣、悲興同體」,即對無緣的人也能生起慈悲心和同理心。她認為﹕「一個人信佛就是誠心相信,要用正知見去了解佛教,也要博學,然後把德行修得圓滿,才算成正果。」歌詞以佛教的大乘思想「承先啟後,遐邇遍傳」作結,寄望學生藉歌詞的潛移默化,將來也可以教化身邊的人。
周日加國講人間佛教
江居士即使移居加國,心依舊繫於佛教。2010年起,每個星期日她都在加拿大東蓮覺苑開講生活中的佛法,來聽她講座的多達一百人,年齡層遍及老、中、青。她因應環境來講入世的佛法,這個想法,和她自小就為大德們作講經的翻譯有關﹕「那時感覺很多人都不明白法師講經的內容。」她很在意怎樣令人明白佛經,於是由最初的依書直說,到深入地闡釋佛經,多加些生活上的例子,如人生必經的老和死的階段﹕「其實佛經裡有很多關於死時的情景和心情的描寫,只是很多人沒留意。」她甚至試過開誠佈公地問學生最喜歡聽什麼,從中去了解學生們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