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大師證道前後的體悟,道盡禪者、禪心、禪境、禪理與禪非,不僅為禪修者提供具體明確的修行指南,也為現代人指引世出世間的修行方向。
《永嘉證道歌》是一首以古體詩為體裁的悟道長偈,歌長267句,字數達1814字,是唐代禪宗文學極重要的作品。依據閱讀《證道歌》時的領會,我將內文組成六十首詩偈,再從詩偈分出「禪者、禪心、禪境、禪理、禪非」五個類別,來含攝《證道歌》的內容。
首先《證道歌》提醒作為一個「禪者」應具備的條件,文中描述禪者的悟後風範是來自「禪心」;開悟的境界、體現是「禪境」;開悟的禪境必須要有禪的理論根據,就是「禪理」。還有部分詩句在提醒修行者一般人所誤解的禪,這些既不是禪者,也不是禪心、禪境和禪理,我歸類為「禪非」。
「閒道人」風範示現
從「君不見」到「三毒水泡虛出沒」,是整首歌文的序,清楚闡明其中心思想,融合了禪者、禪心、禪境跟禪理。
「絕學無為閒道人」表現禪者的整體,一個體悟甚深的禪者,能夠「絕學無為」,是因為他的內心「不除妄想不求真」,禪者的內心已不須斷除妄想,不會去對抗煩惱,也沒有真可求,更不會渴求開悟,這講的是「禪境」。如果能夠經常誦念這兩句,是很有力量的。
「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覺了無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談禪的理論。禪的核心思想是「佛性」,無明與佛性是不二的,理論告訴我們,見到幻化空身就是法身,真正的法身是如如不動,必須直接去體驗它,這句話有很濃厚的如來藏思想。而「五陰浮雲空去來,三毒水泡虛出沒。」是禪師對禪境的體解:五蘊就如浮雲一般,來去都是空的;而三毒如水泡般出沒,也都是虛幻。
再舉第二個段落(「證實相」到「即是如來大圓覺」)為例。「證實相,無人法,剎那滅卻阿鼻業。若將妄語誑眾生,自招拔舌塵沙劫。」這段偈文講的是禪者風範。當禪者體證到生命實相,對於世間現象,已經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相,在剎那的證悟中,就能消除無間地獄的業,這是禪宗頓悟的教法。禪者說,若我所說是妄語,就會墮入拔舌地獄塵沙劫,顯現了禪者對真理的自信與信念是不可動搖。
「頓覺了,如來禪,六度萬行體中圓。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指的是「禪心」,描述悟道的境界是「夢裏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覺悟的當下,從夢中覺醒,知道大千世界都是空相,然而為了要度眾生,即使知道是夢裡的眾生,依然要度,這是禪心體會到的境界。
接下來的禪境:「無罪福,無損益。」罪、福與損、益都是空的,因為「寂滅性中莫問覓」告訴我們無須找尋,「此來塵境未曾磨,今日分明須剖析。誰無念,誰無生,若實無生無不生。喚取機關木人問,求佛施功早晚成。」這是禪者體悟了「空空無大千」的境界後,為了要利益眾生,所以求佛施功,誓必要成就;而「放四大,莫把捉,寂滅性中隨飲啄。諸行無常一切空,即是如來大圓覺。」所說的是禪的理論。
《證道歌》非敘事詩,也非敘事散文,沒有整段歸類,時常從一個主題跳到另一個主題。從上述例子可知,內容並沒有連貫性。讀《證道歌》時,不一定能從中找到具體方法,卻能獲得很重要的觀念,看到禪師的風範、悟後的意境、內心的柔軟,給予後世修行者深刻的啟發。
化繁為簡須用功
永嘉大師精研天台止觀法門,在《證道歌》中並沒有特別談到天台思想,大部分是禪的觀念、禪的思想。學禪的人都嚮往「絕學無為」,像閒道人般自在無礙到處遊戲。然而,要達到這個境界,必須回到基礎。
在永嘉大師的時代,禪宗學人包括六祖惠能傳授禪法時,對次第法門的修學談得不多。根據我的領會,應該是當時天台止觀法門已經很普及,一些禪者住山、打坐,基本上都是以《小止觀》的修行方法在用功。祖師們以《小止觀》的二十五方便指導禪者用功,當這些次第基礎打好以後,就能進入到禪的境界。
從六祖惠能的《壇經》就能看到化繁為簡的特性,大師引用初祖達摩傳下來的禪法,把佛法的重要思想,包括從印度傳過來的中觀、唯識、如來藏系統,綜合在《壇經》裏面,方法很簡單,就是自性清淨。從中觀的角度,就是一切本性是空,空就是清淨,唯識的思想是轉染為淨,而如來藏系統也直接告訴我們,本性、自性是清淨的。
當時永嘉大師已經長時間建立天台止觀深厚的教理與修行,達到相當高的悟境,當他親近六祖時,並不需要從打坐基礎、四聖諦,八正道這些佛法義理知見開始,而是直接跟六祖說,世間生死如此緊迫,怎須拘泥於禮拜這些儀式?反觀現代人學禪,多數對教理、教義等完全沒有基礎,所以必須從止觀的方法入手,按照調身、調息、調心的方法來運作,在知見上建立完整的理論系統。
雖然永嘉大師在詩偈中說:「吾早年來積學問,亦曾討疏尋經論。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看似在強調他早年用功修學教理的過程是白費了,但真正的意思並不是說這些學習是錯誤的,而是過程,若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就要「化繁為簡」,把既有的東西都捨掉。正說明他累積多年經論知識,之後領悟到須放下對名相的執著,才真正達到悟境。
這也提醒我們佛教整體的修行,到了禪宗「化繁為簡」,在理論上簡化為「自性清淨」的觀念,在行持上提出定慧不二、定慧一體、直心是道場等。但前提是,禪者本身須在理上具備繁瑣的理解,釐清不知不解、誤解的部分,再依簡單的法門實踐,這個簡單的實踐,是建立在前一個階段的用功基礎上。
語默動靜體安然
《證道歌》傳達的境界很深,經常被提及的還有「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此偈直接說明,很多人對禪的偏執、誤解、一知半解,認為禪一定要坐在蒲團上;其實禪修者從不離開禪,禪是無所不在的。
我經常遇到一些藝文界朋友,藝術造詣與文化體認都很深入,藝術展現也頗有「禪的境界」。這裏的「禪」怎麼理解呢?就是「默」和「照」。「默」是專注,「照」是覺照,亦即做一件事的時候,「心一境性」地安住在方法上。也許是在創作,或是正在欣賞文化事物,當你做這件事時,心不動搖,有一種很堅定的信念;或是在心無旁騖、專注的心境時,有了安定性,又對所做的事情清楚明白,就是一種了了分明的狀態。
例如舞蹈家在舞蹈創作時,會有一種全身心的安定與放鬆,運作體態表現時,他清楚分明,同時又是很自然的,但他們不知道這就是「默照」中某種程度的統一。我會用理則告訴他們,怎麼把佛法跟他的修行結合,如果能夠做得到,就是「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的境界了。
「語默動靜體安然」看似簡單,但是禪修老師必須把禪的觀念、意境、訊息,傳達給禪眾,若是能夠明白就能做到,重點是在運作時能夠達到「心一境性」,即「制心一處」,就能起很大的作用。
回到眾生的夢裏修行
禪宗祖師講修行歷程,是從「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到「見山還是山」。所有的禪法都是在「見山是山」的層次建立次第,這是還停留在是非分明的「世間禪」,要進一步到「出世間禪」,就要見到是和非、善和惡,是因緣生、因緣滅,本性是「空」的,因為是無常、無我的。若能明白這個道理,對於是和非、善和惡,就能雙重否定它,修行也提昇到「見山不是山」的出世間層次。當你「覺後空空無大千」以後,還要回到眾生的夢來,因此「見山還是山」。最怕有人「見山不知山」,這是比「見山是山」層次還低,是是非不分、混淆不清的的愚痴人了。
永嘉大師以簡明通俗的詩句,傳達禪宗頓悟的境界,思路清晰,層次分明,闡揚禪理,希望後學者能得意忘言,體會立意深玄的言外之意,化為簡單實用的行持。
延伸閱讀
修行雖然虛幻,卻是開悟的必須--聖嚴法師講《永嘉證道歌》的真諦
本文原刊於法鼓山《人生》雜誌第466期,釋演曉採訪整理。佛門網獲授權轉載,特此鳴謝。標題為編輯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