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法惡世的生死凡夫都是下生下品的眾生嗎?

(圖:網上圖片)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善導大師所著《觀經四帖疏》「深心」釋提出七種深信時,第一種決定深信是:「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這段文字名為「機深信」,是佛弟子迴轉入淨土門,首要的第一種「決定深信」。若然沒有深信自己是這麼一種根機的眾生,行者還未算是踏進純粹的淨土法門!

純粹的淨土法門者,即純粹佛力救度的淨土法門。「純粹」者,純正、依止、只靠、單憑、全仗佛本願力,即「一心專修念佛正行」,求生淨土,是名為「純粹淨土行者」;行者若不純粹依靠佛本願力,則表示還依靠其他涉及自修持力的法門,即「雜修諸行」,如「教依天台,行依淨土」的台淨兼修,或「有禪有淨土」的禪淨雙修,或念佛加持戒、加修三福、加發菩提心、加地藏法門等等,求生淨土,則不名為「純粹淨土行者」。

上文多引經論,說明六道凡夫在虛妄不實的娑婆世界,以自修持力所作一切行為皆是「虛假之行」;雖名曰善,只不過是「雜毒之善」;縱有功德,亦是「不實功德」而已。凡夫欲迴此世間所成就的、有漏的「少善根、少福德」,向求得生彼佛淨土者,此必不可也,如《阿彌陀經》所言!

在學佛的過程裏,我們「修」了甚麽「行」?

凡夫眾生以自我為中心認知一切外在世界的人和事,「我見」、「我執」特別重,貪執著「我」的真實存在。當初聞佛法,信知自身「五蘊皆空」,也信知在此虛妄不實的娑婆世界,無一物是恆常而不變的。

但是,凡夫要斷見惑[1]、破除我執妄見;斷思惑,離人我二相,出離六道輪迴,不再受分段生死,尚有一大段距離;絕非說說便是,死後還是隨業受生,無有出離之緣。直至今天,我們仍在生死流轉,是一介凡夫,就應知我們過去世所「修」所「行」,無有是處。詳見上文「自身現在、過去、未來,都是罪惡生死凡夫?

下品上生者也是遇惡凡夫,不是遇上凡夫

問題在於有不少學佛之人,遇上大乘佛教,得聞及信知一些教理,接觸幾部經典,做了少許文字工夫,乃至受了戒,但在無修無證的情況下,竟然當自己是上輩修行人,是甚麼修學大乘上善、次善或下善凡夫,現成修福修慧,儼如行菩薩道的聖者等等。

嚴格來說,六道凡夫若論修世間諸善,皆由煩惱心生,所作行業,因未見法性,故不順法性。所以,若因若果,都是虛妄不實,顛倒無常的。這些人天福報皆是有漏的,談不上甚麼出世善根、真實功德云云!他們極其量如《觀經》下品上生文說:或有眾生,作眾惡業,雖不誹謗方等經典,如此愚人,多造惡法,無有慚愧。

這些值遇大乘佛教的凡夫,雖有緣得聞無上甚深微妙的大乘十二部經,雖不誹謗,但旋聞旋忘,終於沒法得解如來真實義,最後只記得一個經題名字而已。雖然讀經學法都是勝法,持之自有功德,但相比阿彌陀佛迴施的名號功德,還是少善根、少福德,差很遠呢!

下品中生者也是遇惡凡夫,不是遇小凡夫

也有學佛之人遇上小乘佛教,常常說持淨戒,修梵行,又常拜懺,造寺,供僧、種福田等等,自以為三業清淨,功德莊嚴。殊不知煩惱具足的凡夫,猶如黑炭,再怎麼磨洗,也不能變白。

他們極其量如下品中生文說:或有眾生,毀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盜現前僧物,不淨說法,無有慚愧,以諸惡業,而自莊嚴。

這些值遇小乘佛教的凡夫犯戒、破戒也不自知,故言「無有慚愧」,又怎會有勇氣直認自是「機深信」者、有智慧觀照自是「機深信」者?

下品下生者自是遇惡凡夫

至於下品中生文,經云: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這不正是我等末法惡世凡夫的寫照嗎?

試問我等多劫流轉,至今仍是生死凡夫,誰沒有犯過五逆十惡,墮入地獄?又如《地藏經》云: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因此,所作三業,皆為不善,故名為具諸不善!煩惱具足的凡夫,必墮地獄是自性。如石必沈,是其自性一樣;一言蔽之,末法惡世生死凡夫,現世今生欲靠自力出離三界是不可能的。

結論是:基本上,末法惡世的生死凡夫都是下生下品之機!在阿彌陀佛的眼中,不管你昂首站在修行道上之巔,還是低頭徘徊在山下之谷,都是雙腳受地心吸力牽引,身心受因果業力繫縛,毫無分別。所以,唯有決定深信自身是下品下生之機,才是相應決定深信彌陀願力救度之法,所謂「機法一體」、「生佛一體」!

無疑無慮信受彌陀的救度,死心塌地信靠彌陀本願力,所謂「通身放下,全身靠倒」,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即便必生彌陀淨土,永離兩種生死,疾速完成佛道。


[1]五見,又名五惡見,即身見(我見)、邊執見、邪見、見取、戒禁取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