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提及闡陀比丘雖然已經明白了「三法印」,但是卻不喜歡一切諸行是空的道理。他並非在質疑三法印,而是對這道理感到困惑:假如一切事物都是空的話,那麼現在做善事的這個我,將來是否能得到福報。闡陀比丘向僧團的上座比丘訴說心中的困惑,不過大家都沒能為他解惑。後來,闡陀比丘向阿難尊者請益,尊者慈悲為他開示,令他知法、見法,得法眼淨,證入初果。
闡陀比丘的困惑,在於他預設了斷煩惱、入涅槃等同甚麼都沒有。「涅槃」不是甚麼都沒有,只是離一切煩惱。本文將整理開仁法師援引《瑜伽師地論》,以及印順導師解釋何以闡陀比丘會害怕涅槃和對治的方法。
三解脫門與三法印
《瑜伽師地論》的卷八十五至九十八,可視為《雜阿含經》的注腳。開仁法師表示,在卷八十六中,可找到關於〈闡陀經〉的分析,如其中提及的「三解脫門」正是上座比丘為闡陀比丘開示的「三法印」。
《瑜伽師地論》說,「由三解脫門增上力故」,能建立四種法嗢拕南。法師解釋,「三解脫門」是無願解脫門、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嗢拕南」的梵文為「udāna」[1],是「總相」之義,亦翻譯成「法印」。換句話說,依這三道解脫門,能建立四種法印或法的總相——無常、苦、無我、涅槃。[2]
法師形容學佛人可依這三道「門」——無願解脫門、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進入涅槃城,所以用「解脫門」來稱呼它們。「我們可隨自己的意願,進入任何一門,建立四種法印。依無願解脫門可以建立無常、苦法印;依空解脫門建立無我法印;依無相建立涅槃。」
三解脫門的含義
從佛法的觀點來看,我們執著五蘊身心為「我」,而這個「我」其實是不存在的,它是我們幻想出來的。在佛法中,五蘊是生住異滅的有為法,而有為法是有過失的。假如我們能見到它的過失、過患,並對它無所祈求,便能從中建立「無願」,譬如說不會希望它永恆不變。「無願」是指不再有後有、輪迴、無所祈願。
「空解脫門」是指不會將這個「我」看成真實的,明白它是虛妄的,實為有情的妄想所呈現。這樣依無我法印,能入空解脫門。倘若於有為法中我們能無所祈願,便會對涅槃心生祈願,希祈它的寂滅功德,這便是「無相解脫門」。無相解脫門便是涅槃,可使我們出離煩惱。
一般人不喜歡寂靜的原因
開仁法師引述《瑜伽師地論》的內容,並指出一旦我們能經常運用四種法印,觀察、思惟諸行無自性,便會產生「二種法嗢拕南(法印)增上行欲」——勝解俱行欲及意樂俱行欲。「勝解」是指深刻的理解。「意樂」泛指經常思惟。內心喜歡,我們才會生起意樂,並且只有心生意樂,才會經常思惟。
佛陀鼓勵我們聽聞佛法後,要獨一靜處,專精思惟法義。然而,一般人要對法義產生意樂卻並非易事。以闡陀比丘的例子,是甚麼樣的原因讓他聽完「三法印」後,卻不想趨向涅槃呢?《瑜伽師地論》指出一般人不喜歡寂靜(涅槃)有四種原因:一、只見到涅槃的功德,但不喜歡透過修行證入涅槃。換句話說,是只喜歡涅槃的果,卻不喜歡修涅槃的因。二、對涅槃的道理沒法生起清淨的信心,亦不相信自己能夠證入。三、對涅槃不生喜樂,不安住故,不能安住於無相。四、不想去深刻地理解涅槃。這些都是對涅槃寂靜其心退還、退縮的原因。法師進一步指出,與這四點相反的,便是「意樂俱行」,也就是說對涅槃有殊勝的欲樂。
《瑜伽師地論》更說明,一般人對涅槃心生恐懼且不敢趣入的兩種緣故:一、不經常串習證得涅槃的善法欲,導致不能貫徹始終。譬如說平時聽聞佛法時,我們內心可能會生起很強的出離心,可是幾個星期後這種想法便會漸漸冷卻。這就是因為我們沒把善法欲養成習慣的緣故。二、雖然知道「三法印」的道理,但是沒將無我的勝解善法欲養成習慣,對於無我仍然深感害怕,乃至擔心證入涅槃便甚麼都沒有,於是想像出一個不變的「我」。由於這種身見的緣故,我們不能接受無我的輪迴,對寂靜心生恐懼,因而無法契入涅槃。
對治懼怕涅槃寂靜的方法
《瑜伽師地論》提供了兩種斷除驚怖空寂的方法,並勸勉我們應該時常修習。一、在有德行的人面前,如實自顯地自我發露,破虛偽刺,就像闡陀比丘在阿難尊者面前發露那樣。二、由善法欲引發「願意去修行」的解了心及調柔心。
法師進而解釋甚麼是「解了心」及「調柔心」。由於我們能毫不隱瞞自己的過失,承認自己的疑惑,不虛裝自己了解法義,這種善法欲觸發了我們的修行意欲,於是在聽聞正法時心生歡喜。這有三種情況:一、由覲見深可讚仰,具大威力端嚴大師(佛)或是聖弟子,而產生信心。二、相信自己透過修行,能出離惑、業、苦,並能體悟佛法的最深刻道理(涅槃)。三、相信佛所說的法,並自信只要努力修行,自己也能證得跟佛一樣。
調柔心亦有三種見:一、「依彼而轉」,是指雖然還沒親證四聖諦等法義,但是要發願親證它,並要對無我、苦、空等正見時常串習。二、「由彼遍知」,是「依隨順現觀正見」得到一種遍知,遍了知,我們才能夠斷煩惱。三、「應所引發」,如能住在第三種知見,就能斷除各種煩惱,而親證四聖諦。
闡陀比丘能在阿難尊者前發露,毫不隱瞞自己的過失,坦白自己的困惑。這種善法欲正是促使他證入初果的因緣。
印順導師講解「涅槃」
涅槃,是不生不滅的法。它是不可形容的,故只能用烘雲托月的方式描繪它。開仁法師引述印順導師在《性空學探源》中的說明來解釋此義。
「常人不解此義,或以為涅槃是滅無而可怖的;這因為眾生有著無始來的我見在作祟,反面的否定,使他們無法接受。」以為涅槃就是斷滅,故「要遣離眾生執涅槃為斷滅的恐怖,必須另設方便,用中道的空寂律來顯示」,以讓他們證悟空性。好比闡陀比丘,雖然他知道「三法印」,但是他不能接受,就只能用另一種方便,讓他知道甚麼是一切法空。
闡陀比丘的癥結,是以為諸行是實有的,而涅槃是另外一種事實。換句話說,「他把有為與無為打脫為兩節,所以僅能承認有為法的無常無我,涅槃的寂滅。」於是當他聽說一切法是空、涅槃、寂滅,就不能愜意。他懷著這個問題,到處請求教授,最後找到阿難尊者。要解除闡陀比丘的困惑,「必須要使他了解諸行非實、涅槃非斷滅才行。這從中道的緣起法,才是最正確而應機的教誡。」於是,尊者為他講解佛陀曾經為迦旃延尊者開示的經文。
法師強調,如實正觀世間集,可離無見而不起有見。正觀世間滅,可離有見而不墮於斷見。「因為中道的緣起法,說明緣起之有,因果相生,是如幻無自性之生與有,所以可離無因無果的無見,卻不會執著實有。」這樣才不會落入無見,無中生有,無因無困,也不會執著一個實有。
「緣起本性是空寂,緣散歸滅,只是還它一個本來如是的本性,不是先有一個真實的我,真實的法被毀滅了。」「滅」有兩種意思:一、消滅,因緣散開就滅了。二、本性寂滅,法的本性就是寂滅。「見到世間滅是本性如此的,這就可以離有見而不墮於斷滅。」
這意思是說,「要遣除眾生怖畏諸行空寂,以涅槃是斷滅的執著,不僅在知其為無常生滅,知其有法無我,必需要從生滅法、無我法,直接地體驗它的幻化不實,深入一切空寂,才能夠明白涅槃本性是無生。」如闡陀比丘對空寂產生怖畏,所以要用不有不無的正見為他說法,不是離開了有為法另外有一個空性可得,而是在這個有為法當中它是無自性,是緣起和合的,它的本體就是空寂。讓他覺得不必要這個生命結束後才能體驗空性,這樣他就不會害怕涅槃了。
最後,法師引用導師的《成佛之道》作總結。「世間人見人生了出來,就執為是實有的而起有見。等到死了,大都是執為實無而起無見的。」在生死流轉中,一般人是執為實有的,聽見有人了生死,入涅槃,就以為是無。所以世間人大都是怕無我、空、涅槃的。
不過,「佛弟子依著緣起中道去觀察時」,要見滅不起有見,見生不起無見。「如見到世間滅,也就是生死解脫了,就不會起有見。因為緣起是如幻的相對性,涅槃寂靜中是不能安立的。而且,既然是可滅的,在生起時也就決非實有,實有的就不會依緣而滅。如見到生死世間的集起,就不會起無見。因為緣起是如幻假有,不是甚麼都沒有的。而且,既然是可生的,在滅時也決非實無了。」
「總之,一切是緣起的,唯是緣起的集、滅,並沒有實我、實法,所以不起有見。沒有實我和實法,所以也不會起無見的。」能正觀緣起,「就能『不著有』見『無見』,依中道『正見』而『得解脫』了。」
延伸閱讀
既然一切法無我,那麼學佛的這個我又是誰?——《雜阿含經論會編》選讀(一)
部派、大乘佛教的佛陀觀及印順導師的抉擇——印順導師的佛陀觀(二)
[1] 意思是指「偈頌」。
[2] 「四法印」指諸行無常、諸受皆苦、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經論為何有時說是「四法印」,有時卻是「三法印」呢?印順導師在《佛法概論》指出:「苦,是覺者對於有情世間的價值判斷,僅是諸行無常印中的含義之一,從事理的真相說,三法印就足夠了。」換言之,「諸受皆苦」法印可化約到「諸行無常」法印中。而探討經論為何有時是「四法印」,有時是「三法印」並非是這裏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