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上文,我們從《般舟三昧經》的第三品〈四事品第三〉裏,學習到兩項修行般舟三昧的基本要求,包括有堅定不移的信心,及專心一意的修行。現在看看第三類的要求:
三,擁有慈悲利他之心
「菩薩復有四事,疾得是三昧。何等為四?一者、合會人至佛所,二者、合會人使聽經,三者、不嫉妬,四者、教人學佛道。是為四。」
「合會人至佛所」,意思是勸人或帶領他人到道場,目的是希望對方可以參拜佛陀,或透過它的寧靜環境,讓對方煩惱盡失,內心立即平靜下來。
但有時都會遇到阻力,特別是看到一些僧人的負面消息後,會令人對佛教感到失望。作為佛弟子,可以嘗試透過你的行為,令對方對佛教改觀。
筆者曾經提及,一位陪伴法師去醫院洗腎的「小師父」,就是最好的例子。小師父為人親切健談,照顧法師一絲不苟。由於我與法師是隔離床,所以我與小師父天南地北,無所不談。從那時起,我開始對佛教產生興趣。而我對佛陀的恭敬之心,亦由此開始。
令眾人對佛教產生好感,已經是一大功德。佛教徒的一言一行,如種子一樣,種在眾人的心田裏。當因緣一到,對方自然會禮佛學道。
除了帶領別人拜佛,更希望他人一同聽經,學習佛陀的道理。佛法是超越時間與空間。時間,即是不同年代;空間即是不同地方、處境。佛法有八萬四千種法門,為不同的人而設。每種法門都是對治人生的靈丹妙藥。多聽經,多學習佛陀的教導,對自己及他人都有益處。
另外,不要嫉妒他人,因為各人活到現在,不論健康、疾病、貧窮、富有,背後都有自己的因果。正如《寶訓全文》名句:「各有前因莫羨人。」
最後,就是教人學習佛法,希望更多人聽聞佛法,能夠脫離輪迴,放下所有煩惱。
以上四點,都是以利益他人為主。作為大乘佛法的修行人,與小乘修行人的最大分別,是兩個字:「慈悲」。
根據《佛光大辭典》所指,眾生與樂,為慈;同感其苦,為悲。兩者都是把自己的眼界,由自身推廣出去,與他人同喜同悲。中國有句說話,叫「感同身受」,就是這個意思。
四,弘揚佛法
最後一類與第三類非常密切。上一類重點是,要有利益他人之心,把佛法傳播出去。第四類就是,除口傳之外,還有其他方法。經文如下:
「菩薩復有四事,疾得是三昧。何等為四?一者、作佛形像若作畫,用是三昧故;二者、用是三昧故,持好疋素令人寫是三昧;三者、教自貢高人內佛道中;四者、常護佛法。是為四。」
經文中第一項是製造修行用的佛像、佛畫;第二項是在上等布帛上,寫上經文;第三的「自貢高人」即是驕傲自大、自以為是的人,我們都要想辦法令他們修行佛法;第四,是常常護持佛法,令佛法不受損害,可以一直流傳下去。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