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對生命的好奇,經歷遊訪,繼而深入,再進入社群:分享青年學佛之路

我們年輕的這一代,心靈有一個很大的缺口。那些剛剛二十出頭的社會新鮮人,離開了自由開放的大學生活,踏入社會這個戰場總會感到落差。有些人漸漸活得像機器的齒輪般,在社會中慢慢失去了自己,重複著上班、回家、辭職、旅行的套路;有些人勇於活出自己,堅持自己喜歡的人事物,講求理想與價值卻無力在社會中生存。這兩種極端的狀況是正值青春的我們每天所面對的。那份兒時的作文「我的志願」早已隨著時光埋藏心底,二十年來的教育教導我們長大後要追逐理想與夢想,但我們卻活在了一個無法發夢的時代之中。所以談到了解自心,智慧慈悲地生活的佛法終將成為很多年輕人的心靈出口。

學佛第一因——好奇

記得七年多我前受困於主流價值的想法,認為不進入大學體制之中便無法出人頭地。這個想法圍繞著我、家人以及整個副學士的校園。我們二百位同學每天的人生目標就是為了爭取那僅餘的十個大學學額,健康與精神都被燃燒耗盡。在副學士的第二年身體終於捱不住了,那時遍尋中西醫治療,終究無法治理。剛巧老師送來了一本南懷瑾先生的《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和蔣維喬的《因是子靜坐法》,看畢後才發現南師當年也是個體弱之人,靠著調整生活來重拾健康。於是與其等著奇積來臨,不如把南師日記中的生活重來一回,看看有甚麼變化!所以青年學佛的其中一項重要特質是好奇心。

香港是個資訊發達的地方,走到書店可以輕鬆的拜讀各門各派的書本與教法。問題是如果我們沒有一顆好奇的心,試著把書中的內容實踐出來看個真偽,那書仍然是書,你還是你,兩者沒有合二為一。所以除去了一些慧根甚好的有為青年,一般年輕人學習佛法也是從錯誤中學習;從不解中學到了解。

學佛第二因——遊訪

這顆好奇的心,是踏上學佛路上的起點。在起程過後,少不免在道場與道場之間來來回回,朋友稱這叫作「佛法消費」。那就像一個要買衣服的人走進了商場中不同的服裝店,希望找到最合適自己的衣服。這個「佛法消費」的經歷好像每個修行者也會遇到,特別是每年來到香港弘法的國際禪師非常多,聽一場開示的成本不高,所以我們幸運的可以集百家之大成。佛教有一句話「一門深入」,在進入這「一門」之前,「佛法消費」更讓我們看到「一門」通向百法的關聯性。因此,青年學佛的第二步是起程探索,在八萬四千法門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那「一門」。

學佛第三因——一門深入

走進了一門,就差不多可算是一個年輕的修習者了。這時也許已經尋覓了幾年,對佛法有了初步的認知,是時候進入一個群體之中。學佛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它會讓我們把生活中的一切看得更深更廣,嘗試把自己置身於一個學佛的世界之中,將會有更多的空間和機會了解自己。這個世果非常廣闊,三教九流,有上流社會、低下階層、運動員的世界、文人雅士的世界等等。每一個社群儼如一個世界,有著自己的語言與態度,如果能夠把自己置身於學佛的世界,我們會發現善知識、機遇、老師會隨順而來,這是投入團體的重要性。

時代之子——學習佛法的世代

年輕人學佛,不再以念經敲木魚為方法,我們講求生活化、美感、品味與現代性。事實也證明了學佛修禪一點也不俗氣,看看秀峰禪院與梅村的經驗,一方面保留了佛法的核心要義,同時時尚感十足。或者我們應該換一個看法,學習佛法從來不是為了籌辦宗教機構,好好活出佛法的莊嚴與智慧,是歷久不衰的氣魄與質感,那顆不流於形相與概念的禪心禪意,絕對不會受制於時代變遷而變得俗氣,變俗的是人而不是佛法。

具有這種時代觸覺的修行團體,譬如以「生活學習;學習生活」、「藝術美感」為調子的「生活書院」,創立至今已讓很多年輕人在不經意間接觸了佛法。生活就是禪,禪就是生活,好好活好每天的生活,把智慧與慈悲帶到一舉手一投足之間就是學佛,但他們卻沒有說半句佛偈,這就是不俗。

社會發達了,當我們沒有肚子危機時,但更多的年輕人卻困在心靈危機上。有人說未來是屬於年輕人的,那未來的好壞便取決於是否有更多的年輕人走出心靈上的困境,以佛法智慧來生活。好好把握對生命的好奇,遊走四方,一門深入,進入社群,學佛之路自然早已踏在腳上。


本文章已收錄在《明覺文庫4初機學佛》一書中,如有興趣閱讀其他相關文章,可網上訂購:https://alldoors.org/2LBuCDD

分享:

Picture of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e8%81%bd%e6%ad%a5/" title="Posts by 聽步"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聽步</a>

香港梅村Wake Up Core 核心成員,自2011年起修習正念,曾於城大、中大及不同地方組織市區中的正念共修小組。於2017年底成立社區正念組織「一起靜」,致力推動青年靜心運動,希望讓更多的年輕人一起學習覺察與理解之道。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