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中國早期的佛教著作,其中較著名的有《牟子理惑論》。此書據說成書於東漢末年期間,共三十七篇,由牟子所撰,載於大正藏《弘明集》中。根據《佛光大辭典》,它是「論述佛教並不違背儒家與老莊思想」的一部重要早期著作。
作者牟子又叫「牟融」,據說是一位飽學之士,年少時已學問淵博,門下生徒數百人,在鄉里十分出名。其後入朝任職,其人忠誠公正,學問品行兼備,受到百官敬畏,皇帝稱頌。
成語「對牛彈琴」,便是出自《理惑論》,其原文為:
「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聞,不合其耳矣。轉為蚊虻之聲、孤犢之鳴,即掉尾、奮耳,蹀躞而聽。」
公明儀是戰國時期一位優秀的音樂家,既能作曲也能演奏,十分受人敬重。他不但在室內彈琴,興致所至之時也會於郊野彈奏。一天,天朗氣清,春風送爽,公明儀來到郊外,就在一處垂柳青青之地席地而坐,擺下弦琴,不遠處見黃牛在低頭吃草,公明儀就索性給這頭黃牛彈奏一首拿手曲子《清角之操》,此琴曲至為高雅,極受文人雅士吹捧。公明儀投入忘我地撥動琴弦,琴聲飄揚,可是黃牛竟然無動於衷,只管低頭嚼草,偶爾甩甩尾巴,撥趕牛虻。
公明儀大失所望,眼前這頭黃牛哪能欣賞曲藝?那真是自討沒趣,然後他又想到,自己生著悶氣那又如何?這頭黃牛不是沒有聽見音樂,而是如何美妙曲子根本不合黃牛的耳朵!
公明儀於是心念一轉,變換曲調,用琴音模仿一群蚊虻嗡嗡之聲,又模仿一隻孤獨小牛哞哞之叫聲。這時,黃牛一聽,竟然有所反應,只見牠搖動尾巴,豎起耳朵,然後更是心浮氣躁起來,在草地上疾步來回。
我們現在用成語「對牛彈琴」來指對不講道理的人講道理,或對不懂藝術的人講風雅,語帶譏諷。但東漢時期的牟子在《理惑論》中講述這個故事,則是另有所指。
一般人認為,佛教傳入中國始於漢朝,而當時的主流哲學思想仍以儒家和道家為主。牟子推尊佛法,對佛學研究亦有心得,他向儒生講解佛理時,往往會引用《詩經》、《尚書》、《孝經》等儒家經典。在《理惑論》中,他又會引用老莊之說來闡述佛理。旁人覺得奇怪,向牟子問及因由,牟子便向眾人講述對牛彈琴的故事,然後解釋道:
因為你們熟悉儒家和道家的經典,所以我便引用儒家和道家的話來和你們溝通。你們並沒有讀過佛經,如果我直接跟你們談佛經,你們會明白嗎?
公明儀因時制宜,因材施教,靈巧有度,試圖把佛教與中國傳統的儒道兩家的學說調和起來,造就了儒釋道三教思想的融合,他所撰寫的《理惑論》,成為後世研究漢末時期佛教在中國傳播的重要文獻。
對牛彈琴的原來意思,就是對於不懂佛理的人講佛理,在這個故事背後,我們看到一個熱血心腸的學者,運用善巧之計,恒順眾生之法,以便讓佛理能宣揚開去,饒益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