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從哪裏來?

(圖:網上圖片)

《心經》有一句話:「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意思就是說內心波瀾不驚,沒有恐怖畏懼。同樣道理,當我們的情緒安定,就能處變不驚,不會害怕,也不會受傷,內心因而得到平安、自在。因此,正確認識情緒,並懂得管理情緒的人,才不會陷入煩惱與痛苦。相反地,人一旦被情緒控制,就會變成了情緒的奴隸,心不安寧,煩惱重重,諸事不順。

那麼,情緒從哪裏來的呢?我們内心種種喜怒哀樂的念頭,究竟是如何產生的呢?

首先,我們必須知道,情緒有好壞之分。好的情緒就是正面情緒,如歡欣、喜樂、愉悅、自豪、愛慕、感激、满足等;壞的情緒就是負面情緒,如貪婪、傲慢、自私、妒嫉、憤怒、憎恨、愚昧、無知等。

從佛教的角度來講,情緒的本質都是苦的,尤其是負面情緒,它們大體相當於佛教所說的煩惱。當我們的心被憤怒、執著、貪婪、自私所擾亂,我們內心就不會平靜,就會煩惱。

佛經說,負面情緒的生起有三大要素,例如佛教論書《俱舍論》有云:「諸煩惱起,由幾因緣?頌曰:由未斷隨眠、及隨應境現、非理作意起,說或具因緣。論曰:由三因緣,諸煩惱起……此三因緣,如其次第,即因、境界、加行三力。餘煩惱起,類此應知。」

簡單來說,只要三個條件具足,負面情緒就會不由自主地產生出來。

首先,必須具足還沒有斷除的煩惱「種子」,這是負面情緒生起的前提條件和深層原因,它們是我們自無始以來所形成的負面情緒潛在力量,在煩惱還沒有生起之前,它們是以類似種子的狀態潛藏在內心深處。

其次,我們要有引發煩惱的「境界」出現,這是引發負面情緒產生的各種刺激因素。所謂觸景生情,我們面對不同境界,自然會產生不同感受,例如看到美好之事物,我們會起貪愛之心,看到討厭之事,滋生厭惡之感。

最後,還要有對此境界所生起的非理作意,即「錯誤的認知」。負面情緒的產生,雖然離不開內在的煩惱種子和外在的誘發境界,它還與我們對這境界的錯誤認知密切相關。佛教認為,煩惱產生的根源是無明與我執。無明,就是看不清事實的真相;我執,就是執著認為有一個真實獨立的自我。

就以貪心為例,我們必先具足貪心的煩惱種子,然後有引發貪心的境界出現,最後還有對此境界所生起的錯誤認知。這三個因緣就是負面情緒(煩惱)生起的三種力,亦即因力、境界力、加行力。譬如一個貪財之人,看到錢就如饑如渴,一看到鈔票就想據為己有,這種饑渴的感覺就是煩惱。這種煩惱來自於那人認為錢財可以給「我」帶來無比快樂這種錯誤認知。佛教認為,快樂並不是向外追求的,越追求只會越苦。這種錯誤認知就是虛妄分別心,諸如各種妄想、執著有「我」等,它們只會歪曲真相,顛倒事實,從而激發和強化各種負面情緒。

聖嚴法師說:「情緒的本質是自我的追求,也是自我的安全及喜好,是圍繞著自我中心而產生的一種執著心。」在負面情緒產生的以上三個條件中,都是圍繞著自私的自我中心而發展出來的。任何眾生都有自我,人為了「保護自己、保護家族,還會保護名譽,甚至維護死後的名譽。這些圍繞著自我中心的要求會跟環境起衝突、與人發生爭執,甚至產生自我矛盾的情況,情緒也就因此產生了。」

那麼,情緒來的時候,煩惱生起的時候,我們又該如何處理它、化解它呢?下文再說。

分享:

Picture of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e6%bc%94%e7%84%b6/" title="Posts by 演然"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演然</a>

佛門弟子。以寫作為生,著作超過兩百種。港大榮譽文學士、理學碩士、佛學研究碩士(優異)學位,並以第一名成績取得浸大語言研究碩士(優異)學位。先後獲得皇仁書院胡禧堂獎學金、浸會大學學術獎、香港編劇同學會故事寫作比賽優異獎、中大青年文學獎季軍、第二屆(2019)香港出版雙年獎、第十五屆(2019)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第四屆(2023)香港出版雙年獎等。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