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累叫心很累。」
「有一種累叫想太多。」
「有一種累叫老闆不覺得你累。」
這些流傳在網路上的「廢文」,雖是網友即興創作,卻可以找到科學理論的支持。而且可喜的是,都找得到解決之道。
你是哪一種累?
以「心很累」為例,最典型的心理疲勞稱為工作倦怠(Burnout),是指一種持續投入於單一事物,因身心極度疲勞而像燃燒殆盡般失去動力,變得無法適應社會的狀態。
「工作倦怠」的議題已經被關注討論超過四十年,卻一直難以被視為疾病。201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首度把「工作倦怠」納入「國際疾病分類」(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世衛組織界定「工作倦怠」是「一種症候群,來自於工作場所長期的壓力,而未曾被成功處理者」。此種病症有三個特色:一、覺得能量耗盡或精疲力竭。二、與自己工作的心理距離拉長,或者是出現與自己工作有關的消極或憤世嫉俗之感。三、專業效能降低。
至於「想太多」這種累,腦科學家研究指出,大腦中由內側前額葉皮質、後扣帶皮質、楔前葉、頂葉頂下葉等所構成的腦內網絡,就是所謂「預設模式網絡」(Default Mode-Network,DMN),會在大腦未進行有意識的活動時執行基本運作,即使發呆、什麼也不做時也會運作,而且占大腦所消耗能量的60~80%,也被稱為「大腦暗能量」。
DMN是在人心神不定時運作的迴路,令人驚訝的是,一天之中,人腦有一半的時間都花在心神不定上,所以DMN是腦部最大的能量浪費者。而大腦怠速時所浮現的雜念,正是腦部疲勞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此外,憂鬱症患者經常會反覆出現「當時要是那麼做就好了」之類的負面思考,即所謂「反芻思考」(Rumination),這種思考也與大腦的疲勞直接相關,已被指出與DMN的過度使用有關。
至於「老闆不覺得你累」這種累,美國社會學家亞莉.霍奇查爾德(Hochschild)曾提出「情緒勞務」(Emotional Labor)。霍奇查爾德在《情緒管理的探索》裡定義「情緒勞務」為「個人致力於情感的管理,以便在公眾面前,創造一個大家可以看到的臉部表情或身體勞動。」例如空姐、櫃姐要付出「熱情的情緒勞務」、醫生要付出「冷靜的情緒勞務」、櫃台人員要有「微笑的情緒勞務」,簡單來說,就是上班隱藏真實情緒,還得「賣笑」或「賣親切」。之後,霍奇查爾德在《組織中的情緒》把情緒勞務的範圍擴大:「不管任何工作,只要涉及人際互動,員工都可能需要進行情緒勞務。」
舉例來說,業務面對喜歡不懂裝懂的客戶,就得付出「微笑點頭、沒關係我改」的情緒勞務;員工面對慣老闆,會有「低聲下氣、老闆英明」的情緒勞務;碰到同事扯後腿,得拿出「內心不爽,卻一笑而過」的情緒勞務;對待老是出包又不聽話的部屬,還要上演「忍住白眼、耐心輔導」的情緒勞務。這些煩人事,確實都是職場的日常。
禪修有助調解大腦與心靈
好消息是,這些職場、生活中種種的累,透過正念禪修都可以獲得解決。由於大腦具有可塑性,持續正念禪修,不但有助於緩解工作倦怠,並能練習控制DMN的活動,以提昇大腦的功能,使大腦各部位的連結產生變化。
根據科學家在2014年的整合研究分析,正念會在八個區域對腦部結構造成影響:
1.額極:負責後設意識(Meta-awareness)
2.感覺區/3.島葉:對身體感覺的意識
4.海馬迴:記憶
5.前扣帶皮層/6.眼窩額葉皮質:自我與情緒的調整
7.上縱束/8.腦樑:負責左右大腦半球之間的傳輸
科學家們在大腦的這些部位的容量與密度,都觀察到了明顯的變化。因此,正念禪修不僅會改變大腦的運作狀況,還會改變大腦的結構,這代表它不只是消除了大腦疲勞的暫時性症狀,更能夠進一步預防疲勞,也就是,我們可以藉由禪修創造出具有高度抗壓性、不易疲累的大腦。
此外,科學家們也發現,以正念訓練心靈的效果包括:
・提昇專注力:能夠將意識持續朝向單一事物。
・提高情緒調節力:不會對壓力等刺激產生情緒反應。
・改變自我認知:降低我執(自我本位),增加自制力。
・改善免疫力:對病毒感染等更具抵抗力,不易感冒。
比起正念,佛教的禪修還具有持戒的美德與開發智慧,導向究竟解脫的終極目標,這麼希有難得的最高休息法,還等什麼呢?現在就開始禪修吧!
參考資料:
1.久賀谷亮著,陳亦苓譯,《最高休息法──經耶魯大學精神醫療研究實證》,臺北:悅知文化,2017。
2.Fox, Kieran CR, et al. “Is meditation associated with altered brain structur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morphometric neuroimaging in meditation practitioners.” Neuroimaging & Biobehavioral Reviews 43(2014):48-73.
3.Tang Yi-Yuan, Britta K. Hölael, and Michael I. Posner. “The neuroscience of mindfulness meditation.”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16.4 (2015):213-225.
本文原刊於法鼓山《人生》雜誌第471期,佛門網獲授權轉載,特此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