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這位滿頭白髮、有文化界教父之稱的榮念曾,和我談著新作《觀天》這齣崑曲舞台劇。崑曲、文化界教父,這個組合任我怎麼想也是該帶點古舊的色彩吧。「歷史不在後面,很多時候它都很有啓發性。」他這一句給我一記當頭棒喝。沒有華麗的戲服,沒有了艷抹濃妝,由九位年輕的臉孔上演一齣《觀天》,榮念曾從解構崑劇的框框去抓住它原始的精髓。
人生,何嘗不是一個個發現「框框」的過程﹖
《觀天》這個劇目,就是九位崑曲演員在舞台上以嶄新的表演手法,表達出對未來的疑問。「一般人覺得崑劇就是很厲害的化妝、戲服和水袖功夫動作。」榮念曾嘗試把崑曲以劇場的形式呈現,解構「崑曲」這個框框的過程,充分使舞台劇既保留了崑曲的精髓,又帶點現代感。「我們不斷去問問題,如崑劇演員沒了身段還是崑劇演員嗎 ﹖他們是否要一直在做動作有造手才算是藝術家﹖」
最初接觸崑曲演員們,榮念曾就問了他們一個問題︰「崑曲是什麼來的﹖」意想不到的是,這些從十歲就開始接受傳統崑劇演出訓練的他們,竟沒一個能回答得上,「他們一直只是靠背誦書本和重複練習去演出。」於是榮念曾便與他們一起探索崑劇,從中更解構演員們對自我身份的認同。「我問他們崑劇演員是怎樣的﹖覺得自己是演員或是表演藝術家﹖這兩者又有什麼不同﹖」
「這是因為崑劇的角色行當分得很清楚,如旦就分成小旦、正旦、悲旦、武旦,每種角色分門別類,於是我就問他們︰『你是生﹖那你可以是旦嗎﹖』當名號和角色不那麼重要時,我們才再去討論劇場的本質是什麼,再演出時,他們對自己的定位、角色和身份的層次都更清晰了。」榮念曾道。
從坐井到觀天 消極到積極
《觀天》是進念.二十面體較早前劇目《拍案驚奇》中的一段《坐井》的延伸。《坐井》的舞台設計成為表演者度身訂造的樣子,四面都是鏡,演員在台上展現每個動作時,他見到的會是什麼﹖榮念曾解釋︰「是他『自己』,在他身邊左右兩面鏡中,他會見到很多自己的倒影,看起來像無窮無量,但這當中仍然有個框框如影隨形。」鏡與鏡的交叠間,無盡的伸延當中,什麼是真﹖什麼是假﹖在這麼多鏡裡的幻象當中可能你會更有體會。
兩者對比,《坐井》傾向悲觀和消極,坐在井裡,覺得這個世界本來就是這樣的。《觀天》則是在悲觀消極的觀察當中變成一連串問答,先是認定「事情是這樣的。」然後提出疑問︰「是否真的是這樣﹖本來好像不應該是這樣﹖本來可能是怎樣的呢﹖」
榮念曾認為這種疑問助我們解構我們對事物的概念,讓我們認識更多現代社會裡框框形成的過程。「這個框框沒有好壞的,當然很多時候我們被它縛住了,但更多時候框框更可能是一個開始。」榮念曾透過劇場到世界各地展示一連串的疑問︰
「香港」本來就是這樣。
「香港」本來好像不應該是這樣﹖
「香港」本來可能是怎樣的呢﹖
引號內的名詞可隨意變換,如他在上海,「香港」則換成「共產黨」和「領導」,榮念曾強調,這些疑問沒有立場,只是讓我們去認識自己心中既有的概念,是否被一個固定的想法框住了﹖一旦了解到自己在框裡,你才會懂得怎樣在框裡來去自如。
劇場不止是消費主義
「很多時候,劇演完了,有觀眾留下來說,不明白這劇的內容是什麼。」通常我們看戲,會很想了解劇情,但榮念曾認為,劇情都是根據文字劇本為基礎,文字本身就有很強的引導性。在劇場當中,框架和形式本身都是內容,但「很多時候我們被劇情吸引著,被牽著走,便看不到劇場了。我們不要被框在劇情之中,在一齣舞台劇中,我們可在不同欣賞角度中變換,這種自覺是很有趣的。這給了我們從中觀察自己、了解自己對事物的理解方式的機會,尤其很多時人都是重複自己的經驗去詮釋眼前的事物。」榮念曾道出自己對劇場的概念。
「觀眾習慣了只看圖像和聲音,覺得買了票入場,得到想要的聲色享受便可。」除了消費主義,劇場的另一主流就是不停借劇場教導你對錯的觀念。「這兩個主流以外,其實還可以有很多可能性。」從事舞台創作多年的榮念曾,只希望大家能抱持放鬆的心態去看台上正在發生的事︰「我們通過劇場提出問題,而不是在給答案,因為分享並不是教導;我們只是在分享自己對所關心議題的疑惑,然而疑惑的本身很多時候就是答案的一部分。
「劇場本身是一面鏡,我們透過這鏡去了解其他的歷史,從中會得到很多啓發。」早過了七十歲的榮念曾,說話的內容仍充滿前瞻性,他早已透過自己的思維言語去驗證這話的真實性。
《觀天》
主辦及製作︰進念.二十面體
合作機構:江蘇省演藝集團崑劇院
日期及時間︰26-27/9 (Fri, Sat) 8:15pm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節目查詢︰2566 9696
票務查詢︰3761 6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