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對隨喜法門另眼相看

常常聽見信佛的親友說「隨喜你捐款的功德」、「隨喜你念佛的功德」云云。心生疑問,有一天,便問起友人,「為甚麼你經常都會隨喜別人呢?隨喜有何用?」友人向我解釋,見到別人做善事、作善念,便隨喜他,你所得的功德即如同那人所作善業功德。相信很多人聽到這個解釋,心裏必會生出更多疑問。作為學佛者,對於佛所說的教法要堅信,但是亦不能失去尋根究底的精神,所以要瞭解「隨喜」一詞所隱藏的道理。其實「隨喜」在佛教的意義是甚麼?它是否屬於修行法門?是否單單「出一張嘴」便能起作用?,而沒有其他功用?本文將介紹「隨喜法門」的意義,及自利利他的功用。

根據《佛光大辭典》:隨喜(梵語anumodana),「謂見他人行善,隨之心生歡喜。《法華經》卷六〈隨喜功德品〉載,聽聞經典而隨喜,次次累積,功德至大。《大智度論》卷六十一則謂,隨喜者之功德,勝於行善者本人。」《四十二章經解》又云:「佛言,覩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沙門問曰:此福盡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數百千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簡單而言,隨喜即是見人行善,即時隨順其行而心感到歡喜。這些經論都指出,隨喜功德如同行善者,甚至比之更大、更甚。

經典所證功德如是,那麼其功德大之原因為何?曾啟楨在〈淺釋普賢十大願王〉中[1],指出隨喜乃是一種佛教的修行法門,其功德「乃指一切善……普賢菩薩所發之願……皆要發願隨順喜悅。」此有儒家「見賢思齊」的想法。不過,凡夫能否容易做到嗎?文章提到嫉妒心的阻礙,此心乃眾生的小隨煩惱之一,即是對於他人之善、美等生起不悅之精神作用,以致簡單的隨喜也難以實行。然則,學習佛法是為了解脫煩惱,隨喜能對治嫉心所,即是對治隨瞋煩惱之一的嫉。既然隨喜是能斷嫉障煩惱的法門,學者更應該奉持。

我們隨順別人所成就的善行,可以是簡單的稱讚、認同、鼓勵他人的善行。其實其深意是在顯出自身意識認同他人善行,亦有學習菩薩喜、捨無量心的器量。換言之,隨喜中的平等喜心,即是平等地喜愛別人所作的善行(如己所作善行)、以捨無量心放棄了嫉妒憎恨的念頭。由此可見隨喜乃一種具有意、語自利的修為。

難道隨喜功德只有語、意的修為,而沒有發動身業的可能嗎?筆者認為隨喜並非只能對治嫉心,而是具有深諳「因緣果報」法則的智慧實踐,更是轉化聞、思為行的重要源力。當下隨喜別人善行的同時,我們能明白緣的重要性。即是「時、地不與我時」,我未能如他人般親力行善,但是這樣並不代表「時、地與我」的情況下,我們也不去行善。隨喜乃是發動的身業、實行的重要基石,換言之,有了隨喜的意、語,便有發動行的增上緣。再者,判別隨喜與否的時候,也是修行智慧的好時機,對於一些似是而非的行為,不應隨喜;對於一些見義勇為、慈悲眾生的行為,不只認同,更要讚嘆。從某個程度而言,隨喜法門也是愛語利他行。

佛教從不強迫眾生作決定,而是讓眾生運用智慧去作抉擇。筆者認為佛所教之大智慧、大慈悲,是世間行為的善惡判準之一。有些善行的因緣未成熟時,雖然未能隨順實踐,但是我們可以隨喜認同,不加以詆毀、惡言相向。我們的認同對於行善者而言,是一種正面的肯定,鼓勵他們繼續自利利他、止惡行善。待至因緣具備、成熟時,我們不止能夠隨喜,還能實踐善行,便是「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延伸閱讀

法忍法師:隨喜≠執著


[1] 曾啟楨(1978):〈淺釋普賢十大願王〉,《慧炬》,第165期,頁10-19。臺北巿,臺灣:慧炬雜誌社。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