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守護神──秋吉尼瑪仁波切開示

我們與佛無異

有句話說;“無上的三世佛啊!他們無法用甘露洗滌人世間的罪惡;也無法使用雙手替眾生化解世間的苦難,甚至是把自己的證悟賜予眾生。 ” 沒錯,這聽起來似乎讓人感到訝異和沮喪,但事實就如以上所說。

我們總說,佛擁有著無限的仁慈、慈愛、和慈悲。佛,也擁有著無上的力量、甚至具有不可思議的無窮智慧,跨越時空地去普渡和愛護眾生。如果他們真的具有這些能力,那為何他們無法停止眾生在苦海中漂浮,又為何無法讓我們像他們一樣證悟呢?

其實,不是佛陀忍看眾生受苦也不相救,如果真的可以用他的雙手拯救眾生,他那大慈大悲之心又怎會任由眾生受苦?只是佛陀他做不到啊!佛陀普渡眾生又豈是如此簡易。

既然如此,為何我們卻又如此尊崇諸佛呢?因為,佛陀揭示了心之本然的真理,使我們從痛苦之中解脫出來。人人都有這個本然之心,卻一時被蒙蔽而無法彰顯;它是六道一切有情的根本。當我們洞徹自心的本然真性之後,我們便醒悟而證入圓覺;此後,我們便與諸佛無異了。

觀心,你是自己的守護神

佛陀曾說:“倘​​若你能馴服自己的心,你將成為那非常珍貴又罕有的守護神。 ”

修持佛法確是一道引導我們改善個人思維的途徑,它也能改變個人對世界的看法,關係與體悟。只要我們持續留意自己的心念,並嘗試減少自己內心所產生的侵略性及惡念的傾向,這一切的改變將會一一展開。

我們必須觀照自己的心念。這是我們自身的責任。那些對佛法有興趣,並願意追隨佛陀腳步的人必須了解,“修心”是我們所要學習的。正因為我們擁有無數的念頭,我們便能夠在每個念頭升起的當下修行。倘若我們擁有負面的意念,我們應該至少把它轉化成中立的意念。中立的意念則將它轉化成正面的意念。這樣我們就能經由認清自己的意念來持續的改善自己。

真正的修行者是以觀照自己的心念為修行重點。如此他們便能轉化自己的心。就如龍樹大師說,“輪迴只是我們的思維,如果能夠無念,就是真正的解脫。 ”

在聲聞乘中, 佛陀著重於解說不要傷害眾生,同時徹底的摒棄這種念頭與行為。在聲聞乘中這是基本的修行內容,並且是學佛之人首要克服的問題。所以,我們必需時時刻刻醒覺並觀照自己的心,以及自己的生活方式。因為,只要我們隨時保持警覺、醒覺及留意,就不會無意間產生那些負面念頭,而導致他人受到傷害。在我們摒棄這些惡念後,自然就不會有傷害別人的行為。這樣一來,我們不但成功的觀照自己的心念,並可以成為自己的守護神。

持續的修行

那些常去佛堂聽法的人或許會認為“我在修行佛法”,或者那些常去教堂的人會認為“我作了禱告”,並把這當作修行。倘若我們只是依賴這種方式,我們的修行將永遠不會有成果。

真正的修行並不需要是在特定的地點還是時間,相反的你只需要認真地觀照自己的心念,無論是正面,負面或是中立的心念,並對它加以修行就是。

修行並不是純粹肢體語言上的形態進行, 而是以心出發。因此我們必須了解心念才是我們應該專注的主要媒介。那才是我們從早晨甦醒至夜晚睡前都應該持續做的事。此時我們應該留意,謹慎地並以全然覺醒的心去觀察自己的心念,以便將它們轉化成更好的心念。這樣我們才能成為完善的人。

修行並不是斷斷續續的,而是應持續做的事。我們可以做得更為寬廣,雖然這對初學者來說有點困難,但只要我們的修行有了穩定性,那麼要在睡夢中進行“睡光明法”的訓練並非難事。倘若我們做到了這點,睡覺時間就不再是修行結束的時候。

如此看待修行的話,它才會成為轉化的力量。這也是為什麼傳統口傳說明修行乃是日以繼夜持續地進行的。我們應當如此看待修行。

出離心

在佛法的學習中,有個方法是出離心。出離心的意思即放棄會傷害自己及他人的負面情緒,放棄傲慢,嫉妒及憤怒。這些是每個人都體驗過的,因此我們須學會捨棄它們。

一有執著,就會有傲慢,嫉妒,快樂,悲傷,失望等乾擾的情緒此起彼落。慾望指的是對任何事物的慾望;對物體,形式,聲音,氣味,味道,感覺或任何我們看見,聽見,感覺到,觸摸到,嚐到的等等的慾望。這些都是將我們導向執著的事物。基於執著其他干擾的情緒例如嫉妒,傲​​慢,好勝等等都將隨即浮現。

我們可以用另一種方​​式來看待,就拿自己作為例子。任何令我們感到愉快的事物或片刻, 我們都會對它有著強烈的依戀,不是嗎?美麗的形色,悅耳的聲音,芬芳的香味,愉快的感覺。這些我們稱為有漏樂受。因為這種悅意或幸福不時在變幻中。

美麗的將變醜陋,就像花朵一樣。鮮花是美好的,但兩三天以後它將變得醜陋及發臭,那時我們會急著將它丟棄。可是當它鮮美時我們卻迫不及待地將它摘下。為什麼呢?因為它的鮮美及香味,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便會迅速的把它丟棄。從一方面來說這並不公平,但從另一方面來說我們毫無選擇。沒有人會願意變老,但我們毫無選擇。沒有人會願意生病,但我們毫無選擇。多數人亦不願死去,但我們毫無選擇。世事本如此。

出離的真實目標是什麼?以最低限度上來說,我們至少要做到能夠放下無法認證本然之心(佛性)的挫折/失敗感。我們是可以為這失敗而感到厭煩及疲憊。但我們不該也不能只感到疲憊,相反的應該繼續努力直到真正的認證本然之心(佛性)。

當我們無法認證本然之心(佛性),我們會把那些原本不真實及虛幻的當作真實,把那些並不永恆的當成永恆。當我們如此覺悟時,我們應該有所警覺並這麼想:“哎!我現在明白了,我一直以為真實的,其實並非如此;我以為將會長久的卻並不長久。我搞混了,現在我需要從這混亂中脫身。 ” 這就是我們理解出離的方式。

善巧

佛教徒的修行方式由各種的善巧組成:

1. 布施—將我們的財富,佛法布施給那些匱乏的人,讓他們將從中得益。

2. 戒律—不去傷害他人,相反的去幫助他們。

3. 忍辱—被打罵時或被不公平對待時,不存報復之心。

4.精進—懷著愉快的心實踐自己以便利益他人。

5. 禪定—各種“止”的禪修。

這些就是修行的方法,而方法是重要的。不依靠方法的話我們無法獲取智慧。但單靠方法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這些方法背後的精神智慧。我們使用這些方法以便讓我們的內心能生起對智慧的理解。

如無法對此五種方法的智慧有所領悟,單純地針對這五種方法下苦工並不會為我們帶來解脫。

慈心與悲心

在佛教的許許多多方法當中,慈心與悲心是所有方法中最好的。提到慈悲,我們可以從中獲取很多體悟。我們也會理解到為何慈悲如此重要。慈悲擁有許多面向。通常人們指的是慈心與悲心。

慈心是指願世間萬物得到幸福以及快樂的因。我們祈願的對像不是少部分的人而是所有人。這是任何人都能發出的願力。

當我們說幸福以及快樂的因,快樂的因是非常重要的。什麼是快樂的因呢?快樂的因即是擁有一顆善良的心。快樂的因即是慈心與悲心的覺醒,我們也可以說它是慈悲與無我不二的覺悟。以這樣的覺悟為依據,你會發掘人性本善,快樂也將因此延伸。

一切有情眾生都有慈悲心。即使是最小的昆蟲或動物也擁有慈悲的本能,更何況是人類。但我們須提升它及長養牠,直到它開展並發揮最大潛能。

悲心亦指祈願世間萬物脫離痛苦以及未來痛苦的因。什麼是痛苦?痛苦的因又是什麼?最明顯的痛苦即身體的疾病及我們的負面念頭,它們可以被簡稱為憤怒,執著及愚癡。

在這三種負面念頭當中,愚癡可說是不快樂及痛苦的根源。當我們的心被迷惑時,我們將​​無法認清事物的本然實相,我們將會把幻像當真並把無常當永恆。因此我們將對事物有所執著並生起各種困擾的情緒。如果我們想要知道痛苦的根源,那麼我們必須知道是愚癡使我們無法認清事物的本然實相。

如果我們想要脫離痛苦,並且是完全地脫離痛苦,我們必須了解這一點:除了拔除愚癡,沒有其他方法能讓我們完全脫離痛苦。

倘若我們是個對世間萬物發慈悲心,且不帶任何偏見的人,並祈願一切眾生擁有幸福及快樂的因,且脫離痛苦及痛苦的因, 我們將不輕易生氣或驕傲,怨恨或好勝。所有這些負面的念頭也將失去存在的意義。

不二的方法與智慧

我們應該了解不二的方法與智慧的重要性,就像一個必須長途跋涉,爬山越嶺的人一樣。這樣的一位遠行者在旅途中必須使用雙腳及雙手。但他也需要清晰的視力。方法就像他的手足,而智慧就像他的視力。倘若一位遠行者擁有良好的視力但纖弱的手足,他的遠行將是困難的。相反的倘若他擁有強壯的四肢但視力並不好,那麼他的旅途同樣地困難重重。因此就像遠行者需要強壯的四肢及良好的視力一樣,我們作為修行者也同時需要方法與智慧。

知識與智慧有很多種。傳統上智慧分成三種,即由聆聽獲取的智慧,由思惟獲取的智慧以及由禪修獲取的智慧。這三種智慧相互依系亦相互建立。

通過聆聽佛法,我們得以穿越相關的種種疑難。當我們聆聽過佛法並穿越了疑難,最後我們可以通過禪修獲取智慧並將它們實踐出來。

從禪修中獲取的智慧是最為重要的。但如果我們不去思惟所聆聽的佛法,這種智慧很難產生。這就是為何聞,思與修同等重要,因為它們是相互建立,相輔相成的。但最終它們必須實踐於最後一步,即從禪修的訓練中獲取的智慧。

在所有的智慧當中,最佳的智慧即是覺悟無我的智慧-“人無我智”的大智慧。

倘若我們掌握了這方法及智慧,我們的修行將會非常順暢。如此一來,臻至解脫將不會是一件難事。從什麼中解脫呢?我們將從業,因果報應及困擾的情緒中獲得解脫。只要擺脫業,因果報應及困擾的情緒,我們即將獲得自由與解脫。

歡喜的精進

一切的成就其實有賴於努力不懈的用功,因此要得到成就精進是很重要的。想要獲得成功,非勤奮精進不可。

只是,我們更應擁有歡喜的精進。歡喜的精進是出自於出離心,慈心,悲心及誠信心。擁有一顆充滿歡喜的精進心,我們的修行將會得心應手,否則我們會對修行感到疲備。因為當我們習於歡喜的精進,就會自然地捨棄心中負面的念頭,從而傾向於慈悲並對本然之心(佛性)生起感念。

從這結合出離心,慈悲心及誠信心的喜悅精進中出發,我們將輕易且快速地臻至大智慧。這裡指的大智慧是洞徹自心的本然真性,有時也被解釋為真如或佛性。如果我們對出離心,慈悲心,虔淨心與淨見深感興趣,身為修行者,我們將喜悅的去實踐它們,同時不感到疲憊。如此一來,我們就能輕易地證悟本然之心(佛性)。當我們證悟本然之心(佛性),我們將猶如佛陀。

實踐佛陀的教導

倘若純粹只是喜歡佛法,甚至對佛法的美妙著迷,一心認為:“佛法真是太完美了! ”繼而對自己佛教徒的身份產生優越感,並看低其他的靈性傳統,這是錯誤的。喜歡佛法是不夠的,佛法的意義在於實踐!

單單喜歡佛法,愛佛法,甚至對佛法有信心是不夠的,除非它鼓舞你去實踐,除非我們將佛法納入心中,除非我們開始改變。

否則,喜歡佛法也許只是一個美好的體驗,或使我們產生更多的偏愛,認為佛教徒的觀點超越其他的,那麼我們就會受困於此了。

我們應該理解到佛法的意義在於實踐。我們理應因佛法而改變。這是佛法的目的,即讓我們變得更好。

佛陀曾說:“我指引你脫離苦海之路,你走不走這條路,就看你自己。因此,做你自己的守護神。 ”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