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觀音:既得聞觀世音菩薩的「 五觀 」,佛弟子如何下功夫思惟和修習?

很多佛弟子都問,觀世音菩薩這麼慈悲,「能滅諸有苦」;《普門品》又說,「能為作依怙」,讓我們有信心依靠菩薩。 那麼有甚麼切實的途徑,可以讓我們向觀音菩薩學習修行呢?方法其實有很多。其中一種,是思惟和修學「五觀」。可以說,這是觀世音菩薩遊化人間的修行力。[1]

《普門品》偈頌說:「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觀世音菩薩的「五觀」就是: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和慈觀。修這五觀能達到甚麼境界呢?宋朝戒環法師在《妙法蓮華經要解》中解釋說:「其所以觀音脫苦,能施無畏,現形度生,皆五觀之力。」觀世音菩薩正是以五觀之力成就修行,在娑婆世界廣度眾生。

現在略說每一種觀,讀者可以從中體會歷代大德的教導,再親自向法師請益,發願勤修。

先說真觀。文珠法師在《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義 》中說得很具體,教導我們先觀外境、次觀自身、再觀六識妄心。法師說:「『真觀』即是真空觀,亦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所說,『照見五蘊皆空』的觀智。菩薩以此真空觀智,修習空觀,先觀一切外境,皆是緣生之法;緣生無性,當體即空,本非實法。次觀自身,四大假合,原非實有,終歸於壞。再觀六識妄心,依根緣塵而有,生滅無常;若離根塵,本無自性。如是內空我相,外忘法執,斷見思惑,證真諦理,是為真觀。」文珠法師說的真觀,強調的就是觀「空」。

太虛大師則强調平等之義。大師在《法華經講演錄》中說:「真觀,謂以妙智觀於真性,知自身、眾生身、一切身平等不二。」太虚大師和文珠法師提出的「真觀」修行方法看似不同,其實是相通的。例如,在無自性、空境之中,沒有麼是不平等的。

蕅益大師說得更加簡潔,他在《妙法蓮華經台宗會義》裏說:「真觀者,證不思議空也。」強調的也是觀「空」。

往下說是清淨觀。

蕅益大師在《妙法蓮華經台宗會義》中說:「清淨觀者,證不思議假也。」提出的「假」字是甚麼意思呢?

古來大德有以天台宗三觀來說明,即是空觀、假觀和中觀。空觀是觀諸法緣生無性,當體即空;假觀是觀諸法雖同幻化,然而都有假相和作用;至於中觀,就是觀諸法非空亦非假,亦空亦假的中道實理。

循這道理,文珠法師在《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義》中便說:「菩薩雖達諸法空義,但不廢緣起諸法,能夠修習假觀,隨緣應物,廣度眾生。雖終日度生,而不見有一眾生可度;雖不見有眾生可度,仍然終日在塵勞中利生。所謂:空而不空,不空而空。其利生之心,非有而有,有而非有;如水月空華,無住無著。正因為菩薩修習假觀,積極救世,入俗利生,而無所執著;如蓮花之出淤泥而不染,又如『百花叢裏過,片葉不沾身』,清淨無垢,是為清淨觀。」

再推衍下去,就是《圓覺經》所提出的境界:即是當我們以清淨心觀一切,周遍都是清淨的圓覺界,是為觀世音菩薩的清淨觀所表的義。《圓覺經》原文是這樣說的:「心清淨故,見塵清淨;見清淨故,眼根清淨;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善男子!根本清淨故,色塵清淨;色塵清淨故,聲塵清淨;香味觸法,亦復如是。」

再往下說的觀是廣大智慧觀。

真觀就是真空觀,理解到内心和外境都因妄念和分别心而顯現。悟得這理,就能照見五藴皆「空」。清淨觀則是妙有觀,悟得空和無我的境界,就可以在塵俗之事間得到清淨。如果說真空觀是出世的,那麼清淨觀則是入世的。至於廣大智慧觀,則是空有不二,入於「中道」。中道的智慧觀不會礙於空,亦不礙於有。在周遍法界,是廣大無礙的。

文珠法師在《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義》便這樣說:「真觀是出世的;清淨觀是入世的。從出世而入世是真利人;從入世而出世是真自利。由自利利他,證得真淨圓通;觀一切法,即空即有,即有即空,徹證性相不二,色空不異之理,而入於中道。而中道觀智,不停滯空有二邊,不即不離,不一不異,不取不廢,圓融無礙,同遍法界,是為廣大智慧觀。」

蕅益大師在《妙法蓮華經台宗會義》中則簡單直接地說:「廣大智慧觀者,證不思議中也。」就是這個道理。

以上引述蕅益大師和文珠法師所說,與天台宗提出的空、假、中一番義理頗為相應。

接下去把悲觀和慈觀一起略說。

「悲觀及慈觀」說的是觀世音菩薩大悲大慈的實踐和教導。「悲」是拔除眾生的苦,「慈」是給予眾生快樂。千佛山的法師為佛弟子宣說《普門品》時表達得十分淺白:所謂「悲觀及慈觀」,即是深入地拔除眾生的苦,同時使眾生得到喜樂、利樂的方式。(《普門品》第十三講〉)

在悲觀之中,菩薩把眾生的痛苦看作是自己的痛苦。發生在別人身上的痛苦,就好像發生在自己身體上一樣。佛教稱之為同體大悲。而在慈觀之中,菩蕯以眾生的需求為要,不分親疏,完全無條件為眾生求安樂。這是一種徹底的平等觀,沒有分别心的無缘大慈。

從聞思修來看,這五觀並不是分開的。《普門品》本來就是一起說這五觀的,好讓我們同時得聞。至於思和修,也不是五觀分别來思、分别來修的。

宋代戒環法師在《妙法蓮華經要解》中指出,真觀可以止息妄念,清淨觀可以對治染著,廣大智慧觀可以破除疑惑,悲觀可以拔除眾生痛苦,而慈觀則可給眾生安樂。原文是這樣的:「真以息妄;淨以治染;智以破惑;悲以拔苦;慈以與樂。」這五觀法門既是這麽殊勝,因此佛子應「常願常瞻仰」。這是五觀並修的一個說明。

前文提到,由於天台宗有空、假和中三觀,古人就以《普門品〉中的真觀、清淨觀和廣大智慧觀與天台三觀相應匹配。這固然為學佛者的聞、思、修提供一種有用的角度。

然而,每人的根器不同,學佛途徑亦有差異。近代演培法師在《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中解釋:「由觀音菩薩生起真觀的觀慧,照見眾生的妄業本空,根本沒有業性的自體可得;起清淨觀的觀慧,照見眾生的自性本來離染,從未受過雜染之所染污的;起大智觀的觀慧,照破眾生的無明癡暗,顯發眾生的本有光明;起大悲觀的觀慧,拔除眾生的無量痛苦,不再受諸痛苦的逼迫;起大慈觀的觀慧,給予眾生的一切安樂,使眾生永遠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依於這一解釋,可說前三觀重在摧毀眾生的惑業,後二觀重在為眾生拔苦予樂,是以五觀都是利他的。」演培法師為學佛大眾施設方便,認為古人用真、淨、智三觀,配合天台空、假、中三觀來說,這樣做是不必要的。應注意,法師沒有判斷這是錯誤的理解,而是認為無此必要。總之五觀各有焦點,但並不是分開來思與修,而是藉著思惟和修習五觀,一面消除眾生惑業,一面為眾生拔苦予樂。

最後亦必須指出,歷代大德都沒有要修學者依循某一次序修習。經文雖從真觀說到慈觀,這並非修學的必然次序。根器不同的人,便有不同的修法。例如有人對「空」很有體會,可先由真觀入手。亦有人天生慈悲好憫,便自然由悲觀和慈觀入手。修學者最好在法師大德指導下,於聞思修倶下功夫,誠心真切體會觀世音菩薩教導我們的五種觀照。


[1]《香光莊嚴》第105期:http://www.gaya.org.tw/magazine/article.php?aid=115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