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就是「性格上的培養」

《妙法蓮華經》重點開示「如來度生之苦心」——佛陀為了使眾生皆得圓滿的佛果而以很多不同的善巧方便,使眾生可漸漸改進最終可同登覺岸。然而,有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什麼《法華經》的後部分有很大的篇幅都不是說明那個「佛果」,而是述說很多菩薩的故事,如﹕〈藥王菩薩本事品〉、〈常不輕菩薩品〉、〈妙音菩薩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妙莊嚴王本事品〉、〈普賢菩薩勸發品〉等等。其實這都是一些受持《法華經》(實踐「法華精神」)的實例。我發明了一個理解佛教修行進路的理論,以一個金字塔表示(附圖),最底一層是理解Understanding,大部分人從這個層面入手,卻也有不少人一直停留在這階段。往上一層是認同Recognition,能夠分辨哪條才是涅槃之道(出世之道),或辨別世間不究竟的方法和真正離苦得樂的方法,就是認同「離苦得樂」才是正確的道路。再上一層是接受Acceptance,你已經加入這個隊伍,你接受這是你修行的辦法;但是怎樣才算完全接受?就是要内化Internalization,本來佛法是外在的,佛陀講,你用眼去讀,用耳去聽,現在你將所學的佛法内在化,變成是自己的性格。最頂一層是實踐Practice,是因為我們已經將「緣起觀」、「慈悲」、「放下」等等內化為自己的性格,所以由性格展露出來的行為就是「實踐佛法」。

學佛修行的進路
學佛修行的進路

學佛 ≠ 學習一些形式

很多人行佛道的時候走錯了,《妙法蓮華經》後部分爲什麽要講菩薩的行爲和本願?講的是他們怎樣行持法華法門,學到的要實行出來。很多人學的時候只學了形式,沒學到那個精神,某程度上是東施效顰,或者是沒靈魂的行屍走肉,誦經拜佛,甚至說行菩薩道的時候,都是徒具形式。舉個例,大家知道弘一大師,很多人講他的事跡,譬如戒行精嚴,不收徒弟,不收供養等等,但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一個小習慣:他在路上遇到老人家,一定不會超前,因爲他覺得每個人也會變老,每個人都精壯了數十年,習慣走得快,動作俐落,到老了,動作慢了,都很難習慣;他覺得老人家會自責在路上阻礙別人,所以在路上遇到老人家,他盡量不會超前。如果我們只是專門在街頭等老人家經過,堅持不超前,而非從中培養「慈悲心」,實踐菩提道,則只是學一種形式,根本算不上是在行菩薩道!

怎樣以菩薩的行持作爲典範?這就是以菩薩作爲學習的榜樣,修道的典範,而不是單學模式,沒有内涵和精神。什麽是内在化?將菩薩的修為、特質,例如慈悲、智慧、利益衆生,變成自己的性格,這就叫内在化。否則便還是留在認同的層面,形似而神不似,虛有其表。能夠把菩薩度衆生,行菩薩道的精神變成自己的性格,便叫内在化。金字塔的幾個層次,從理解到實踐,沒有一個層次是強調學習菩薩的行爲,因為接受以後便須要内化,你有了那種精神以後,自然便能體現出來,沒人教你學表面。這個理論是基於我本人認爲行佛道、修行應該有的過程,我關心的不是在過程裡,你學那些表面行爲學得有多像,我關心的是你能否學到那個精神。你接受了以後,便應該將你所接受的好的特質内在化,變成你作爲佛弟子應該有的内涵,將這些内涵實踐出來,自然就是那個外貌;否則你純粹模仿外表是沒用的,紙包不了火,裝模作樣總會露出馬腳。

另外,假如我們老是徘徊在理解的層面,沒有再上一層到達認同的層面 (去認清自己走的是佛道還是邪見之路,是否離苦得樂之路) ,那就根本不可能達至「接受」的層面,去接受那些可以令你離苦得樂的佛法,更遑論再將之内化,最後實踐出來﹗如果要行菩薩道,說易不易,說難不難,重點是貫通這幾個層面。你是否真的想修道?你是否真的想解脫?你是否真的想利益衆生?所以還是回到你的初心,你的初心想離苦得樂,想解脫,你便會按這些層次拾級而上。大家不要浪費時間,有些人學佛久了,忘失了初心,修行反而增長煩惱,到最後空過此生。道理很容易,但你何時可以圓滿地行持?你的一舉手一投足,一個念頭就能看出來。

培養正面的性格—從自己的最弱處下手

我們應該從哪方面開始修?你覺得自己最大的問題是什麽?我執是當然的,但我執最大的一個體現在哪裡?《華嚴經.第四十九卷》,普賢菩薩指出「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一念嗔心生起,當下馬上出現的障便有九十四個,還沒包括往後的那些果報。包括什麽障?生氣的時候,我們見到寶物也不會去撿,好説話也聽不進去。我們知道衆生最弱的是這一環,我們便從這裡開始修。嗔心起是因爲有逆的因緣,達摩祖師教我們,遇到逆境是因為過往惡因緣成熟了,你就大方一點,都給他,慢慢你會習慣,不再計較,因爲你知道你一計較,不單沒還利息,還要借下更多。當你的怨親債主現前,你的業障現前,你再起嗔恨心,你不單沒有清還你的債,沒有受那個業果,反而在舊債上添了新債。要不然爲什麽我們在大通智勝佛時已經發了菩提心,可是到現在還是這個模樣?知道自己有業障,我們只有從微細處入手,不要要求衆生去改變,你先要求自己,自己眼底下的事情,可以處理的,你先處理。

這就是爲什麽釋迦牟尼佛在《妙法蓮華經》以六位菩薩作結,第一是希望我們學習普賢菩薩的毅力和大行,在苦海裡不要放棄。第二,雖然衆生愚昧,力量微小,但不要緊,菩薩慈悲,既然我們有福報聽到觀世音菩薩普門示現的事跡和法門,我們向菩薩祈求,以菩薩作爲我們學習的榜樣,將菩薩的大悲心内化,成爲我們修道的力量;修道不是叫你裝得很清高的樣子,出離心跟菩提心可以沒有衝突,我們學習菩薩的行儀,發起菩提心,以出離心作爲第一個階段,出離生死輪迴以後,我們再回入娑婆,廣度有情,與衆生同登彼岸。阿彌陀佛!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