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別是真阿羅漢

網絡偶爾有些新聞,或者一些民間傳言,說那裏有阿羅漢,或者有阿羅漢的「真身」展出。似是而非的消息,令人迷惑。在這篇文章中,我們的目的不是為了辨別網絡消息或者所謂「真身」的真偽,而是從佛菩薩所開示的法義,學懂如何透過觀察,認識怎樣才是真實的阿羅漢。

《雜阿含經卷四十二·一一四八經》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波斯匿王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曾經有一次,佛陀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林中,波斯匿王前來謁見佛陀,頂禮佛陀後,便退坐一旁。


時,有尼乾子七人、闍祇羅七人、一舍羅七人,身皆麁大,彷徉行,住祇洹門外。

當時,有七名尼乾子(裸形外道)、七名闍祇羅(螺髻外道)、七名一衣教徒,身材高大,徘徊在祇洹門外。


時,波斯匿王遙見斯等彷徉門外,即從座起,往至其前,合掌問訊,三自稱名言:「我是波斯匿王、拘薩羅王。」

波斯匿王遙見他們徘徊在祇洹門外,起身走向他們,合掌問訊,並對他們自我三稱姓名:「我是波斯匿王、拘薩羅王。」


爾時,世尊告波斯匿王:「汝今何故恭敬斯等,三稱姓名,合掌問訊?」王白佛言:「我作是念:世間若有阿羅漢者,斯等則是。」

此時,佛陀問波斯匿王:「您為何對他們恭敬,三稱姓名,合掌問訊?」波斯匿王回答:「我內心是這樣想的,如果世間有阿羅漢的話,應該就是他們了。」


佛告波斯匿王:「汝今且止!汝亦不知是阿羅漢、非阿羅漢,不得他心智故。且當親近觀其戒行,久而可知,勿速自決!審諦觀察,勿但洛莫!當用智慧,不以不智。經諸苦難,堪能自辯;交契計挍,真偽則分。見說知明,久而則知,非可卒識,當須思惟,智慧觀察!」

佛陀對波斯匿王說:「您先別急,且停止這樣的念頭。您沒有他心通,分辨不出他們是否真的是阿羅漢。您應當靠近他們,觀察他們的戒行如何,久而久之就能知道,切勿很快認定。當運用智慧,慎密觀察。他們面對苦難時的表現如何?多次和他們交往,日久見人心,就會分辨出真假。不應該簡單和快速下定論,應當運用智慧觀察思維。」


王白佛言:「奇哉!世尊!善說斯理,言:『久相習,觀其戒行,乃至見說知明。』我有家人,亦復出家,作斯等形相,周流他國,而復來還,捨其被服,還受五欲。是故當知世尊善說,應與同止,觀其戒行,乃至言說知有智慧。」

波斯匿王聽到佛陀的開示,便對佛陀說:「真是奇妙!世尊啊!您所說的道理太好了,您說:『多靠近他們,觀察他們的戒行如何,乃至觀察他們種種的行為,就能知道他們是怎麼一回事。』我也有家人,也曾出家,偽作這些形相,周遍遊歷他國,後來回來了,就捨棄了出家衣服,享受世間的五欲六塵了。所以,世尊的言教非常好,是應該和他們一同相處,觀察他們的戒行,乃至用智慧觀察他們的言說。」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不以見形相,  知人之善惡,

 不應暫相見,  而與同心志,

 有現身口密,  俗心不斂攝。

 猶如鍮石銅,  塗以真金色,

 內懷鄙雜心,  外現聖威儀,

 遊行諸國土,  欺誑於世人。」

這時,世尊即說偈言:

「不因看見外表的形相,就判斷一個人的善惡;

也不應只是短時間的認識,就認為是志同道合。

有人身、口表現得很嚴密,可是他並不能收斂內裏的俗心;

就好像把鍮石銅,外表塗以真金的顏色一樣。

心中是鄙雜的,外表假現猶如聖人的威儀,

而遊行於各國土,欺騙世間的人。」


佛說此經已,波斯匿王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佛說此經後,波斯匿王聽聞佛陀的說法,法喜充滿,向他作禮後離去。

此外《瑜伽師地論卷十四》也云:


又阿羅漢,雖現追求供身財物,亦常受用,而能超度三邪追求、二邪受用。謂能超過殺生、偷盜、妄語所引三邪追求;亦能超過妻妾、畜積,二邪受用。

「阿羅漢」一天還有生命,他便需要衣、食、住、行等資具,資養色身,安求佛道。但是阿羅漢和凡夫不同,阿羅漢雖然有此需要,但是他不犯過失。不會有三種邪的追求,也沒有兩種邪的受用,加起來是五個。

「謂能超過殺生、偷盜、妄語所引三邪追求。」阿羅漢雖然是為了生命的存在,但不會去做殺生、偷盜、妄語這些事情來維持自己的生命。用這三種手段去追求財物,叫做邪追求,阿羅漢不會做出這些事情。

「亦能超過妻妾、畜積,二邪受用」畜妻妾、畜積,這些邪受用,阿羅漢不會做這種事。若是佛教的經論上來看,那些有妻妾的人自稱是阿羅漢,那就是有問題。如果我們沒有看見經論上的這些文字,你會怎麼想?他是不是阿羅漢?你也可能會想:哎呀!聖人不可思議,他可能是阿羅漢,可能會有人這樣想吧!但是現在這個地方說明白了,阿羅漢不會做這種事,不會有一個妻、一個妾。

又,《瑜伽師地論卷十九》也云:


云何復名永斷五支?謂阿羅漢苾芻,於五處所不復能犯。

阿羅漢不會再觸犯這五種事情(三邪追求、二邪受用)。


所謂不能捨所學處,而復退還。

證阿羅漢果的出家人,不會棄捨了所學的戒,而還俗去。


又復不能有所貯積,執為己有而受用之,亦不受用諸欲境界。

「又復不能有所貯積,執為己有而受用之。」阿羅漢不會貯藏積蓄財富,執著這是我的財富,我來受用它。阿羅漢沒有我我所了,所以所有的東西都能和大眾共享。「亦不受用諸欲境界」,他也不會去享受其他的色聲香味觸的境界。


又復不能為財、為命,知而妄語。

阿羅漢不會為了求財而說謊話,不會為了保護自己的生命而去說謊。


又復不能棄捨諸欲,行不與取。

阿羅漢不會把很多的欲棄捨了,卻又去偷別人的東西,不因欲而取。


亦不復能永離貪欲,獨住獨行,而更習近非梵行法兩兩交會。如是名為五支永斷。

「亦不復能永離貪欲」以後,「獨住獨行」,單獨在一個地方住,單獨做事情,獨來獨往。「而更習近非梵行法兩兩交會」,阿羅漢也不行男女之事。從這段文來看,阿羅漢必定是出家人了。

最後,《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四》云:


阿羅漢苾芻諸漏永盡、不能習近五種處所。一者、不能故思殺害諸眾生命。二者、不能不與而取。三者、不能行非梵行習婬欲法。四者、不能知而妄語。五者、不能貯畜受用諸欲資具。


如是不能妄計苦樂自作、他作、自他俱作、非自他作無因而生。


又亦不能怖畏一切不應記事。又亦不能於雲、雷電、霹靂、災雹,及見種種怖畏事已,深生驚怖。

這段文字容易明白,就不再多解釋了。

從以上《雜阿含經》和《瑜伽師地論》的文字來看,想必大家能對阿羅漢有一些基本認識。當有人說「某某人」是阿羅漢,我們心裏應有個底,知道他所說的是真是假。佛教徒應當認真學習佛菩薩的經論,認真學習佛法,懂得分辨是非黑白,就不會被莫名其妙的消息所欺誑了。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