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止(五)

一、輕安是甚麼

「輕安」,可分為屬於精神作用的「心輕安」及屬於物質層面的「身輕安」。

「心輕安」,即唯識宗所說十一種善心所之一的「輕安」心所。「輕安」心所的本質是:使粗重的身心轉變為適悅安樂,堪任修持種種善法;它的作用是:對治惛沉,使身心得到清淨。[1]

另外,輕安是一種我們在身體上能夠感受到的調暢安樂的觸感,這觸感即是「輕安觸」,或叫「身輕安」。這物質性的身輕安的出現,主要與構成物質的四種基本元素(地、水、火、風,即「四大種」)的「風」元素有關。

「心輕安」與「身輕安」具有密切的互動性,是互相影響又難以分割的(詳見下文)。

二、輕安生起的情況

對於輕安出現的情況,《瑜伽師地論》有如下的描述:[2]

於其頂上似重而起,非損惱相。

即由此相於內起故,能障樂斷諸煩惱品心麁〔粗〕重性,皆得除滅。

能對治彼心調柔性、心輕安性,皆得生起。

由此生故,有能隨順起身輕安風大偏增,眾多大種來入身中。

因此大種入身中故,能障樂斷諸煩惱品身麁〔粗〕重性,皆得除遣。

能對治彼身調柔性、身輕安性,遍滿身中,狀如充溢。

彼初起時,令心踊躍,令心悅豫,歡喜俱行;令心喜樂所緣境性於心中現。從此已後,彼初所起輕安勢力,漸漸舒緩,有妙輕安隨身而行,在身中轉。

由是因緣,心踊躍性漸次退減,由奢摩他所攝持故,心於所緣寂靜行轉。

輕安生起的過程大致是這樣的:當我們修習到內心能夠安住於所緣境,而不散亂、不惛沉,亦即達至心一境性之後,進一步修習到某個階段,我們會在頭頂上感到一股重量,而這重量不但不會令人感到不舒服,更會將內心的粗重感滅去,並使心輕安生起。由於心輕安的原故,構成物質的風元素(風大)增多,並改變了身體的結構,令身體的粗重感除去,並使身體變得調柔,充滿輕安。

所謂「內心的粗重性」,是由於貪、瞋等煩惱令我們內心受到擾動,不能安定下來;同時影響我們的身體,令身體變得沉重、不舒適,這就是「身體的粗重性」。換言之,我們感到身、心的粗重,是因為受到各種煩惱的影響。[3]當煩惱去除時,身、心就會變得輕鬆舒暢。

輕安初次生起的時候,心會變得非常踴躍、喜悅,這種由心輕安及身輕安而來的喜樂會在我們心裏呈現出來。自此以後,輕安初次生起所帶來的強烈勢力會有逐漸緩和的跡象,而變成一股更微妙的輕安感,隨順身心相續下去。這樣,心的踴躍、歡喜心漸漸減退,而由於修止力量的攝持,心便回復於所緣境上寂靜的專注下去。

從經文的描述可見,輕安的生起情況與身、心兩者之間密切的互動關係。

三、輕安與「定」

從散心到證入初禪的過程,大致有三個階段:

(1)欲界定(未有輕安);

(2)未到地定(輕安生起及增長);

(3)初禪(輕安遍滿)。

(1)欲界定

透過九住心的練習,我們可以令內心達到「等持」狀態[4]。「等持」是欲界之中最高的定境,故名「欲界定」,它是一種「心一境性」的狀態。一般來說,輕安是到達「等持」之後才生起的。[5]

(2)未到地定(近分定/色界少分作意)

未到地定是進入初禪的過渡階段。這階段的「定」力比欲界定高一級,但仍「未到」達初禪的根本境「地」,故名「未到地定」;由於它接近初禪的定境,故又名「近分定」。

初禪是屬於色界的範圍,因此,若要從欲界(欲界定)進入色界(初禪),必須遠離、斷除欲界的煩惱。當禪修者能夠斷除欲界部分的煩惱,他就證得色界部分的清淨。即是說,此未到地定,雖然未能完全脫離欲界,但在修習的過程中已經證得色界部分的清淨性,故它又名「色界少分作意」。

那麼,我們要如何遠離、斷除欲界的煩惱,以證入色界初禪?透過七個步驟,即「七作意」。[6]在未到地定的階段,主要是修習這七作意。

簡單地說,七作意是透過「尋」(粗略的思惟)、「伺」(細緻的思惟),如理思惟及觀察「下地(欲界)的粗劣性及上地(色界初禪)的靜妙性」,並發起「厭離欲界粗劣及欣求色界寂靜微妙」(所謂「厭下欣上」)的心,以捨棄、脫離、斷除欲界的煩惱以證入寂靜、清淨、光明的初禪境界。

輕安的生起,是斷除欲界煩惱的一種具體表現。因此,在七作意的第三、四階段,由於上品(淺層)的欲界煩惱開始被斷除,輕安會小小的、微薄的呈現出來;在第六階段,一些下品(深層)的欲界煩惱也被斷除,因此輕安會變得十分明顯;到了第七最後的階段(此時實際上已經進入了初禪),欲界煩惱已被完全斷除,因而獲得廣大輕安並遍滿全身——整個身、心沒有一處地方是不充滿喜樂的。[7]

(3)初禪(根本定

未到地定叫「近分定」,相對於此,初禪叫「根本定」。在未到地定,用七作意把欲界煩惱完全斷除之後,便是證得了初禪,此時的狀態是輕安遍滿,身心充滿喜樂。

初禪有五種要素(「五禪支」),即:尋、伺、喜、樂、心一境性。具足這五禪支,就是成就了初禪。實際上,初禪根本定有很多功德為體,經論只說五禪支,是就「依止的力量」、「對治欲界煩惱的力量」及「所得到的利益」而偏說的,如下:

「依止的力量」是「心一境性」(透過修習「九住心」);

「對治欲界煩惱的力量」是「尋」、「伺」(透過修習「七作意」);

「所得到的利益」是「喜」、「樂」(輕安遍滿的狀態)。

以要言之,依《瑜伽師地論》的方法,要從散心修止直到證得初禪,這過程並非只是一味地專注於所緣境,不作任何的思惟活動,當禪修者修習九住心成就了「等持」(「心一境性」)之後,需要發起如理的思惟(「尋」、「伺」)來觀察欲界的粗劣及色界的靜妙,透過七作意來斷除欲界煩惱,以證入色界初禪。當「離」開欲界煩腦,便會「生」起輕安;直到欲界煩惱被完全斷除,輕安便會遍滿心(「喜」)、身(「樂」)。這時候,禪修者便是已證得「離生喜樂」的初禪境界,或者說修止成功了。

延伸閱讀:

請登入此網頁,閱讀李嘉偉論述禪修的文章


[1] 參見《唯識方隅》,頁73:「輕安,令身、心遠離麤重,適悅安樂,於善法堪任修持,為自性;對治惛沈,轉捨染濁身心,轉得清淨身心,為業用。此心所唯與定心俱起。麤重者,謂一切染污法;(即不善法及有覆無記法。)此能令人身心麤重故。遠離者,麤重不起也。」羅時憲,法相學會,2005。

[2] CBETA, T30, no. 1579, pp. 464c18-465a2。

[3]「能障樂斷諸煩惱品心麤重性者:此說貪欲蓋等諸隨煩惱,令心擾動,是即名為心麤重性。能障樂斷諸煩惱品身麤重性者:此說貪欲蓋等諸隨煩惱,於其身中俱時流轉,同生住滅,令身沈重無所堪能,是即名為身麤重性。」《新校訂版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頁947,韓清淨,無為學舍,2017。

[4] 關於「九住心」及「等持」,見李嘉偉,〈如何修止(四)〉。

[5] 輕安在甚麼階段生起,受多種因素影響。關於輕安及其生起的情況,可參羅時憲(2007):《止觀大意講記》,頁145-163,佛教法相學會弘法資源有限公司。

[6] 《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三:「為離欲界欲勤修觀行諸瑜伽師,由七作意方能獲得離欲界欲。何等名為七種作意?謂了相作意、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CBETA, T30, no. 1579, p. 465b27-c2。

[7] 篇幅所限,本文未能詳說「七作意」,現只就其與輕安有關的部分略為說之。關於「七作意」的詳情,還請參閱《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三。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