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止」(一)

(圖:網上圖片)

禪修的目的

從佛教的觀點來看,禪修的目的並不是為了紓解生活上的精神壓力或為了治療身體上的疾病,而是要消滅煩惱。佛教認為,唯有徹底地把煩惱根除,才能從各種苦之中解脫出來,獲得真正的安祥與快樂。若站在大乘佛教的立場來看,在追求解脫的同時,更希望圓滿自己的福德與智慧,幫助別人遠離種種痛苦與煩惱。這就是大乘佛教禪修最主要的目的。

不得自在的原因:相縛、粗重縛

佛教認為,眾生正被種種煩惱所束縛著而不得自在。那麼,是甚麼在束縛著我們呢?有兩種:「相縛」及「粗重縛」。[1]

「相縛」是指,當我們去認知某事物時,因為未能如實了知其如幻的本質,而對該對象生起錯誤的認識,因而稱為「(被幻)相(束)縛」。譬如,在昏暗的地方,由於錯誤地把一條繩當作一條蛇,繼而被這條「蛇」的幻相嚇怕而生起恐懼。眾生透過眼、耳、鼻、舌、身、意去接觸、認知某事物時,就如我們把繩誤認作蛇一樣,由於沒有具備看清事物真相的能力(如同身處在昏暗的地方),而錯誤地認知所接觸的對象(如同把繩當作蛇),從而生起各種煩惱(如恐懼)。眾生的認識力都受到幻相的限制,故稱「相縛」。

「粗重縛」的「粗重」是指潛藏在我們內心深處的煩惱勢力。[2]每當我們生起某種煩惱後,該煩惱又會熏習成一種習氣,像向我們的心田撒下一粒種子一樣。這些種子埋藏在我們內心深處,被儲藏起來,當遇上適當的條件時,又會被激發出來,變回煩惱;煩惱出現後又向心裏撒下種子,如此循環不息。用回上述例子來說明,我們對蛇感到恐懼的原因來自哪裏呢?可能是以前在哪裏聽說過蛇是可怕的動物,或見過有人被蛇咬,或自己有被蛇咬的經歷等等(這些經驗成為恐懼的種子),因此每當見到,甚至可能只是聽到「蛇」這名字(恐懼的種子被激發)時,都會生起恐懼(恐懼再度呈現)。故此佛教認為,我們內心深處積藏著的這些煩惱種子,隨時會有再被激發出來成為煩惱的可能,若我們不主動去消滅它,就不會得到真正的安樂與自在。這些煩惱種子,不論何時何地,一直伴隨著我們,若我們不主動去消滅它,就不會得到真正的安樂與自在。眾生被這些累贅的煩惱種子所束縛著,故名「粗重縛」。

要解脫,就要修習止觀

那麼,要如何做才能擺脫這兩種束縛呢?佛說:

眾生為相縛,及為麁重縛;要勤修止觀,爾乃得解脫。[3]

一般所說的「禪修」,就是指「止與觀的修習」[4]。佛說要精勤修習止觀,然後才能從二縛中解脫出來。

「止」(梵文:śamatha, 音譯:奢摩他),是指透過把心集中、專注於某個特定的對象上,令散亂動盪的心寂止、安定下來。這樣做的目的,是要壓制各種煩惱的生起,令心處於一種暫時不被煩惱干擾並且極度專注的心理狀態。這是一種心與對象融為一體的狀態,稱為「心一境性」。這種極度專注的狀態,是智慧能夠生起的基礎。

「觀」(梵文:vipaśyanā,音譯:毗鉢舍那),是指在心已經進入了「止」的狀態下,依佛教的道理,或各別地,或整體地,進行全面、深入而細緻的觀察、思惟與判斷。這樣做的目的,是要透過不斷的對「甚麼是正確與甚麼是不正確」作出思惟、判斷與抉擇,以培養出能夠消滅煩惱的智慧,進入並體證真實。

唯識宗把人的心理作用稱為「心所有法」,簡稱「心所」。「止」的本質是「定心所」,而「觀」的本質是「慧心所」。所以,「止」與「觀」有時亦被稱為「定」與「慧」。

修習大乘止觀的兩個重要前提

彌勒菩薩曾經問佛,應該依止甚麼,及以怎樣的心態來修習大乘的止觀呢?佛回答說:

當知菩薩法假安立,及不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願,為依、為住,於大乘中修奢摩他、毘鉢舍那。[5]

修習大乘止觀,要依止於「法假安立」及安住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願」。所謂「法假安立」,即是「假安立的法」——「假」借語言概念來「安」置建「立」的教「法」。「法」,在這裏是指佛的教法。佛的教法被記錄下來後,成為佛經;依佛經的不同體裁,再把它分為十二類,就稱為「十二分教」。[6]「十二分教」即代表佛的教法。

為甚麼說佛的教法是「假安立」呢?佛說法,是希望眾生能夠體證真實,得到解脫。但要如何令眾生明白並體驗到真實呢?就必須借助語言概念。雖然,無論如何,語言概念都不會是真實本身,但它卻是方便眾生到達真實彼岸的重要船筏。真實雖然不能直接被說出來,但佛能夠以過來人身份,把自己體驗過的真實境界,以語言概念表達出來。這樣做的目的,是希望眾生可透過與真實相應的教法,作為橋樑,最終能夠達到與佛相同的體驗。因此,佛「假」借語言概念來「安立」教「法」。

重要的一點是,佛的教法並不是隨便安立的。[7]佛假借語言概念來安置建立的教法都是與真實相應;並且,眾生若能夠確實跟隨順著這些教法去修習,最終是能夠與佛一樣通達並體證到真實的。這就是佛的教法與世間其他一般教法不同的地方,這就是修習止觀要以佛的教法作為依止的原因。

除了依止佛的教法,還應該要能發起並始終保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願」(即「大菩提願」)來修習止觀。修習大乘止觀最重要的目的,如文章開首所說,是希望能夠成就圓滿的智慧,寂滅煩惱,令自己及一切有情都能夠離苦得樂。這就是「大菩提願」的內容。若能一直堅守這樣的願求,就不容易在修行途中走歪,就不會僅僅因為獲得了某種程度的成功而感到滿足、而停止繼續進步。因此,安住在大菩提願是非常重要的,若你有意願去修習大乘止觀,就應當時常發起大菩提願,清晰地、堅決地,不斷強化自己這種心願。要如何去發願呢?彌勒菩薩教我們應該發起這樣的心,說出這樣的話:

願我決定當證無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義利,畢竟安處究竟涅槃,及以如來廣大智中。[8]

每次修習止觀時(乃至任何時候),都應當發起這樣的願心。能夠對大菩提願片刻不忘、身體力行、貫徹始終,修行就不會出現偏差,並會帶來正面的、應有的效果。所以,修習大乘止觀,首先應當要依止佛的教法,並安住大菩提願。

篇幅所限,關於修「止」的原則,從散心到入定的具體方法,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入了定等等內容,留待下次向大家說明。


[1] 「相縛」與「粗重縛」有多種釋義,見 圓測《解深密經疏》卷二。

[2] 特別是指「煩惱障」與「所知障」的種子。「煩惱障」是指,由於我們錯誤的認知而執著有一個真實不變的「我」,而帶來的各種煩惱;這些煩惱擾惱我們身心,障礙我們得到涅槃(解脫),故名。「所知惱」是指,由於我們錯誤的認知而執著有一些真實不變的「法」,而帶來的各種煩惱;這些煩惱遮閉我們對真理的認知,障礙我們獲得最圓滿的智慧,故名。見《成唯識論》卷九。

[3] 《解深密經》卷三,CBETA, T16, no. 676, p. 691, b8-9。按:「麁」=「麤」=「粗」。

[4] 「禪」是「禪那」(梵文:dhyāna)的略譯,意譯為「靜慮」。「靜慮」是「寂靜」與「審慮」之意(詳見《俱舍論》卷二十八)。因此,「禪修」即是「靜」(止)與「慮」(觀)之修習。

[5] 《解深密經》卷三, CBETA, T16, no. 676, p. 697, c16-18。

[6] 《解深密經》卷三:「如我為諸菩薩所說法假安立,所謂:契經、應誦、記別、諷誦、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論議」,CBETA, T16, no. 676, p. 698, a1-3。關於這十二種體裁的特點,見 圓測《解深密經疏》卷六。

[7] 關於佛如何「安立」教法,可參考 窺基《二十述記》卷上。

[8] 《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五,CBETA, T30, no. 1579, p. 480, b28-c1。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